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PCNSL-SG1 研究中...
- 肿瘤负荷大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在...
- 首项比较R-CHOP与标准CH...
- 局限期滤泡性淋巴瘤:放疗可治愈...
- 评估单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
- 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定...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 中期18FDG-PET/CT检...
- 初诊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
- 美国晚期滤泡性淋巴瘤患者观察等...
- 血浆病毒DNA作为评估EB病毒...
- R-CHOP14 与 R-CH...
- 预防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中枢复...
- 首项比较R-CHOP与标准CH...
- 降低对早期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的治...
- 接受R-CHOP 治疗的弥漫大...
- 比较大剂量氨甲蝶呤化疗加与不加...
- 滤泡淋巴瘤化疗后需要美罗华维持...
- 8年抗癌的老患者
- 61岁~80岁 老年弥漫大B淋...
- 部分常见肿瘤与相关的组织分子病...
- 胃癌辅助治疗:现状及未来
- 鼻咽部大出血1
- 肿瘤病人怎么吃?转载
- 化疗患者如何计算下次入院时间?
- 上腔静脉综合症
- 滤泡性淋巴瘤的WHO分级诊断标...
- 放化疗骨髓抑制的机制及治疗
- DLBCL的4种特殊临床亚型
- 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
- 鼻咽癌
- 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标FLI...
- 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 中国版淋巴瘤诊疗指南巡讲内容
- 国际淋巴瘤年会报道:探索T细胞...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治)临床...
- 肿瘤学常识(八)
- 肿瘤学常识(七)
- 肿瘤学常识(六)
- 肿瘤学常识(五)
- 肿瘤学基本常识(四)
- 肿瘤学基本常识(三)
- 肿瘤学基本常识(二)
- 肿瘤基本常识(?)
- 放疗的常见副反应及处理
- 我国每年新发淋巴瘤患者5万人 ...
-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
- 2011年NCCN老年肿瘤指南...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国际预后指标...
- 淋巴瘤患者治疗前明确诊断和分期...
- 淋巴瘤患者特殊的B症状
- 恶性淋巴瘤分类
- 淋巴瘤患者治疗前为何要进行骨穿和骨髓活检?
- 作者:刘红利|发布时间:2012-02-22|浏览量:556次
骨髓是恶性淋巴瘤浸润的常见部位。骨髓切片检查被认为是评估淋巴瘤细胞 (LC)骨髓浸润 (BMI)的金标准。骨髓有无受侵,其治疗方案是有区别的。因此,治疗前,通常要建议患者进行骨穿和骨髓活检。
1.骨髓检查的主要临床应用
(1)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骨髓象检验对各种类型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戈谢病、尼曼-匹克病、海蓝色组织细胞增生症、多发性骨髓瘤,也常通过复查骨髓象来评价疗效或判断预后。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刘红利
(2)协助诊断某些疾病 如各种恶性肿瘤的骨髓转移、淋巴瘤的骨髓浸润、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性疾病、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率 利用骨髓液检验疟原虫、黑热病原虫、红斑狼疮细胞及细菌培养、染色体培养、干细胞培养等,皆可提高阳性率。
2.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 ①外周血细胞成份及形态异常,如一系、二系或三系细胞的增多和减少;外周血中出现原始、幼稚细胞等异常细胞。②不明原因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③骨痛、骨质破坏、肾功能异常、黄疸、紫癜、血沉明显增加等。④化疗后的疗效观察。⑤其他;骨髓活检、造血祖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微生物及寄生虫学检查(如伤寒、疟疾)等。
(2)禁忌症 由于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晚期妊娠的孕妇做骨髓穿刺术应慎重。
3.骨髓标本的采集 骨髓标本大部分采用穿刺法吸取。骨髓穿刺部位选择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骨髓腔中红骨髓丰富;②穿刺部位应浅表、易定位;③应避开重要脏器。临床上常用的穿刺部位包括胸骨、棘突、髂骨、胫骨等处。髂骨后上棘此处骨皮质薄,骨髓腔大,进针容易,骨髓液丰富,被血液稀释的可能性小,故为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
4.骨髓涂片检查
(1)普通光镜低倍镜检验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估计巨核细胞系统增生情况;观察涂片边缘、尾部、骨髓小粒周围,有无体积较大或成堆分布的异常细胞
(2)油镜 选择满意的片膜段,观察200~500个细胞,按细胞的种类、发育阶段分别计算,并计算它们各自的百分率;仔细观察各系统的增生程度和各阶段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5.骨髓象检查的注意事项 确认细胞不能单凭一、两个特点下结论,应综合细胞大小、核质比例、核的形状、染色质结构、核仁、胞质着色和颗粒等条件全面分析判断;个系统的原始细胞虽各有特征,但极相似,甚难鉴别,除应做相应的细胞化学染色协助区别外,也可根据伴随出现的幼稚细胞或成熟细胞,推测原始细胞的归属;介于两个阶段之间的细胞,不论其来源如何,应统一按成熟方向的下一阶段计算;在特殊情况下,光学显微镜下各别介于两个系统之间的细胞,甚难鉴别。如介于浆细胞与幼稚红细胞之间的细胞,可归于红细胞。介于淋巴细胞与红细胞之间的细胞亦归为红细胞;若确诊为浆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或红白血病时,则应将这些细胞随确诊而划分其归属;实在难以确定类型的细胞,可列为“分类不明细胞”。应通过细胞化学染色、骨髓病理、电镜或集体读片等方法弄清楚类别,或作形态描述记录、照像记录、动态观察,以待进一步明确。
5.骨髓象的分析与报告 包括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比例、粒系统细胞改变、红系统细胞改变、巨核系统细胞改变、淋巴系统细胞改变、单核系统细胞改变和其他血细胞改变。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