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
- 老年人房颤诊治专家共识
- 成功PCI术后,我们应该做什么...
- 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是否都应该...
- 心脏瓣膜病性心力衰竭(杨水祥,...
- 心脏标志物即时检测(POCT)...
- 《2011 ESC妊娠期心血管...
- 室性早搏的再认识
- STEMI治疗的中国现状
- 心血管病人心理障碍特点及其治疗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
-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
- 缓慢性心律失常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 2011心肺复苏新概念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介入...
-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紧急临床处理
- 心律失常的中医治疗
- 慢性收缩性心衰的新概念、新指南
- 低血压
- 室性早搏诱发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慢性...
- 心律失常应该如何预防?
-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新证据和新指...
-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
- 心肺复苏最新进展
- 脑卒中的康复原则
- 主动脉瓣狭窄的诊治新进展
- 2010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
- 冠心病人的日常生活管理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
- 心律失常应该如何预防?
- 心房纤颤药物治疗新进展
- 降压治疗须把握两个“度”??解...
- 合理应用低分子肝素
- 硝酸酯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专家...
-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
- 胰岛素注射部位巧选
- 腔隙性脑梗死的分类及分层诊断
- 心脏瓣膜病性心力衰竭治疗策略
-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
-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
- “发现到治疗”??如何面对缩短...
- 冠心病患者冬春季节注意事项
- 静脉血栓栓塞预防和治疗的专家共...
-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慢性心...
- 施惠达和压氏达可互换吗?
- 高血压三年,现160/120,...
- 高压120 低压105 请问下...
-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 ACC/AHA颁布成人先天性心...
- 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 心房颤动患者手册
- 植入式动态心电图
- 什么人容易患冠心病?
- 心脏病的防治
- 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200...
- 高血压病的“五要五不要”
- 高脂血症的防治
- 老年人调脂治疗进展
- 作者:倪卫兵|发布时间:2011-06-26|浏览量:566次
老年人调脂治疗进展_河南省人民医院_|王丽霞|_
21世纪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中国老年人口正以年均约3%的速度增长,2005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将达到17%。老年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明显增加,≥60岁人群的患病率达28.3%,老年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血脂异常是老年人冠心病进展和再发冠脉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老年人血脂异常防治现状研究资料显示对老年人的高脂血症存在明显的治疗不足现象。 南通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倪卫兵
老年患者降脂治疗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在一级预防试验中WOSCOPS 、AFCAPS/TexCAPS、ASCOT-LLA 、CHS老年亚组分析中普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明显减少老年人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 。JUPITER研究结果表明瑞舒伐他汀可使胆固醇水平较低但高敏CRP)水平升高者发生卒中、心脏病及其他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大幅降低达50%,该研究不仅在将血脂干预从LDL-C延伸至LDL-C和CRP双靶点,进一步提供了他汀治疗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证据。4S研究结果表明:辛伐他汀可提高老年患者生存率,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冠心病事件。PROSPER研究结果在高危老年患者中,普伐他汀显著降低了冠脉事件的发生率。CCSPS研究结果表明:血脂康减少老年患者冠心病事件、降低总死亡率。在ACS老年患者强化降脂治疗的临床试验MIRACL 、 A to Z 、 PROVEIT-TIMI 22 结果表明:老年患者未从强化他汀治疗明显获益,大剂量组中断治疗多于安慰剂组,严重不良事件增加,肝酶升高发生率增加,横纹肌溶解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老年人的血脂异常往往有其特殊性,常患多种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退。易于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调脂治疗要积极谨慎,注重风险获益比。老年人血脂异常的治疗遵循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根据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及个体特点选择调脂药物,鼓励具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对ACS等极高危患者应进行积极降脂治疗,尽快使血脂达标。
他汀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肝损害,AST升高>3倍正常上限的发生率约0.5%~2%,多在用药后的3月内,多与剂量或药物相互作用相关,AST升高若<正常上限的3倍,减少他汀的剂量;>正常上限的3倍应停药。肌损害:肌痛或乏力,不伴CPK增高;肌炎:肌痛或乏力伴CPK增高;横纹肌溶解:肌痛或乏力等肌肉症状伴有CPK显著增高(>正常上限10倍)、肌酐升高,常有尿色变深及肌红蛋白尿,可引起急性肾衰竭。同时也要注意老年人肌无力、肌痛等症状需与老年性骨关节和肌肉疾病鉴别,需要根据肌酶的变化确定诊断,肌酶轻至中度升高,无肌肉症状也不能排除他汀的不良反应,应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肌酶升高,如创伤、剧烈运动、甲状腺功能低下、感染、原发性肌肉病变等。
总之老年患者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需要尽早、有效调脂,饮食和运动是控制老年血脂异常的基础方法,鉴于高龄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积极稳妥地选择降脂药物,提倡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目的。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