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运权主任医师 教授
-
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科室:
肝胆外科
- 肝内巨瘤如球,苦觅良医得救
- 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对胰十二指肠...
- 罗运权:责有攸归 创造生命高度
- 零并发症攻克“癌中之王”
- 少年腹中生“足球” 神刀快手...
- 巨大纤维瘤病1例报道
- 中小手术实现“二合一”
- 仁心仁术,勇攀高峰
- 特殊生长方式的外生性肝癌一例
- 小黄疸大问题
- 生命的接力棒
- 肝内打隧道 巧做“挖石工”
- 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
- 好心未必有好报
- 巨大肾上腺髓性脂肪瘤1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茧腹症1例
- 肝脾联合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
- 胆囊壁异位肝组织一例
- 罗运权,张海阳,唐勋.应用脾门...
- 罗运权. 肝硬化的治疗进展. ...
- 肝脏外科的发展历程
- 肝细胞腺瘤合并肝癌的诊断和治疗
- 术前选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
- Influence of pr...
- 可切除肝癌术前经肝动脉化学药物...
- 先天性巨结肠病研究国内10年进...
- 国内大肠癌研究及诊治进展
- 结直肠肛管外伤手术治疗进展
-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
- 结肠造口灌洗进展
- 前列腺素与肿瘤
- 人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肝细胞生长...
- 糖尿病增加肝硬变患者原发性肝癌...
- 肝细胞生长因子
-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基因在大...
- 实验性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HGF...
- 酷似肝脓肿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
- 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并...
- 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和组织中前列腺...
- 大肠癌患者单核细胞产生的免疫调...
- 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围手...
- Gene expression...
-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基因在人...
- 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肝细胞生长因...
- 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可切除肝癌...
-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围手术期的中药治疗作用
- 作者:罗运权|发布时间:2011-11-09|浏览量:647次
罗运权、张海阳、唐勋、陈佳骏、刘成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 肝胆外科 201203)
【摘 要】目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术前给予患者益气活血、健脾养阴中药,以提高术前肝功能状态;术后给予通腑和胃、行气活血中药,促进恢复、防止发热、便秘、肝昏迷等并发症出现,促进患者康复。从而建立一种优于单纯手术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临床治疗方法,促进中西医结合肝胆外科的学术水平发展。方法:随机选取临床6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脾功能亢进住院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术前中药(2w)+手术+术后中药(2w)治疗方案和常规西药治疗+手术治疗方案,并对治疗前后以及组间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生化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对照组相较于空白对照组,术后患者主诉症状及体征都有明显改善,其中对体温、尿量和腹胀的影响较大,由此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直接的影响,中药组明显优于空白组。上海曙光医院东院肝胆外科罗运权
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在外科手术基础上,术前给与益气活血、健脾养阴中药,术后予通腑和胃、行气活血中药,可以改善患者术前肝功能等机能状态,对于术后发热、纳呆、腹胀等并发症有一定的疗效,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了一种优于单纯手术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临床治疗方法。为中西医结合肝胆外科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 脾切 中药治疗
1引言
针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在外科手术基础上,术前给与益气活血、健脾养阴中药,术后予通腑和胃、行气活血中药,以改善患者术前肝功能等机能状态,防止术后发热、便秘、肝昏迷等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从而建立一种优于单纯手术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临床治疗方法。并初步探讨该综合疗法的部分作用机制,促进中西医结合肝胆外科的学术水平发展。
2调查对象与方法
2.1调查对象
2.1.1调查对象的来源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脾功能亢进本院住院患者,60例。
2.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65岁男性或女性;西医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有脾切除手术指征:脾功能亢进,血常规白细胞<2×109/L和/或血小板<50×109/L;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史,或胃镜显示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伴有红色征。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凡不符合纳入标准任何一条者;非肝硬化导致的门脉高压症者;合并心血管、肺、肾、神经系统严重疾病及血液系统严重原发疾病者以及精神病、肿瘤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脾功能亢进患者有出血病史,肝功能良好(Child -Pugh评分A级), 需要分流术者;单纯脾亢,食道静脉曲张轻,仅需行脾切除者。
2.1.3诊断标准 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肝炎肝病学会议的诊断标准。
2.1.4分组与处理: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常规西药治疗+术前中药(2w)+手术+术后中药(2w);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手术。
术前中药组方:益气活血、健脾养阴,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二至丸加减,生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莲子肉9g、当归15g、丹参15g、泽兰15g、泽泻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麦冬15g。
术后中药组方:通腑和胃、行气活血,小承气汤合调营饮加减,制大黄9g、桃仁9g、厚朴9g、枳实9g、生麦芽15g、茯苓15g、香附15g、川芎15g、当归15g、赤芍15g、丹参15g、大腹皮15g。
以上药物由医院中药房常规水煎煮,制备成水溶液。
手术方式:所有患者均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常规西药治疗:保肝、利尿、白蛋白输入
2.1.5主要观察指标
a. 主要症状评分:乏力、腹胀、排气、大便、纳食、口干苦,以轻、中、重3级评分。由患者术前2周、术前1天、术后3天、术后2周各自评一次。
b. 体征:体温、尿量等。由护士每天记录一次。
c. 生化指标:肝功能(TBil、ALT、Alb等),血常规(WBC、Plt、RBC、 Hb),凝血功能检测(PT等),血氨。术前2周、术前1天、术后3天、术后2周各一次。
2.2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秩和检验、单因素分析为主要分析方法。
3结果
3.1 未治疗各症状频数统计
表1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脾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前症状频数统计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