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诊治
-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 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危害
-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肾动脉狭窄导致的顽固性高血压
- 一站式 复合手术室--血管外科...
- 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分类
- 何为Leriche综合征
- 有关血管损伤的介绍
-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 转:老年人要防治下肢动脉硬化
- 卧床与深静脉血栓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及内漏问题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目前...
- 下肢动脉硬化的专科分级
-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分级
-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 冠心病与下肢动脉硬化
- 糖尿病患者出现足痛要及时就诊-...
- 主动脉夹层--急性胸痛的重要病...
-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选择
- 经济舱综合征
- 慎重对待腔静脉滤器
- 深静脉血栓高发诱因-妊娠
- 静脉曲张的治疗时机
- 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注意事项
- 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诊治
- 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危害
- 主动脉夹层 最危险的生命杀手
- 糖尿病足的治疗和护理
- 了解糖尿病足
- 血液透析建立血液通路常见问题
- 下肢动脉硬化常见症状和防治
- 如何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狭窄
- 颈动脉硬化狭窄的临床检查
- 颈动脉狭窄的早期信号和症状
- 主动脉夹层的防治
- 腹主动脉瘤的发病及治疗
- 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和随访
- 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布加综合...
- 下肢血管性溃疡的类别和治疗
-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诊断和处...
- 胸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相关并发症...
- 上肢动脉缺血血运重建
- 作者:乔彤|发布时间:2011-01-30|浏览量:607次
【摘 要】 目的 探讨上肢动脉缺血的病因、血运重建方法及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处理。 方法 2003 年3 月-2008 年2 月,收治72 例上肢动脉缺血患者。男44 例,女28 例;年龄19 ~ 90 岁,中位年龄63 岁。病程1 h ~ 2 年。患者均有上肢发凉、麻木、疼痛等缺血表现。综合分析病因、病情,分别予取栓、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内膜剥脱、补片成形、自体静脉转流或移植、动静脉瘘缩窄或结扎等处理重建血运。 结果 60 例(83.3%)术后血运恢复良好;6 例(8.3%)出现再栓塞;4 例(5.6%)缺血时间较长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肌肉挛缩;2 例(2.8%)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共截肢2 例(2.8%)。1 例于术后3 d 因过度抗凝治疗死于脑溢血(1.4%)。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 ~ 6 年,平均52 个月。4 例患者复发,接受再次治疗后好转;余患者情况良好:皮温及肤色正常,桡、尺动脉均可触及,指端血氧饱和度均> 90%,彩色超声多普勒示上肢动脉血流通畅。 结论 术前明确上肢动脉缺血病因,及早诊断并尽快予针对性血运重建术是治疗上肢动脉缺血的关键。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