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肠道及肠道手术的相关知识
- 阑尾炎术后腹腔脓肿
- 写给胃肠肿瘤病人及其家属的一封...
- 胃大部切除术后的饮食指导
- 打破对医生的成见--作家六六的...
- 坏疽性阑尾炎术后炎症致麻痹性肠...
- 我妈是萎缩性胃炎,加幽门梗阻
- 肠梗阻
- 甲亢(一)
- 甲亢(二)
- 老年腹股沟疝气的咨询与处理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 肿瘤防治的一般知识
- 老年病人与癌症
- 癌症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
- 日常生活与癌症预防
- 癌症疼痛控制
- 烟草与癌症
- 科学治癌 谨防误区
- 癌症治疗的三大模式
- 肿瘤生物学治疗
- 肿瘤靶向治疗
- 肿瘤热疗与冷冻治疗
- 肿瘤放疗并发症的防治
- 规范癌痛治疗 改善生活质量
- 肿瘤病人心理分析与心理治疗
- 肿瘤康复-体能锻炼
- 关于肿瘤病人的“忌口”等问题
- 肿瘤化疗并发症防治
- 70岁老人做胃大切出院后没精神...
- 我科开展的特色技术项目(一)-...
- 肿瘤科普知识-健康保健篇
- 肿瘤科普知识--检查治疗篇
- 肿瘤科普知识--肿瘤知识篇
- 甲状腺肿瘤有没有注射无水酒精这...
- 大肠癌十大预警信号
- 与胰腺炎病人谈禁食与进食
- 十二指肠瘘、结肠造口回纳手术后...
- 关于肠道及肠道手术的相关知识
- 肿瘤患者化疗后的家庭护理
- 关于腹部手术准备的相关知识
- 癌症危害之现状
- 作者:孙兴|发布时间:2011-05-17|浏览量:2236次
恶性肿瘤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癌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一起,构成当今世界所有国家三大死亡原因。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政府卫生部门都把攻克癌症列为一项首要任务。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孙兴
一个生命的逝去,往往会牵涉到一个家庭,甚至亲朋好友。所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一. 关于癌症的10个事实
1. 已知癌症的种类有100多种,身体的任何部位均可能受到侵袭。
2. 2005年, 760万人死于癌症 ?? 占全世界5800万死亡总数的13%。
3. 在所有癌症死亡中,70%以上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4. 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男性死亡的5种最常见癌症(按发生频度排列)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症和食管癌。
5. 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妇女死亡的5种最常见癌症(按发生频度排列)为乳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
6. 烟草使用是癌症独立的最大可预防的因素。
7. 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癌症是由慢性感染引起的,例如HPV感染引起宫颈癌和HBV感染引起肝癌。
8. 如能及早发现和充分治疗,有三分之一癌症患者可以治愈。
9. 如果应用目前关于疼痛控制和姑息治疗的知识,可帮助需要缓解疼痛的所有患者。
10. 主要通过不使用烟草、健康饮食、锻炼身体和预防可造成癌症的感染,将可预防40%的癌症。
二.世界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
1998年WHO报告全世界总人口数约58.5亿,死亡人口总数为5 220万,其中620万死于癌症,占11.8%,肺癌、胃癌、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占总死亡的一半以上。新发癌症病人900万。1999年全球人口数达60亿,因恶性肿瘤死亡接近800万人,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13.8%,死亡率为133.3/10万人口。WHO和国际癌症研究协会(IARC)2003年6月发表的《全球癌症报告》中指出:2000年全球各种原因死亡人数为5600万,其中恶性肿瘤占12%。许多国家癌症病死率占总死亡率的25%。2000年全球有530万男子和470万妇女患恶性肿瘤,其中有620万人死于癌症。
美国癌症学会200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总计将有约760万人死于各类癌症,而新确诊的各类癌症患者将超过1200万人。美国癌症学会2007年全球癌症情况和数字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报告重点分析了癌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发病类型、发病原因等。报告称,胃癌、肺癌和肝癌是发展中国家男性癌症中最常见的三大类型,乳腺癌、宫颈癌和胃癌是发展中国家女性癌症中最常见的三大癌症。在发达国家,男性中最常见的三类癌症是前列腺癌、肺癌和结肠直肠癌,女性中最常见的是乳腺癌、结肠/直肠癌和肺癌。
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人们普遍长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吸烟者增加等因素,预计癌症发病率将会继续上升。到2020年,全球每年可能新增癌症病人1500万。WHO再次明确指出癌症是人类主要的死因,预测21世纪癌症将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控制癌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卫生战略重点之一。
三. 我国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
有资料显示,1991年至2000年,我国肿瘤总死亡水平上升了31%,其中肺癌、肝癌和乳腺癌分别上升了56%、40%和38%。从1996年起,肺癌取代了胃癌成为癌症中第一位死因。目前,我国人群主要癌症发生部位依次为肺、肝、胃、食道、乳腺、结肠/直肠等。
当前,我国癌症总发病数在上升,主要癌症种类也在发生变化,肺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直肠癌等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癌症种类上升迅速,这一趋势在城市中尤其明显。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包括吸烟和饮酒的增加、膳食改变和身体活动减少。而要维持传统的以植物性食品为主的膳食结构及重新增加身体活动,对于正在不断提高收入和改善生活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目前,我国肿瘤发病率约为200/10万,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220万以上,每年在治患者600万以上,医疗费用在1500亿以上,每年死于癌症人数超过160万。20年来,我国癌症死亡率上升了29.42%,在35岁~59岁最佳工作年龄段死亡的人数中,癌症长期居于各类死因之首,是造成我国最佳劳动力损失和医疗费用上涨的主要原因,据90年代(1990年~1992年)中国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表明,癌症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高达每年1432亿元。无论城市或农村地域恶性肿瘤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年来其年均增长速度约为1.3%,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男性癌症死亡率上升幅度最大,达27.79%。预计2020年前我国癌症的发病率不会下降。
根据我国1990年~1992年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恶性肿瘤死亡10%人口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990年~1992年恶性肿瘤是我国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第二位死因,恶性肿瘤在死因中的构成比由1973年~1975年的12.6%升为17.9%,胃癌、肝癌、肺癌和食管癌是死因中最主要的4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4.3%
癌症已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因.2006年,我国卫生部和科技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第二位死亡原因,占死亡总数的22.32%,仅次于脑血管病,在城市更是高居死因首位(占城市死亡总数的25.0%)。我国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已居世界较高水平,而且呈持续的增长趋势,与前两次调查结果相比,死亡率比70年代中期增加了83.1%,比90年代初期增加了22.5%。我国城乡居民的肿瘤发病死亡构成正在发生变化,日益趋向发达国家的肿瘤死亡模式。例如,食管癌、胃癌、宫颈癌、鼻咽癌死亡率及其构成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宫颈癌下降幅度最大;与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及其构成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分别上升了465%和96%。从城乡前十位恶性肿瘤构成来看,肺癌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
从全国看,癌症继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①人口进一步老龄化;②吸烟率居高不下;③饮食谱改变,蔬菜爪果、粗粮摄入减少,脂肪摄入过多;④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流行;⑤粮食等食品受霉菌污染;⑥环境污染包括室内环境污染;⑦癌症诊断技术较前提高。
1993年~2007年的15年,根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所公布的《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其中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如下:
1993年~2007年全国恶肿瘤死亡率(1/10万)
年份 城市 男性 女性 顺位 农村 男性 女性 顺位
1993 126.52 153.22 98.50 1 102.18 126.45 76.74 2
1994 128.08 156.01 96.68 2 105.53 128.50 81.65 2
1995 128.58 2 111.43 2
1996 130.87 160.13 100.66 2 104.61 130.04 78.24 3
1997 135.39 164.63 104.92 1 107.66 132.05 82.11 3
1998 139.28 166.92 109.99 1 105.57 133.02 77.76 3
1999 140.47 169.58 110.05 1 111.57 137.60 84.27 2
2000 146.61 176.85 115.06 1 112.57 139.12 84.62 3
2001 135.59 163.77 106.27 1 105.36 130.85 78.31 3
2002 135.40 ?? ?? 1 84.30 ?? ?? 1
2003 134.54 163.30 105.77 1 95.68 97.50 72.12 1
2004 126.40 ?? ?? 1 119.70 ?? ?? 1
2005 125.98 159.79 88.51 1 110.71 130.29 76.99 3
(22.94%) (26.05%) (18.36%) (20.29%) (23.05%) (15.93%)
2006 144.60 ?? ?? 1 130.20 ?? ?? 1
(27.3%) (25.1% )
2007 176.2 ?? ?? 1 144.2 ?? ?? 1
(28.5%) (24.8%)
2006年与2005年相比,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上升18.6个百分点;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上升23.1个百分点。而2007年又比2006年有所上升。近二年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恶性肿瘤均占各种疾病死因的首位。
我国癌症发病呈现的新特点是,以发展中国家高发癌症为特点的上消化道癌症居高不下,而以发达国家高发癌症为特点的肺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等也在迅速上升。其中肺癌发病率男性上升了159%,女性上升了122.6%。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分别为70万、117万和150万。目前全国癌症死亡已位居各类死因的第一位,每死亡5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我国农村地区癌症死亡率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城市,癌症高发区也多分布在农村和西部地区。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
四.安徽省与合肥市恶性肿瘤死亡率概况
根据1994年安徽省肿瘤死亡回顾调查结果:1990年~1992年恶性肿瘤死亡率为 125.18/10万人口,占各种死因的首位,比1974年~1976年死亡率的76.96/10万上升了61.48%, 其前四位癌症依次是胃癌、食管癌、肝癌及肺癌,城市以肺癌占首位。
根据同期合肥市调查结果,合肥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14.87/10万人口,与1974年~1976年的死亡率96.74/10万人口相比,上升了18.74%,也占各种疾病死因的首位。占全部死因的28.78%, 即每死亡3~4人中就有1人死于恶性肿瘤,死亡率也是以肺癌占首位。
安徽省2003年根据14个居民死因调查点统计分析,恶性肿瘤死亡占总数的28.19%居第一位,脑血管疾病占20.80%居第二位。其中男性恶性肿瘤与脑血管疾病分别占32.20%与19.48%,女性恶性肿瘤与脑血管疾病均在22.3%左右。安徽省2006年根据14个城市居民死因调查点统计分析,恶性肿瘤死亡率116.36/10万,占死亡总数的第一位,脑血管病死亡率77.37/10万, 占死亡总数的二位。
2005年我国已明确将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鼻咽癌列入重点预防与控制。人类正面临着癌症的严峻挑战,癌症对人民健康的威胁仍在加剧,癌症防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五.哪些是常见的10种恶性肿瘤?
由卫生部肿瘤防治办公室提供的2006年我国肿瘤发病率和十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序:肺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男女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的均为肺癌。据介绍,目前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为130.3/10万人至305.4/10万人,女性为39.5/10万人至248.7/10万人。男性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肿瘤(占86%)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癌、食管癌、膀胱癌、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瘤、脑肿瘤。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肿瘤(占82%)分别为乳腺癌、肺癌、结肠/直肠癌、胃癌、肝癌、卵巢癌、胰腺癌、食管癌、子宫癌、脑肿瘤。全世界以肺癌、乳腺癌增加最为明显,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呈上升趋势,宫颈癌大幅度下降但有年青化趋势,食管癌有所下降。
以上文字为书籍及网络资料的整理,仅供肿瘤病人治疗、康复参考!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