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门螺杆菌会引起小儿消化性溃疡...
- Hp感染的发生及传播途径:一种...
- 不同人群均可由锻炼获益
- 高血压一定要服药治疗吗?
- 胃癌的危险因素
- 胃肠疾病的饮食原则
- 预防代谢综合征
- 幽门螺杆菌--胃癌一级预防靶点
-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易患胃特定肿瘤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聚集现象
- 吸烟增加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 吸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加胃癌发...
- 我国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
- 患者留言纪录(三)
- 患者留言纪录(一)
- 患者留言纪录(二)
- 消化性溃疡患者剧烈腹痛时能服用...
- 癌症患者的营养治疗
- 关于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萎缩...
- 慢性胃炎的营养治疗
- 哪些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不宜长...
- 如何避免Hp耐药菌株的产生
- 什么是质子泵抑制剂?
- 门诊病例10-恶心、纳差、咽部...
- 门诊病例9-口腔异味与幽门螺杆...
- 门诊病例8-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 门诊病例7-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
- 门诊病例6-上腹痛伴消瘦
- 门诊病例4-老年患者纳差、消瘦
- 门诊病例5-玫瑰痤疮与幽门螺杆...
- 门诊病例3-高龄老年患者腹胀、...
- 门诊病例2-乏力、贫血、浮肿
- 门诊病例1-儿童先天性黄疸
- 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
- 中国的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原因
-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概述
- 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非侵入性检测...
- 幽门螺杆菌与胃肠外疾病
-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
- 幽门螺杆菌与上胃肠道疾病关系的...
- 幽门螺杆菌与上胃肠道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上胃肠道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功能性消化不良
-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
- 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
- 一例6岁十二指肠溃疡患儿感染幽...
-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应当检测和根除...
- 抗Hp治疗可抑制肝胆管结石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二)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一)
- 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否有助于血脂与CRP恢复正常
- 作者:成虹|发布时间:2012-03-06|浏览量:702次
文摘: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否有助于血脂与CRP恢复正常
Kanbay M, Gur G, Yucel M, et al. DIG. DIS. SCI. 2005, 50: 1228-123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是否具有相关性目前还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在于确定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影响血清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共有78例粪便抗原检测阳性患者进入本研究。治疗方案采用奥美拉唑40mg/d、阿莫西林2g/d及克拉霉素1g/d,疗程为14天。分别于基线期及治疗8周后检测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及CRP水平。根据8周后患者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幽门螺杆菌根除组,B组为未根除组。A、B两组分别为57例和21例患者。A组包括32例女性和25例男性,年龄范围35岁~59岁。B组包括13例女性和8例男性,年龄范围为32岁~61岁。两组LDL、TC和TG水平无明显差异。B组患者患者血清CRP和HDL水平在治疗前后没有变化,但A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明显降低,HDL明显升高(P<0.05)。我们的结论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影响脂代谢,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冠心病发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成虹
信息来源:幽门螺杆菌专业信息网 作者:摘自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 原稿发布日期:2005年
Kanbay M, Gur G, Yucel M, et al. DIG. DIS. SCI. 2005, 50: 1228-123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是否具有相关性目前还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在于确定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影响血清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共有78例粪便抗原检测阳性患者进入本研究。治疗方案采用奥美拉唑40mg/d、阿莫西林2g/d及克拉霉素1g/d,疗程为14天。分别于基线期及治疗8周后检测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及CRP水平。根据8周后患者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幽门螺杆菌根除组,B组为未根除组。A、B两组分别为57例和21例患者。A组包括32例女性和25例男性,年龄范围35岁~59岁。B组包括13例女性和8例男性,年龄范围为32岁~61岁。两组LDL、TC和TG水平无明显差异。B组患者患者血清CRP和HDL水平在治疗前后没有变化,但A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明显降低,HDL明显升高(P<0.05)。我们的结论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影响脂代谢,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冠心病发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成虹
信息来源:幽门螺杆菌专业信息网 作者:摘自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 原稿发布日期:2005年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