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睡眠障碍的原则
- 考试焦虑症的应对方法
- 《论孩子》------纪伯伦
- 一手求助 一手助人
- 元旦随想
- 你们是“直升机父母”吗?
- 服用抗抑郁焦虑药物为何不能饮酒...
- 请做我近旁的木棉树
- 当刺猬爱上鱼(转)
- 刺猬的爱情(转)
- 写在“世界睡眠日”的建议
- 怀孕期间如何使用精神科药物
- 洗手作羹汤
- 咨询理念
- 一个庸医的墓志铭
- 躁狂症的治疗
- 躁狂症的护理
- 你快乐吗?
- 看精神疾病为什么要做脑部检查和...
-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失眠
- 好男人,不需要用你的“中年危机...
- 放弃是一种智慧
- 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
- 来访者如何配合心理治疗?
- 夏威夷之夜
- 感慨
- 电影中的心理学
- 与《心理学史(第四版)》相遇
- 飞扬的青春,永恒的记忆
- 家有小宝贝
- 归来吧,游子
- 夫妻相处的艺术
- 我爱你,也爱包子馅
- 假如遇到“三季人”((摘自“演...
- 擦肩而过
-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 走在路上
- 神经衰弱
- 轮流作天使
- 睡眠卫生知识
- 不适当的睡眠习惯
- 认识抑郁症
- 孩子的问题不都是父母的错
- 让女人心满意足的那。。。
- 李维榕为Minuchin写的序
- 没有合不合适,只有珍惜不珍惜(...
- 我得了抑郁症,男朋友不理解还对...
- 大脑神经损伤十年了能恢复吗?
- 产后抑郁症怎么办?
- 我是不是有抑郁症了?
- 瑞美隆为什么用一段时间就失去作...
- 您能为我作出药物调整吗?
- 应对睡眠障碍的原则
- 癌症病人的心理治疗[张宜宏 施...
-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
- 负性情绪的宣泄
- 制怒20法
- 蓝丝袜(续)
- 蓝丝袜(原创)
- 恋爱可否速成,彼此的感觉最重要
- 振振有词
- 脸红
- 浪漫的代价(原创)
- 产后抑郁
- 黑色发作(焦虑症)
- 优等生变成问题少年
- 爱情vs亲情
- 宋人弦歌6
- 宋人弦歌5
- 宋人弦歌4
- 宋人弦歌3
- 宋人弦歌2
- 宋人弦歌1
- 我很重要
- 朋友的军师
- 认识躁狂症
- 作者:郭苏皖|发布时间:2011-12-22|浏览量:495次
一、躁狂症的临床表现:
躁狂状态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
1.心境高涨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郭苏皖
病人表现轻松、愉快、兴高采烈,洋洋自得,喜形于色的神态,好像人间从无烦恼事。心境高涨往往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感染力。病人常自称是“乐天派”、“高兴极了”、“生活充满阳光,绚丽多采”。
情绪反应可能不稳定、易激惹,可因细小琐事或意见遭驳斥,要求未满足而暴跳如雷,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但一会儿又表现若无其事、悠然自得。
有些病人躁狂期也可出现短暂心情不佳。
2.思维奔逸
联想过程明显加快,概念接踵而至,说话声大量多,滔滔不绝。因注意力分散,话题常随境转移,可出现观念飘忽,音联意联现象。病人常有“脑子开了窍”、“变聪明了”、“舌头跟思想赛跑”的体验。
3.自我评价过高
在心境高涨背景上,自我感觉良好。感到身体从未如此健康,精力从未如此充沛。才思敏捷,一目十行。往往过高评价自己的才智、地位、自命不凡,可出现夸大观念。
4.精神运动性兴奋
躁狂病人兴趣广,喜热闹、交往多,主动与人亲近,与不相识的人也一见如故。忙忙碌碌,不知疲劳。与人逗乐,爱管闲事,打抱不平。
病人常常高谈阔论、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给人以信口开河之感,凡事缺乏深思熟虑,往往有头无尾,缺乏成效;有时表现为挥霍无度,超出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乱购物、狂打电话等。
病人虽终日多说,多动,甚至声嘶力竭,却毫无倦意,精力显得异常旺盛。
5.躯体症状
躁狂患者因自我感觉良好故极少有躯体不适诉述,但经过仔细观察仍可发现病人常面色红润、双目有神,且有心率加快、便秘等交感神经功能兴奋症状;因体力过度消耗,多有体重减轻;有时有食欲和性欲增强,表现为行为轻浮,好接近异性。
另外,因睡眠需要减少,往往到深更半夜不想睡觉,不知疲倦,直接影响周围人的正常休息,这也会导致与周围人的关系恶化。
临床上少见单次发作躁狂症,而仅有躁狂反复发作的病例更罕见,因此,我们平时见到更多的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的临床特征,称为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或称为躁狂抑郁症。
总之,躁狂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一旦发现有上述典型的临床表现,应马上请专业人员介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躁狂症的治疗一般要以正规的药物治疗为主。
另外,该病容易复发,在预防复发中,药物与心理治疗同时应用有助于提高疗效,同时,必要的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的复发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如尽可能的为患者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尽量为其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解除或减轻过重的心理负担或压力等。
二、病程和预后
无论是单次躁狂发作,还是复发性躁狂症,大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好发季节为春末夏初。躁狂症的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当然也有的发病较早,在5~6岁发病,也有的发病较晚,在50岁以后,但90%以上的病例起病于50岁以前。
躁狂症的自然病程,一般认为持续数周到6个月,平均为3个月左右,有的病例只持续数天,个别病例可达10年以上。有人认为反复发作的躁狂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几乎相仿,多次发作后可成慢性,有少数患者残留轻度情感症状,社会功能也未完全恢复至病前水平。
现代治疗最终能使50%的患者完全恢复。有人认为在一生中只发作一次的病例仅占5%,但也有人认为可高达50%。在最初的3次发作,每次发作间歇期会越来越短,以后发作间歇期持续时间不再改变。对每次发作而言,显著和完全缓解率为70%一80%。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