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髓炎
- 脑面血管瘤病
- 肠炎
- 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
- 肺吸虫病
- 结核性脑膜炎
- 霍乱的基础知识
- 低钠血症
- 甲基丙二酸血症
- 感觉性共济失调
- 低颅压综合症
- 化脓性脑膜炎
- 隐球菌性脑膜炎
- 郑州大学一附院儿科重症及神经研...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
- 脑瘫
- 格林巴利(分型)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
- 头痛
- 热烈庆祝郑州大学一附院新门诊楼...
- 多发性硬化症
- 抽动症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 脑干脑炎
- 脊肌萎缩症
- 发作性睡病
- 面神经炎
- 结核性脑膜炎
- 病毒性脑炎
- 重症肌无力
- 热烈庆祝郑州大学一附院小儿神经...
- 肺吸虫病
- 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
- 出生时头左侧有一淋巴结,现在三...
- 脑面血管瘤病
- 头晕
- 急性再障
- 格林巴利综合征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
- 小儿智力低下
- 怎样面对多动症的孩子
- 抗癫痫药的合理应用
- 儿童头痛诊断与治疗
- 21?三 体 综 合 征
- 婴儿肝炎综合征
- 肠炎
- 苯病酮尿症
- 鹅口疮
- 小儿退热药物概述
- 小儿感冒的用药和处理原则
- 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 发热的判断
- 毒鼠强中毒
- 作者:田培超|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1226次
毒鼠强, 化学名为四亚甲基二砜四氨,是一种无味、无臭、有剧毒的粉状物,毒性极强
又名没鼠命,四二四,三步倒,闻到死,化学名:四亚甲基二砜四胺
英文名:tetramine; tetramethylene disulfotetramine
化学式:c4h8n4o4s2郑州大学一附院小儿内科田培超
化学物理性质
四亚甲基二砜四胺(tets, dsta)是一种无味、无臭、有剧毒的粉状有机化合物。熔点250~254℃。沸点高于摄氏270度。在水中溶解度:约0.25mg/ml; 微溶于丙酮; 不溶于甲醇和乙醇。在稀的酸和碱中稳定(浓度至0.1n)。在255~260℃分解,但在持续沸水溶液中分解。加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烟。可经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不易经完整的皮肤吸收。它是一种磺胺衍生物,主要用途是杀鼠剂。化学式是c4h8n4o4s2,化学名是2,6-二硫朵-1,3,5,7-四氮杂二环[3,3,1,1(3,7)]癸烷-2,2,6,6-四氧化物或2,6-二硫杂-1,3,5,7-四氮杂金刚烷-2,2,6,6-四氧化物。易溶于苯、乙酸乙酯,tets微溶于水、二甲基亚砜(dmso),不溶于甲醇和乙醇。受丙酮晶体化时结成立方晶体。毒性
tets作为一种神经毒素能引起致命性的抽搐,效果与印防己毒素相似,是最危险的杀鼠剂之一。tets的毒性比氰化钾强100倍,它是可能比士的宁更强烈的痉挛剂。它是一种γ-氨基丁酸(gaba)的拮抗物,与神经元gaba受体形成不可逆转的结合,使氯通道和神经元丧失功能,且尚未有确认的解毒剂。人类的致命剂量被认为是7至10毫克。诊断中毒使用气相层析,而治疗主要是支持性质的,使用大剂量的苯二氮䓬类药物和吡哆醇。tets会遗留在被毒害的牲畜体内,而食用这些动物的肉
毒理学介绍 哺乳动物口服的ld50(半数致死剂量) 为0.10mg/kg。
大鼠经口ld50 为0.1~0.3mg/kg。小鼠经口mld为0.2mg/kg; 经皮下的mld为0.1mg/kg。
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干有兴奋作用,主要引起抽搐。本品对γ-氨基丁酸有拮抗作用,主要是由于阻断γ-氨基丁酸受体所致,此作用为可逆性的。
临床表现
动物中毒后兴奋跳动、惊叫、痉挛。四肢僵直。目前多数中毒案例为口服中毒。
轻度中毒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
重度中毒表现突然晕倒,癫痫样大发作,发作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脑电图显示不同程度异常,病情好转后可恢复正常。
治疗
口服中毒患者应立即催吐、洗胃、导泻。
生产性中毒应立即脱离现场
对症及支持治疗,抽搐时应用苯巴比妥、安定等止痉。具体治疗见: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脑病的治疗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