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门螺杆菌会引起小儿消化性溃疡...
- Hp感染的发生及传播途径:一种...
- 不同人群均可由锻炼获益
- 高血压一定要服药治疗吗?
- 胃癌的危险因素
- 胃肠疾病的饮食原则
- 预防代谢综合征
- 幽门螺杆菌--胃癌一级预防靶点
-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易患胃特定肿瘤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聚集现象
- 吸烟增加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 吸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加胃癌发...
- 我国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
- 患者留言纪录(三)
- 患者留言纪录(一)
- 患者留言纪录(二)
- 消化性溃疡患者剧烈腹痛时能服用...
- 癌症患者的营养治疗
- 关于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萎缩...
- 慢性胃炎的营养治疗
- 哪些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不宜长...
- 什么是质子泵抑制剂?
- 门诊病例10-恶心、纳差、咽部...
- 门诊病例9-口腔异味与幽门螺杆...
- 门诊病例8-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 门诊病例7-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
- 门诊病例6-上腹痛伴消瘦
- 门诊病例4-老年患者纳差、消瘦
- 门诊病例5-玫瑰痤疮与幽门螺杆...
- 门诊病例3-高龄老年患者腹胀、...
- 门诊病例2-乏力、贫血、浮肿
- 门诊病例1-儿童先天性黄疸
- 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
- 中国的幽门螺杆菌研究
- 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原因
-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概述
- 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非侵入性检测...
- 幽门螺杆菌与胃肠外疾病
-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
- 幽门螺杆菌与上胃肠道疾病关系的...
- 幽门螺杆菌与上胃肠道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上胃肠道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与功能性消化不良
-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
- 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
- 一例6岁十二指肠溃疡患儿感染幽...
-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应当检测和根除...
- 抗Hp治疗可抑制肝胆管结石
- 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否有助于血脂与...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二)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一)
- 如何避免Hp耐药菌株的产生
- 作者:成虹|发布时间:2012-03-09|浏览量:997次
Hp耐药菌株的产生明显降低了根除治疗的疗效,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因此对于Hp阳性的患者,在初次给予治疗时即应力争达到根除的效果,尽量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为了减少Hp耐药菌株的产生,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1.采取联合用药,避免使用单一抗生素治疗。任何一种抗生素的单独使用都很难达到根除效果,并且容易使Hp产生继发性耐药。抗生素与铋制剂或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应用不仅能减少Hp耐药菌株的产生,而且还能增加抗生素的活性以及抗生素在胃内的药物浓度。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由于在胃内受胃酸影响较大,在选用时应尽量与PPI合用。而当选择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三联方案时,META分析表明选择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BC)比选择PPI会获得更高的Hp根除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成虹
2.避免使用对Hp耐药的抗生素。当Hp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时,应在治疗中避免使用这类抗生素,否则将严重影响Hp的根除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如能够做药物敏感试验,将有利于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尤其是对那些曾用过不规范治疗的患者或者曾经正规治疗而根除失败的患者。如果患者既往根除治疗中曾经用过甲硝唑或者克拉霉素,由于这两种抗生素容易产生继发性耐药,再次治疗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如需要使用应当适当加大PPI或抗生素的用量,或者基于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使用。由于目前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逐年增加,国际上推荐可以考虑采用呋喃唑酮来替代甲硝唑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以提高首次治疗的根除率。另外,氟喹诺酮类药物在Hp根除治疗中的应用近年也日益受到重视,当患者首次或者多次治疗失败时可以考虑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治疗;而对于反复治疗失败的患者,由于其可能已经对包括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内的多种抗生素同时耐要,因此如果能够基于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来选择这类药物,将会得到更好的疗效。
3.治疗规范化,按照正规方案治疗。普及和推广正规的治疗方案,让所有患者都能够得到规范化的治疗。选择PPI加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而尽量避免首次治疗时合用克拉霉素及硝基咪唑类抗生素,以提高首次治疗的根除率。
4.对于连续治疗失败者建议间隔3-6个月之后再行Hp根除治疗,因反复治疗后会使Hp发生球形变而对抗生素越来越不敏感
5.寻找新的不易产生耐药的抗生素。氨基乙酸是一种简单的氨基酸,它是一些细菌的代谢产物,过量的氨基乙酸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因此其被作为一种低毒性的非特异性抗菌剂而用于动物。体外研究表明,氨基乙酸对Hp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而且其对耐克拉酶素Hp同样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抗Hp药物。另外一种新的广谱抗生素rifaximin,其可在胃肠道内浓聚,体外实验表明其具有很高的抗Hp活性,也有望成为新的抗Hp药物。
6.努力研制和开发Hp疫苗,让Hp感染的防治变成现实。免疫接种是在大规模人群中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经典和有效的方法,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致力于Hp疫苗的研究,有些研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如将来能够研制出可用于人类的高效无毒的Hp疫苗,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可以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并能够对已产生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有效。
信息来源:幽门螺杆菌专业信息网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成虹 原稿发布日期:2006年6月
1.采取联合用药,避免使用单一抗生素治疗。任何一种抗生素的单独使用都很难达到根除效果,并且容易使Hp产生继发性耐药。抗生素与铋制剂或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应用不仅能减少Hp耐药菌株的产生,而且还能增加抗生素的活性以及抗生素在胃内的药物浓度。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由于在胃内受胃酸影响较大,在选用时应尽量与PPI合用。而当选择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三联方案时,META分析表明选择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BC)比选择PPI会获得更高的Hp根除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成虹
2.避免使用对Hp耐药的抗生素。当Hp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时,应在治疗中避免使用这类抗生素,否则将严重影响Hp的根除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如能够做药物敏感试验,将有利于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尤其是对那些曾用过不规范治疗的患者或者曾经正规治疗而根除失败的患者。如果患者既往根除治疗中曾经用过甲硝唑或者克拉霉素,由于这两种抗生素容易产生继发性耐药,再次治疗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如需要使用应当适当加大PPI或抗生素的用量,或者基于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使用。由于目前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逐年增加,国际上推荐可以考虑采用呋喃唑酮来替代甲硝唑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以提高首次治疗的根除率。另外,氟喹诺酮类药物在Hp根除治疗中的应用近年也日益受到重视,当患者首次或者多次治疗失败时可以考虑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治疗;而对于反复治疗失败的患者,由于其可能已经对包括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内的多种抗生素同时耐要,因此如果能够基于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来选择这类药物,将会得到更好的疗效。
3.治疗规范化,按照正规方案治疗。普及和推广正规的治疗方案,让所有患者都能够得到规范化的治疗。选择PPI加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而尽量避免首次治疗时合用克拉霉素及硝基咪唑类抗生素,以提高首次治疗的根除率。
4.对于连续治疗失败者建议间隔3-6个月之后再行Hp根除治疗,因反复治疗后会使Hp发生球形变而对抗生素越来越不敏感
5.寻找新的不易产生耐药的抗生素。氨基乙酸是一种简单的氨基酸,它是一些细菌的代谢产物,过量的氨基乙酸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因此其被作为一种低毒性的非特异性抗菌剂而用于动物。体外研究表明,氨基乙酸对Hp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而且其对耐克拉酶素Hp同样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抗Hp药物。另外一种新的广谱抗生素rifaximin,其可在胃肠道内浓聚,体外实验表明其具有很高的抗Hp活性,也有望成为新的抗Hp药物。
6.努力研制和开发Hp疫苗,让Hp感染的防治变成现实。免疫接种是在大规模人群中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经典和有效的方法,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致力于Hp疫苗的研究,有些研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如将来能够研制出可用于人类的高效无毒的Hp疫苗,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可以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并能够对已产生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有效。
信息来源:幽门螺杆菌专业信息网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成虹 原稿发布日期:2006年6月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