- 2013年2月份脊柱手术统计
- 江苏省中医院脊柱组的加强诊断治...
- 2013年元月脊柱手术统计
- 本人主持的脊柱手术实录(201...
- 全颈椎融合、矫正后凸畸形,辅助...
- ACDF病人知情同意书
- 本人主持的脊柱手术实录(201...
- 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2012中-...
- 本人主持的脊柱手术实录(201...
-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朋友 ...
- 南京脊柱外科CG之家(四)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 颈椎病手术效果怎么样?
- 颈椎病微创手术效果
- 是否为脊髓型颈椎病?必须手术吗...
- 难忘的一天
- 2011年8月本人主持手术统计...
- 6月份本人主持37例颈椎、腰椎...
- 颈椎病的再认识与外科治疗进展 ...
- 5月份本人主持30例颈椎、腰椎...
- 4月份本人主持32例颈椎、腰椎...
- 3月份本人主持36例颈椎、腰椎...
- 6月11日胸椎间盘脱出症经后路...
- 颈椎病保健操
- 脊柱手术前后饮食指导
- 颈椎病一期前后路减压固定手术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怎样引起来的,...
- 颈椎病不可怕,有几点要注意!
- 腰椎基本手术介绍
- 颈椎手术后的康复计划
- 脊髓型颈椎病何时手术,恢复需要...
-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
- 脊柱病什么情况才手术以及手术目...
- 脊柱的结构和功能
- 腰椎、颈椎微创手术项目一览表?...
- 脊椎肿瘤
- 脊柱脊髓损伤
- 化脓性、结核性脊椎炎
- 哪些疾病在脊椎病专科治疗
- 有什么症状要到脊椎病专科就诊
- 容易误诊??胸髓压迫症
- 什么是骨质疏松、得了椎体压缩骨...
- 退变性脊柱侧弯如何治疗
- 怎样诊断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
- 为什么会有腰椎峡部裂、腰椎滑脱
- 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治疗腰间盘突...
- 腰痛的常见原因??椎间盘源性腰...
- 脊柱,运动性损伤时注意什么
- 下肢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 上肢疼痛怎么办
- 行走后下肢疼痛麻木是什么病
- 上下肢活动不灵活、不听指挥是为...
- 手足麻木是什么病
- 腰痛怎么办
- 腰间盘突出症怎样治疗
- 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疗效与MR...
- 自己当医生??关于颈肩痛和腰背...
- 了解您的腰背痛
- 后外侧颈椎间盘突出症后入路髓核...
- 颈椎病前方融合术后相邻间盘损害...
- 脊髓型颈椎病危害大,得了脊髓型颈椎病怎么办
- 作者:陈刚_(附)|发布时间:2010-10-05|浏览量:693次
脊髓型颈椎病
最近,因患脊髓型颈椎病而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明显增多。10年前,我本人一年做这类手术10例左右,而现在每年达到200例,请参考点击我的文章:3月份本人主持36例脊柱手术统计(2011) 。这种变化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人口老龄化;2)手术技术的进步;3)检查设备的进步和广大患者理解并接受了手术的效果。以往人们对颈椎手术非常恐惧,认为颈椎手术后就得在轮椅上生活;由于手术技术的巨大进步,今天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陈刚
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
所谓脊髓型颈椎病,就是由于颈椎处于椎管狭窄状态,并且颈椎随年龄增加发生退行性变,伸屈运动出现不稳定,在日常活动中或轻微外伤即造成脊髓损伤、麻痹、瘫痪的一类疾病的总称。通俗地讲,颈椎随年龄增加会老化,椎骨就长出骨刺,而且椎间盘变薄、断裂突出,再加上韧带增厚,脊髓就受到压迫。如果原来通过脊髓的椎管存在狭窄,就更容易得这种病。
这种病一般常见于40岁以后,50岁以后更加多见。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其原因不明,可能与男性体力劳动多有关。另外,高危因素还有头颈外伤、剧烈体育运动、吸烟等。症状主要是感觉“手足麻木无力,不听使唤”“手指感觉迟钝”,运动神经方面的症状主要是“手指不好使,腿脚支持不住、系扣子困难”,“行走不稳、有踩棉感,手不扶东西走不了路”等等运动障碍。实际上两方面症状同时出现的情况居多。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应该到骨伤科或脊柱外科诊治。
怎样确诊这个病?
医生看病,首先是问诊,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脊髓型颈椎病可以不只是手足麻痹、行走困难,也会有排便排尿障碍等直肠膀胱功能损害。
问诊结束以后就是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专科医生通常使用一个小锤子??叩诊锤,用来检查“腱反射”。叩击膝盖下面,膝关节一下子会伸直,脊髓一受到压迫,膝腱反射表现为亢进。同时还要检查手指的病理反射、足底的病理反射以及脚踝部位的腱反射。
在神经学检查中,还有一个“10秒试验”,检查患者手指在10秒钟时间内能够快速伸屈的次数。20次以上属于正常,一般健康人可以达到25?26次左右。20次以下就怀疑脊髓损害,存在脊髓损害的人手指的伸屈会变慢。
下一步是进行影像学诊断。单纯X线片观察颈椎椎间隙狭窄、有无骨刺和椎管狭窄等;CT用来观察椎管横断面,一般正常的是椭圆形,颈椎病时就变成三角形了;MRI用来观察脊髓的受压状态,是诊断颈椎病信息量最大的一种检查。需要强调的是,这三种检查各有侧重,不能替代。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问诊和神经学检查。有些人即使MRI上显示脊髓存在压迫,但是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医生一定要亲自诊查病人以后,才能下诊断。
脊髓型颈椎病引起四肢麻痹、手指运动不灵、行走困难等症状,如果不引起重视或误诊误治,后半生只能在轮椅上生活,或者只能瘫痪在床。
治疗选择
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因为该病的自然发展是60?80%的病人,症状会进行性加重,最终是瘫痪、残疾,而手术是最有效的根治方法。但是在临床实践中,确诊脊髓型颈椎病以后,轻型的或者在手术之前,一般还是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包括药物疗法、支具疗法、牵引疗法、物理疗法和生活指导。本着为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典型的、严重的病人,应该直接手术。保守治疗的疗效,根据日本学者森田雅和1994年发表的调查,改善的21%、不变的23%、恶化的49%,77.5%的患者改为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 药物疗法:常使用维生素B12、维生素E、消炎镇痛药物、肌肉松弛剂、镇静剂、前裂腺素制剂及类固醇激素等等。维生素B12和维生素E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帮助提高神经功能,在手指麻痹时使用。消炎镇痛药物主要在疼痛剧烈时使用;由于肌肉痉挛产生肩关节活动受限或手活动不灵活时使用肌肉松弛剂。为了抑制急性炎症有时需要使用一周左右类固醇激素;另外,为了改善血液循环也可使用有血管扩张作用的前裂腺素制剂,患者睡眠不良可以使用镇静剂。需要注意的是,高龄病人服用肌松剂和镇静剂容易跌倒,所以不常使用。
* 支具疗法:使用支具是减轻颈椎负担的方法,经常使用的是颈托和软围领。
* 牵引疗法:一般人希望颈椎牵引能够减轻神经压迫,但有时也没有效果,甚至症状会加重。所以牵引后症状无缓解或加重时,就应该立即终止。
* 物理疗法:主要是温热疗法,神灯、超声波、超短波等物理治疗,可以加热患处,期望增加受压脊髓的血液循环,希望缓解症状。
* 生活指导:“不要跌跤”、“少低头,也不能过多仰头”、“戒烟”“避免着凉,冷天尽量不要外出”、“睡觉枕头要舒服,一般选择低枕头、软枕头”、“头颈不要剧烈运动”等等,这些生活指导的目的都是不给颈椎增加负担。
手术治疗
关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最重要的是手术时机。只要出现行走不稳、困难,手指活动不灵等症状,就应该手术;症状逐渐加重的也应该手术。相对来讲,高龄患者自己选择保守治疗较多,但如果严重到不能走路了,即使手术恢复的希望也不大。所以我们强调:一定在还能走路的时候手术。
手术分颈前路手术(颈前路减压固定术)和颈后路手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两种方式。对于短节段的、以间盘突出为主的、骨质增生较轻的颈椎病,可以选择微创手术,请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颈椎病系列微创手术 。
颈前路手术是从患者颈部前面进入,切除骨刺、椎间盘等压迫神经引起症状的部分,并且做植骨和固定。以往多从骨盆取骨,现在多使用人工骨和钛合金材料。颈后路手术是从颈部后面进入,扩大狭窄的椎管,解除脊髓的压迫。其方法是切断构成椎管的椎弓一侧,另一侧用微型磨钻制成铰链,将椎弓象开门一样打开固定。它们有不同的手术适应症。
颈前路手术的适应症是:椎管直径在14mm以上;压迫节段在2-3个椎间以内。颈后路手术的适应症是:椎管直径在13mm以下??存在椎管狭窄;压迫节段在3个以上。那么,哪种手术方式效果更好呢?根据10年以上的术后随访,只要严格掌握以上手术适应症,两种方式都会取得优良效果。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