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严匡华主任医师
-
医院: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血液科
-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尼兹诺夫综合...
- 胎儿因孕妇吸二手烟成无脑儿
- PP粉(高锰酸钾)
- 腹腔内出血 别忘记腹卒中
- 卟啉病
-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新突变基因“现...
- 长期用激素 小心白内障
- 骨髓纤维化(MF)的分期
- 110天婴儿感染西里伯瑞列绦虫
- 诊断轮状病毒感染实为肠破裂
-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
- 卟啉病
-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 不可轻视海洋创伤弧菌感染
- 用肝素须警惕血小板减少症
- 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肺癌
- 吸血鬼之症——卟啉症
- 亲密接触当心患接吻病
-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新突变基因“现...
- 卟啉病的诊断和治疗
- 消化道出血还有“第六种”原因
- 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
- 苯中毒
- 别把茎突综合征当咽炎
- 忽视粪检 钩虫病患者被误诊
- 治单纯性过敏性紫癜选甘利欣
- 地中海贫血的诊治
- 蕈样真菌病(MF)简介
- 作者:严匡华|发布时间:2014-11-04|浏览量:997次
蕈样真菌病(MF)又称为蕈样肉芽肿或Alibert-Bazin综合征,属原发于皮肤的最常见的T细胞淋巴瘤,以亲表皮性为特征。低度恶性,慢性病程,后期侵犯淋巴结并逐渐侵犯内脏器官。
一、临床表现
根据皮疹发生时间,病情发展过程,临床上可分为红斑期、斑块期和肿瘤期。
本病一般青壮年发病,早期常见为散在的红斑鳞屑性斑片,无浸润,边缘清楚而不规则,皮损颜色红色、紫色、棕褐色,可有异色性损害。冬季干燥明显,细碎脱屑。皮疹数月或更长时间不消退。自觉无明显不适或有显著瘙痒。红斑期损害可持续8年或更久。与慢性湿疹类似。
斑块期,部分红斑期患者皮疹中出现浸润小丘疹或不规则形斑块,边缘清楚。其中央或边缘可自行消退,形成环状或弧形皮损,消退时常呈皮肤异色病的表现。
肿瘤期,部分斑块期患者,发生为圆形或不规则形隆起肿物,像蘑菇状,褐红色,可破溃,伴有疼痛,肿瘤常见于面、背及四肢近端。可同时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发热等。部分患者发生红皮病样损害。
二、组织病理
1、红斑期若见亲表皮现象,高度提示为蕈样肉芽肿。即出现单个核细胞散在表皮内聚集,典型者称Pautrier微脓疡。海绵水肿轻微。在真皮乳头层血管周围和局灶性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2、斑块期除亲表皮性外,真皮浅层单一核细胞呈带状浸润细胞,可见MF细胞,既呈圆形较大细胞,胞质丰富,核大、深染,外形呈脑回状。
3、肿瘤期真皮全层及皮下组织弥漫致密淋巴样细胞浸润,并可出现溃疡和破坏附属器,浸润细胞中MF细胞比例很高,常见核丝分裂。
三、诊断
关键是早期诊断,根据慢性红斑鳞屑性损害,或结节、斑块性损害,损害长期不消退,组织学有典型向表皮性,真皮内有带状或弥漫淋巴样细胞浸润,有MF细胞,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以确诊。
四、鉴别诊断
1、副银屑病初起为单个或数个红色,有少许鳞屑的斑片,皮损大小不等,境界清楚,轻度浸润,圆形或椭圆形。散在分布于躯干及四肢近端,一般无自觉症状。组织病理无亲表皮现象,无异型细胞。
2、淋巴瘤样丘疹病慢性复发性丘疹、结节,常有坏死或溃疡。组织病理示可有向表皮性,真皮内楔形浸润,主要为混合性细胞浸润,部分细胞有异形性。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