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为什么易患化脓性鼻窦炎?
- 如何使用滴耳药物?
- 卡他性鼻炎就是普通感冒!
- 我的好友赵刚平荣登《科学中国人...
- 咽炎患者如何选用润喉片?
- 小儿鼻衄和鼻炎怎样护理
- 鼻炎的预防
- 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
- 急性鼻炎是什么病毒引起的?如何...
- 急性鼻炎就是普通感冒!
- 什么是雾化吸入疗法?雾化吸入疗...
- 小儿秋季鼻出血的处理和预防
- 你知道五官的节日吗?
- 得了慢性咽炎怎么办?
- 扁桃体切除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 鼻涕倒流是疾病吗?
-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院歌
- 北大学子
- 舌扁桃体脓肿
- 耳声发射检查的临床应用
- 清明节祭文--悼念父亲
- 鼓膜是什么?鼓膜穿孔后还有听力...
- 耳痛的诊断与治疗(四)
- 耳痛的诊断与治疗(三)
- 耳痛的诊断与治疗(二)
- 耳痛的诊断与治疗(一)
- 为什么耳朵越掏越痒?
- 小儿中耳炎的诊治和预防
- 如何使用滴耳药物?
- 看病有道(序言)
- 看病有道儿(二)---看病时,...
- 滴耳后有时会出现眩晕是怎么回事...
- 看病有道儿(一)---看病时,...
- 中耳炎的治疗应注意什么?
- 做好一个医师!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几种类型?
- 急性和慢性中耳炎可发生哪些并发...
- 中耳炎有遗传性吗?
- 鼓膜外伤性穿孔要注意什么?
- 鼓膜穿孔有何危害?
- 耳朵流水和疼痛是中耳炎吗?
- 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为什么要用滴鼻...
- 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 分泌性中耳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 分泌性中耳炎应该如何治疗?
- 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什么是中耳炎?
- 中耳炎常见病因有哪些?
- 中耳炎知识问答
- 咽喉有异物感是什么病?
- 冬季反复发作鼻炎咽炎患者可服归...
- 慢性咽炎是魔鬼?----四位网...
- 慢性咽炎该如何正确治疗?
- 我爱苹果树--一位网友自述用中...
- 治疗鼻炎不要轻信广告
- 当代医圣裘法祖
- 介绍一种小儿鼻腔异物的救治方法
- 外耳道炎的治疗
- 分泌性中耳炎要早治
- 治疗鼻炎常用中成药介绍(三)
- 治疗鼻炎常用中成药介绍(二)
- 治疗鼻炎常用中成药介绍(一)
- 治疗咽喉炎常用中成药介绍(七)
- 治疗咽喉炎常用中成药介绍(六)
- 治疗咽喉炎常用中成药介绍(五)
- 治疗咽喉炎常用中成药介绍(四)
- 治疗咽喉炎常用中成药介绍(三)
- 治疗咽喉炎常用中成药介绍(一)
- 慢性咽炎为什么治不好?(三)
- 慢性咽炎为什么治不好?(二)
- 为什么咽喉卡了鱼刺大夫看不出来...
- 慢性咽炎为什么治不好?(一)
- 声带息肉用什么手术方法治疗好?
- 不要自己经常挖耳朵
- 回吸涕带血 鼻咽癌早期信号
- 甲钴胺能治什么病---临床应用...
- 耳鸣的诊断和治疗
- 中药辛夷和麻黄的典故
- 学着尊重每个人每个生物
- 黄瓜西红柿不能同时吃
- 没想到,竟是一辈子
- 读”大医精诚”有感
- 咽异感症的诊断和治疗
- 声带小结的诊断和治疗
- 鼻甲肥大的诊断和治疗
- 鼻涕倒流.请问有什么好的治疗方...
- 咽喉发红,有一白色粒状的米点,...
- 鼻子经常交替出血怎么办?
- 急性喉水肿的诊断和治疗
- 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和治疗
- 孕期鼻炎如何治疗
- 用冷水洗脸能防治慢性鼻炎
- 新生儿鼻塞的处理
- 声带沟的诊断和治疗
- 常用的正确滴鼻方法
- 影响发声的药物
- 小儿扁桃体该不该切掉?
- 耳鼻喉科检查备忘录
- 儿童鼻窦炎的治疗和康复
- 儿童鼻窦炎早知道
- 如何发现幼儿鼻窦炎
- 儿童为什么易患化脓性鼻窦炎?
- 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
- 脱敏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 慢性咽炎的食疗良方
- 过敏性鼻炎采访记
- 小儿-?初冬时节防喉炎
- 咳嗽的诊断和治疗
- 鱼刺、鸡骨卡入咽喉喝醋、用饭团...
- [心理竞技]看病,利益背后的心...
- 鼻病患者如何选用滴鼻药
- 看病要“出根”(会心一笑)
- 小儿感冒是否要服抗生素?
- 如何正确应用咽喉良药“六神丸”
- 患了鼻炎,如何正确选用中成药治...
- 程书均院士:改变生活方式可以预...
- 如何配戴助听器
- 咽炎小用药
- 滥用润喉片易致慢性咽喉炎
- 为什么像感冒但吃药不见效?过敏...
- 过敏性鼻炎能根治吗?
- 鼻炎患者日常生活应注意什么?
- 头孢曲松钠 七种常见不合理用...
- 慢性咽炎小知识
- 鼻塞的常见病因
- 低温等离子治疗鼻炎
- 急性咽炎不要乱用抗生素
- 十大常见错误服药方法
- 读"癌症始于人祸"
- 润肺止衄汤治疗干燥性鼻炎性鼻出血的临床观察
- 作者:苗相波|发布时间:2008-06-12|浏览量:3959次
摘要 目的 观察润肺止衄汤治疗干燥性鼻炎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两组在急性出血期行鼻腔填塞处理、间歇期应用复方薄荷油滴鼻,治疗组服用润肺止衄汤,对照组口服复合维生素B、Vit C和安络血及罗红霉素,2周后对比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0.19%,治疗组总有效率91.96%,经统计学处理x2=6.36,0.025>p>0.01.治疗组有4例服药后轻微腹泻,停药后消失。结论 润肺止衄汤治疗干燥性鼻炎性鼻出血安全有效。
关键词 润肺止衄汤;干燥性鼻炎;鼻出血;治疗
干燥性鼻炎引起的鼻出血简称干燥性鼻炎性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症,2002年5月--2005年5月我们采用润肺止衄汤治疗干燥性鼻炎性鼻出血112例,并与口服复合维生素B、VitC和安络血及罗红霉素的106例患者进行对照,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诊断标准 (1)鼻内干燥感,涕少或粘稠不易排除,鼻腔内有干痂或血痂;甚至伴有鼻咽部或咽部干燥感。(2)鼻出血常反复发作,极小的刺激即可引起出血,如擤鼻涕、咳嗽、打喷嚏等。(3)鼻腔内有刺痒感,患者常不自觉有揉鼻、挖鼻、擤鼻等不良习惯动作。(4)检查可见鼻粘膜干燥、充血,呈灰白色或暗红色,失去正常光泽。常附着有干燥粘稠分泌物、痂皮或血痂。或粘膜表面糜烂,伴有溃疡,甚至大而深的溃疡,可发生鼻中隔穿孔。粘膜毛细血管脆裂,触之极易出血。(5)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正常,及鼻部CT、X线检查无异常。
2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无其他疾病者。(2)治疗顺应性好,能够坚持完整疗程者。(3)病例资料记录完整,随访回应及时、准确。排除标准:(1)治疗过程中发现或并发其他疾病,改用其他治疗方法,中断治疗者.(2)资料不完整或记录不正确,病例失访者。
3 一般资料 患者来源于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和青丰县中医院的门诊和部分住院患者,按两医院提交病例登记编码表,依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12例,男71例,女41例;年龄7-50岁,其中6-18岁者68例,平均26岁;其中左侧鼻出血44例,右侧鼻出血51例,双侧均出血17例。病程15天-4年零1个月,平均18个月。就诊时情况:就诊时出血立即行鼻腔填塞止血9例,在外院已行填塞来诊时已经止血者7例。对照组106例,男62例,女44例;年龄6-45岁,其中6-18岁者61例,平均24岁。左侧鼻出血51例,右侧鼻出血40例,双侧鼻出血11例。病程18天-3年零10个月,平均15个月。就诊时情况:就诊时出血立即行鼻腔填塞止血6例,在外院已行填塞来诊已经止血者5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复方薄荷油滴鼻剂滴鼻。出血时先行鼻腔填塞.治疗组服用润肺止衄汤:生地15克,百合12克,桑白皮10克,丹皮10克,地骨皮15克,赤芍10克,黄芩10克,茜草根15克,旱莲草15克,白茅根20克,山栀子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一付,分两次早晚服用。连续治疗2周。若伴有头痛目赤,烦躁易怒者酌加龙胆草10克,菊花10克,代赭石20克;若兼有肺气不降的大便干结者加大黄6克,生石膏20克;若伴有鼻粘膜溃疡者加蒲公英15克,野菊花10克.对照组口服复合维生素B每次2片,tid;VitC,0.2,tid;安络血片5mg,tid;罗红霉素150mg,bid.治疗2周.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告知戒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保持心情舒畅,情绪镇定,及改变挖鼻的不良习惯等.
5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鼻内症状消失,一年内未再发生鼻出血,检查鼻腔粘膜恢复正常.显效:鼻内症状明显减轻,一年内偶发鼻出血,即使出血而出血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鼻腔部粘膜部基本恢复正常;有效:鼻内症状有改善,出血次数和出血量减少50%,鼻内粘膜充血等有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变.
6 安全性评价 疗程结束时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详细记录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症状和体征。
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计数资料用 x2 和t检验。
结 果
1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的疗效对比 ( 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112 62(55.36) 21(18.75%) 20(17.86) 9(8.03) 91.96 对照组 106 30(28.30) 32(30.09) 23(21.70) 21(19.81) 80.19 |
*x2=6.36 0.025>p>0.01
从表中可以看出,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应用润肺止衄汤治疗干燥性鼻炎性鼻出血优于西药治疗。
2 在用药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有引起血液、肝肾功能损害的情况的发生,治疗组中有4例出现服药后轻微的腹痛和腹泻,经改为饭后温服和减少用药剂量或停药后症状消失。
讨 论
干燥性鼻炎是鼻粘膜干燥,分泌物减少,但无鼻粘膜和鼻甲骨萎缩为特征的慢性鼻病。[1]经过治疗一般可以治愈,预后良好,但是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并发鼻衄而长期不愈。近年来,干燥性鼻炎的发病率明显上升,[2]可能与气候异常、环境污染、滥用血管收缩剂及激光和微波等因素有关。患者的全身体质状况不佳、气候干燥、高温或寒冷,温差大,风沙和扬尘发生频繁等,工作生活环境差,或维生素缺乏和有慢性病患者易诱发此病。病理表现为鼻腔前部粘膜干燥变薄,上皮细胞纤毛脱落消失,甚至退化变性,由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变成立方或鳞状上皮。杯状细胞极少,腺体细胞萎缩,部分腺腔已闭锁.基底膜变厚,含有大量胶质,粘膜固有层纤维组织增生,并有炎症细胞浸润。粘膜表面可有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溃疡,粘膜毛细血管暴露、脆裂,触之即极易出血。干燥性鼻炎鼻粘膜受损是可逆的,纤毛上皮和浆粘液腺恢复大约5个月.[2]西医治疗主要是促进腺体及杯状细胞分泌增多,如吉诺通即强力稀化黏素,主要成份为桃金娘油,可促进呼吸道黏膜纤毛摆动,使黏液主动排除出,并可选择性刺激浆液分泌增多.[3]局部应用抗生素软膏或油剂,改善生活工作环境,给予维生素等,但仍有部分患者难以达到治疗目的,致使反复鼻出血,常常称之为顽固性鼻出血或习惯性鼻出血。
中医学称为此病为“鼻干”、“鼻燥”、“鼻干燥症”、“鼻衄”等,[4]基本病因病理是肺燥津伤鼻窍失养,与燥邪、阴虚、气虚、郁热有关。燥邪伤肺,由于气候干寒或燥热、工作生活环境多灰尘污染,耗伤肺津,鼻窍失养致病;阴虚肺燥,如果久病失养,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灼伤肺津鼻失濡养而为患;脾虚肺燥,素体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土不生金致肺气不充,肺窍失养;郁热熏鼻,恣食烟酒辛辣炙?之品,致肺胃或肝胆积热,郁热上蒸,津液受损,鼻窍失润而致病。由于燥热和津亏引起鼻腔肌膜失去濡养,肌膜菲薄或溃疡,络脉外露,轻微刺激即易引起鼻衄。目前中医或中西结合治疗干燥性鼻炎的研究,多注重外用药的应用,如姜氏报告应用蜂蜜水滴鼻治疗小儿干燥性鼻炎,使难以耐受复方薄荷油滴鼻剂刺激性的小儿可以接受.[5]此外张氏等研制的鼻软膏和邵氏研制的润鼻油外用,均取得一定的疗效.[6],[7]魏氏用”通气散”和维生素治疗干燥性鼻炎,以及洪氏等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干燥性鼻炎也获得较好的疗效.[8],[9]润肺止衄汤清热润肺,凉血止衄,对于肺经虚热、燥邪伤津所致的鼻衄有良好的止血作用。方中生地、百合、桑白皮、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润肺生津为君药。黄芩、山栀子、白茅根、茜草根清热止血为臣药。地骨皮清虚热助桑白皮以清肺经热邪;旱莲草补阴凉血助生地、丹皮、赤芍以凉血止衄为佐药。甘草味甘性平、补中益气防寒凉药伤脾,入药调和诸药为使药。据现代药理研究生地黄有镇静、抗炎、促进免疫、止血作用;牡丹皮体外试验对多种杆菌和球菌有较强的抗菌和抑菌作用及解热降温、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赤芍有改善微循环抗炎等作用;百合、丹皮有抗过敏作用;桑白皮、地骨皮有降压、抗菌、镇静作用。白茅根、旱莲草有利尿、抗菌、止血和免疫增强作用;茜草有止血、升高白细胞和抗癌、抗结石作用。{10}全方清热生津,滋阴润肺,凉血止衄。药中病机,故能显效。在本组治疗观察中发现,青少年患病率最高,两组中有鼻腔溃疡35例,16岁以下少年占28例,全是在鼻中隔前下部。另观察到润肺止衄汤对于鼻黏膜溃疡有明显的促进溃疡愈合作用,其中有22例服药一疗程后溃疡即愈合。本方对有脾胃虚寒者不适宜,4例服药后出现腹泻和起轻微腹痛即是由于此症,其中2例因此中断治疗,按无效处理退出观察。
对于干燥性鼻炎性鼻出血的治疗采用急则治标的原则,在急性出血期先行局部止血治疗,而后应采用整体治疗,即缓则治其本。干燥性鼻炎出血的根本是机体的阴虚肺燥,阴津的缺乏,鼻腔失去滋养所致,通过口服润肺止衄汤,改善了整体阴虚津亏的状况,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所以治疗鼻出血不能“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特别是长期不愈的顽固性鼻出血,应给与中医药全身整体综合治疗为妥。
参考资料
1 孔维佳 主编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2-63
2张晓彤,陈明霞,孙斌。等.干燥性鼻炎与萎缩性鼻炎鼻粘膜超微结构观察.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11(2):109-111
3张晓彤,李宝树,孙斌.等.干燥性鼻炎与萎缩性鼻炎鼻黏液纤毛传输功能的比较.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7(11);646-647
4王永钦 主编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83-486
5姜鹤群,吉艳华,周亚琼.等.蜂蜜水治疗小儿干燥性鼻炎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0(2):57-58
6张晋秀,谢丽娜.鼻软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现代医药卫生.2007,23(6):952
7邵健民,杨献春,司民喜.等.润鼻油治疗干燥性鼻炎临床研究.山东中医杂志,2000,19(5):269-270
8魏晓丽,王世军,沙金霞.等.”通气散”配伍维生素治疗干燥性鼻炎疗效观察.2003,11(2):75
9洪培华,吴志隆.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性鼻炎58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1):56-57
10 赵越 主编 中药学 中药基础与临床.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7-127;309;396;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