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肿瘤的鉴别——良性颅内高压
- 合唱能帮助现代人舒缓心理压力
- 丙戊酸的新作用??对脑损伤的保...
- 脑肿瘤的鉴别??良性颅内高压
- 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和少质胶质细...
- 柳叶刀: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具抗癌...
- 脑出血的预后
- 既往有过脑梗塞病史的脑出血病人...
- 恶性胶质瘤治疗指南(2012)
- 控制情绪,提高修养。心理健康了...
- 脑瘤的预后
- 脑瘤的治疗
- 脑肿瘤的鉴别??良性颅内高压
- 眩晕
- 比化疗更重要的放射治疗
- 高压氧和恶性肿瘤
- 高压氧治疗的禁忌症
- 脑胶质瘤治疗指南
- 理解放疗,了解化疗
- 来自英国血液病委员会的成人原发...
- 写在岁末,给胶质瘤患者和家属
- 医学的哲学理念和人文修养
- 伽码刀和胶质瘤和脑转移癌
- 强化人体本能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健...
- 数字与人体
- 人体有趣的一组数字
- 伽码刀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疗效显著
- 月经不规律要想到不要光想到高泌...
- 高压氧治疗胶质瘤的另一个证据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恶性胶质瘤:无论金钱还是权势都...
- 绝对经典的颅内肿瘤知识(默克手...
- 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指南
- 低度恶性胶质瘤治疗指南
- 胶质瘤不化疗也罢
- 成人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想说...
- 颅脑损伤和颅内压管理
- 丙戊酸钠和胶质瘤
- 低氧条件下胶质瘤细胞生长更加旺...
- 胶质瘤起源于脑内不成熟的支持细...
- 脑转移癌??成人最常见的脑肿瘤
- 脑溢血的高危因素??糖尿病,高...
- 保肝药物利加隆抑制脑胶质瘤细胞...
- 中央神经细胞瘤
- 21世纪高泌乳素血症
- 21世纪胶质瘤治疗指南
- 胶质瘤的自然史
- 植物营养素抗击脑肿瘤
-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会
- 作者:魏社鹏|发布时间:2013-06-20|浏览量:630次
( 一 ) 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的建议
建议下列高危人群应用阿司匹林 (75~100 mg/d) 进行一级预防 :
1. 患有高血压但血压控制满意 (<150/90 mmhg), 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上海东方医院神经外科魏社鹏
① 年龄在 50 岁以上。 ② 具有靶器官损害 , 包括血浆肌酐中度增高。 ③ 糖尿病。
2. 患有 2 型糖尿病,40 岁以上 , 同时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 :
① 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② 吸烟。 ③ 高血压。 ④ 超重与肥胖, 尤其腹型肥胖。 ⑤
白蛋白尿。 ⑥ 血脂异常。
3. 10 年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 ≥10% 的人群或合并下述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 :
① 血脂紊乱。 ② 吸烟。 ③ 肥胖。 ④≥50 岁。 ⑤ 早发 cvd 家族史 ( 男
<55 岁、女 <65 岁发病史 ) 。
( 二 ) 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建议
1. 适合于阿司匹林单药应用的情况
(1)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 建议口服阿司匹林 100 mg/d(75~150
mg/d), 长期应用。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过敏者 , 建议选用氯吡格雷 75 mg/d
作为替代治疗。
(2) 既往心肌梗死史 (st 段抬高和不抬高的 ami 后 ): 建议口服阿司匹林
100 mg/d(75~150 mg/d) 长期服用。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过敏者 ,
建议选用氯吡格雷 75 mg/d 作为替代治疗。
(3) 冠状动脉搭桥术 : 建议术前不必停用阿司匹林 , 术后 24 小时开始口服阿司匹林
100 mg/d(75~150 mg/d), 长期应用。
(4) 外周血管疾病 : 慢性肢体缺血患者无论是否接受介入治疗 ,
颈动脉狭窄患者无论是否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 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100 mg/d(75~150
mg/d) 。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过敏者 , 可选用氯吡格雷 75 mg/d 替代治疗。
(5)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 : 建议常规应用阿司匹林 100 mg/d(75~100
mg/d) 。
(6) 心房颤动 : 建议阿司匹林 300 mg/d,
用于非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的中低危患者或不宜应用华法林的高危患者。
(7) 瓣膜置换术后 : 所有置入机械瓣膜者 , 均应华法林治疗 , 推荐 inr
目标值为 2.5(2.0~3.0), 对同时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 ,
如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左房扩大、射血分数降低等 , 建议同时联合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75~100
mg/d 。瓣膜置换术患者必须停用华法林时 , 建议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和阿司匹林 75~100
mg/d 治疗。
2. 阿司匹林需要与其他抗血小板药联合应用的情况
(1)st 段抬高的 ami
不论是否接受 pci 治疗 , 均建议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初始剂量 150~300 mg/d,1~7 天后 100 mg/d(75~150
mg/d) 长期应用。氯吡格雷 300 mg 负荷量 , 然后 75 mg/d
。对非介入患者氯吡格雷至少服用一个月 , 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过敏者 ,
可用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对行介入治疗患者 , 建议氯吡格雷 75 mg/d 继续应用 9~12
个月。围术期必要时加用血小板 gp?b/?a 受体拮抗剂静滴。
(2) 非 st 段抬高的 ami
不论是否行介入治疗 , 均应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初始剂量 150~300
mg/d,1~7 天后 100 mg/d(75~150 mg/d) 长期应用。氯吡格雷 300
mg/d 负荷量 , 继之 75 mg/d, 建议服用 9~12 月 ; 对行介入治疗者 ,
必要时应用血小板 gp?b/?a 受体拮抗剂静滴。
(3) 择期 pci
建议阿司匹林口服 100~300 mg/d 预处理 2~3 d,; 若拟行支架置入术时 ,
术前 6~24 小时加用氯吡格雷 300 mg; 术后阿司匹林 100~300 mg/d
继续长期服用 ; 同时加用氯吡格雷 75 mg/d, 置入裸金属支架者至少 1 个月 ,
置入药物洗脱支架者至少 6 个月。
小 结
● 建议阿司匹林用于抗血小板治疗获益 / 风险比良好的所有临床情况。
● 现有证据支持阿司匹林长期治疗以预防中、高危患者 ( 如冠心病 10 年危险 ≥10%)
和已有血管事件病史的患者发生严重血管事件。
●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 不论 st 段是否抬高 ,均建议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 在需要即刻获得抗栓疗效的临床情况下 ( 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急性缺血性卒中 ) 需要给予150~300 mg 的负荷量以确保迅速彻底地抑制血栓烷 a2 依赖性血小板聚集。
● 建议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剂量为 100 mg/d(75~150 mg/d) 。
● 对合并胃肠道副作用的患者可以合并使用胃粘膜保护剂或者质子泵抑制剂。
● 关于 “ 阿司匹林抵抗 ”, 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和诊断方法 ,
尚无测定患者血小板功能以评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建议。
● 当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需要长期应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cox-2 抑制剂 )
时 , 应注意其可能存在的对心血管的影响。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