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肿瘤的鉴别——良性颅内高压
-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 合唱能帮助现代人舒缓心理压力
- 丙戊酸的新作用??对脑损伤的保...
- 脑肿瘤的鉴别??良性颅内高压
- 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和少质胶质细...
- 柳叶刀: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具抗癌...
- 脑出血的预后
- 既往有过脑梗塞病史的脑出血病人...
- 恶性胶质瘤治疗指南(2012)
- 控制情绪,提高修养。心理健康了...
- 脑瘤的预后
- 脑瘤的治疗
- 脑肿瘤的鉴别??良性颅内高压
- 眩晕
- 比化疗更重要的放射治疗
- 高压氧和恶性肿瘤
- 高压氧治疗的禁忌症
- 脑胶质瘤治疗指南
- 理解放疗,了解化疗
- 来自英国血液病委员会的成人原发...
- 写在岁末,给胶质瘤患者和家属
- 医学的哲学理念和人文修养
- 伽码刀和胶质瘤和脑转移癌
- 强化人体本能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健...
- 数字与人体
- 人体有趣的一组数字
- 伽码刀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疗效显著
- 月经不规律要想到不要光想到高泌...
- 高压氧治疗胶质瘤的另一个证据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恶性胶质瘤:无论金钱还是权势都...
- 绝对经典的颅内肿瘤知识(默克手...
- 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指南
- 低度恶性胶质瘤治疗指南
- 胶质瘤不化疗也罢
- 成人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想说...
- 颅脑损伤和颅内压管理
- 丙戊酸钠和胶质瘤
- 低氧条件下胶质瘤细胞生长更加旺...
- 胶质瘤起源于脑内不成熟的支持细...
- 脑转移癌??成人最常见的脑肿瘤
- 脑溢血的高危因素??糖尿病,高...
- 保肝药物利加隆抑制脑胶质瘤细胞...
- 中央神经细胞瘤
- 21世纪胶质瘤治疗指南
- 胶质瘤的自然史
- 植物营养素抗击脑肿瘤
- 21世纪高泌乳素血症
- 作者:魏社鹏|发布时间:2009-05-01|浏览量:1279次
21世纪高泌乳素血症??
魏社鹏编译
血清中的泌乳素值升高,即称之为高泌乳素血症。??
高泌乳素血症占人群的不到1%。占继发性闭经人群中的10-40%。大约75%的表现为溢乳和闭经的病人有高泌乳素血症。此类人群中,大约有30%的病人分泌泌乳素的肿瘤。??上海东方医院神经外科魏社鹏
临床表现篇??
高泌乳素血症女人的临床表现较男人更明显的。表现为月经稀发,无月经,溢乳或者不孕。是由于泌乳素对促性腺激素的抑制作用而致。溢乳是因为泌乳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直接作用所致。溢乳在闭经后的女人中很少见,那是因为有雌激素的缺乏。如果有垂体肿瘤,则微腺瘤的可能性是90%。??
男性典型表现为性功能减退,视力障碍或者头痛,继而诊断为高泌乳素血症。泌乳素抑制了促性腺激素,并导致了黄体激素和促卵泡激素的减少,最终导致了血清睾酮水平的降低和性功能减退症。泌乳素瘤在男性还可能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如视野缺损。??
大部分泌乳素瘤的病人是女性。泌乳素瘤在男性很少见,典型表现为偶然的头颅影像学检查发现或者因为肿瘤的占位效应而被发现。临床表现为视力障碍或者头痛。到确诊的时候,有60%已经成为大腺瘤了。??
病因以及分类篇??
全身情况导致的高泌乳素血症:??
怀孕,绝经后,产后期,或者子宫切除后其他常见的状态包括过度运动,胸部手术或者外伤,肾衰竭和肝硬化都可以引起继发性的高泌乳素血症。
癫痫发作后的1~2小时内也会有高泌乳素血症。还有甲减。这些情况下的泌乳素值通常在50 ng/mL以下。??
药物性高泌乳素血症:??
很多药物都可以引起高泌乳素血症,但一般都在100 ng/mL 以下。多巴胺受体拮抗剂(酚噻嗪,丁酰苯,硫杂蒽,维斯通,胃复胺,舒必利,匹莫齐特),消耗多巴胺的药物(甲基多巴,利血平) 。其他药物(异烟肼,达那唑,三环类抗抑郁剂,单胺,抗高血压药物,维拉帕米,雌激素,抗雄激素,赛庚啶,鸦片制剂,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可卡因) ??
肿瘤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
分泌泌乳素的腺瘤被分为两类:微腺瘤多见于绝经前妇女。大腺瘤多见于男性和绝经后妇女。PRL腺瘤可以直接引起泌乳素值的增高。
颅咽管瘤,垂体柄占位,GH瘤同样可以引起PRL的增高。??
大泌乳素血症:??
另一个潜在的高泌乳素血症的原因是大泌乳素血症。大泌乳素血症是血清中的泌乳素明显增高,但没有临床症状。此种情况下,泌乳素聚合并结合于IgG。这种泌乳素不能结合于泌乳素受体从而没有系统性的反应。??
对于没有症状的高泌乳素血症病人,这种情况应该需要排除。大泌乳素血症的病人是可以怀孕的,且无需治疗。应当咨询检验科专家来讨教特殊的检查方法,以便来确诊大泌乳素的存在。??
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
当无内科原因一级头颅磁共振未能发现腺瘤,则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得以确立。????
诊断篇??
如果无明确的病因,或者怀疑肿瘤,则直接行头颅磁共振检查。??
一般来讲,PRL值大于250 ng/mL泌乳素瘤的可能性较大,小于100 ng/mL则肿瘤的可能性小。??
大腺瘤的病人可能会出现垂体低功。男性病人要检查睾酮的水平。
肢端肥大症的病人可能同时会有泌乳素和生长激素的增高。??动态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可以发现3~5mm的肿瘤。??
鉴别诊断:肢端肥大症,急性肾衰竭,勃起障碍,带状疱疹,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大腺瘤,垂体微腺瘤,泌乳素瘤,酒精性肝硬化,妊娠,产后。乳头刺激,非空腹标本,药物作用,癫痫后状态,胸璧肿瘤,胸部外伤。????
治疗篇??
直接治疗的目的是在于缓解高泌乳素血症的症状或者减小肿瘤体积。
药物导致的高泌乳素血症应当停止药物使用,甲减的病人考虑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药物治疗??
当有症状出现时,药物治疗是首选。没有症状的病人(微腺瘤或者特发性的)可以随访。泌乳素值的下降能重建排卵功能。??
另外对于无月经的病人还需要评价病人有无骨质疏松。
与高泌乳素血症相关的持续的性腺功能减退能导致骨质疏松。
如果是为了治疗骨质疏松,那么特发性的或者微腺瘤的病人可以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泌乳素水平可以随访。??
溴隐亭可以使70~100%的病人的血清泌乳素值降低。
卡麦角林应用于对溴隐亭不能耐受的病人。有90%的病人服药后月经正常,溢乳得到控制。??
睾酮水平会增加但可能会低于正常的水平。
治疗持续12~24个月后,如果泌乳素水平降至正常,则可以考虑彻药。
停药后大约有1/6的病人泌乳素水平一直会正常。溴隐亭也用于去缩小大腺瘤的体积。大约有90%的病人视野会恢复到正常。??
对于那些无泌乳素瘤的大腺瘤(压迫垂体柄)病人,溴隐亭随能使泌乳素值降至正常,但对肿瘤体积没有影响。
卡麦角林有时候比溴隐亭在缩小肿瘤体积方面更有效。??
放疗??
放疗是另外一个选择,但是垂体低功的可能出现使得这个选择很少被采用。对于快速生长的肿瘤这个选择可能有用。但是在常规的治疗中,没有发现它的坏处大约益处。??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为:病人不能耐受药物,肿瘤对药物治疗有抵触,还有尽管药物治疗,但病人存在持久的视野缺损,以及病人的肿瘤为囊性或者有出血。??
服药1~3个月后仍然没有改善应当考虑手术治疗。大约有90%的病人的肿瘤体积在1年内会缩小到刚开始的50%左右。??
随访7年,有90~95%的微腺瘤保持稳定或者出现逐渐的泌乳素分泌下降。??
预后??
1/3的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的病人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出现缓解。这个数字会增至2/3,如果病人的基础泌乳素值少于40ng/mL。
对于大腺瘤的病人,手术并不能治愈,在5年内大约有40%的病人会复发。
高泌乳素血症的复发率为80%。继而病人需要长期的内科治疗。??
References ??1. Biller MKB, Daniels GH. Neuroendocrine regulation and diseases of the anterior pituitary and hypothalamus. In: Braunwald E, Isselbacher KJ, ??2. Wilson J, et al, eds. 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998. ??3. New York, NY: McGraw-Hill:1974-8. Blackwell RE. Hyperprolactinemia.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 Mar 1992;21(1):105-24. ??4. Conner P, Fried G. Hyperprolactinemia; et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lternatives.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Mar 1998;77(3):249-62. ??5. Davies PH. Drug-related hyperprolactinaemia. Adverse Drug React Toxicol Rev. Jun 1997;16(2):83-94. Hartog M, Hull MG. Hyperprolactinaemia. ??6. BMJ. Sep 17 1988;297(6650):701-2. [Medline]. Jones TH. The management of hyperprolactinaemia. Br J Hosp Med. Apr 19-May 2 1995;53(8):374-8. ??7. Kaye TB. Hyperprolactinemia.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treatment options. Postgrad Med. May 1996;99(5):265-8. ??8. Lancet. Management of prolactinoma. Lancet. Sep 15 1990;336(8716):661. ??9. Molitch ME. Medical treatment of prolactinomas. 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 Mar 1999;28(1):143-69, vii. ??10. Prescrire International. Cabergoline and hyperprolactinaemia: new preparation. Better than bromocriptine. Prescrire Int. 2000;Feb;9(45):195-7. ??11. Serri O, Chik CL, Ur E, Ezzat 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yperprolactinemia. CMAJ. Sep 16 2003;169(6):575-81. ??12. Valdemarsson S. Macroprolactinemia. Risk of misdiagnosis and mismanagement in hyperprolactinemia. Lakartidningen. 2004;101(6):458-65. ??13. Wilson JD. Endocrine Disorders of the Breast. In: Braunwald E, Isselbacher KJ, Wilson J, et al, eds. 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998. New York, NY: McGraw-Hill:2116-7. ??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