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谢晶日副主任医师
-
医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
肝脾胃病科
- 大医精诚铸名科 悬壶济世福万家
-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防治
- 脂肪肝饮食原则
- 巧 用 蜂 蜜
- 幽门螺杆菌患者的注意事项和饮食...
-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
-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宜忌
- 慢性胆囊炎患者饮食要点
- 浅谈情志与脂肪肝的关系
- 预防乙肝从学习乙肝知识做起
- 胃炎患者能喝牛奶吗?
- 如何认识溃疡性结肠炎
- 特色治疗显奇效 治病还是中医好
- 一代名师 教书育人
- 慢性乙型肝炎案
- 肝硬化医案
- 溃疡性结肠炎医案
- 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 儿童全结肠重症溃疡性结肠炎医案
- 谢晶日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黑龙江省名中医谢晶日教授介绍
- 中医外治法简介
- “一口气”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 “痞满”证治显精妙??中医药治...
- 预防消化疾病切勿暴饮暴食
- 慢性乙型肝炎应积极干预 中医药治疗有独特优势
- 作者:谢晶日|发布时间:2011-07-20|浏览量:1044次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2.8亿,而我国 约占1.3亿,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称之为乙型肝炎。据统计,目前我国有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谢晶日
一、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几种类型:
1、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如果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仅仅是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不论是“大三阳”或是“小三阳”.也不论HBV-DNA阳性或阴性,均称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如果没有肝组织学检查的证据,要进行长期的、动态的观察,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有的人虽然没有症状,甚至肝功能也正常,但是肝脏存在慢性炎症,如果不治疗,最终可以发展为肝硬化,这些人其实不是真正的携带者。
2、急性乙肝:病程在半年内称急性乙肝,一般起病较急,有轻重不等的症状,多数人表面抗原多在半年内消失,少数可变成慢性乙肝。
3、慢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称慢性乙肝,可有轻重不同的症状,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如果没有乙肝病史,也没有近期的化验结果,首次发病有时很难判断是急性乙肝还是慢性乙肝。
4、重型乙肝:病情发展迅猛,症状很重,如不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
1.病毒复制不断损害肝脏 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过程中机体需要反复清除乙肝病毒,如此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由于免疫功能低,病毒无法清除,肝组织反复受损,反复修复,肝脏产生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如果治疗不及时,约20%左右的人出现肝硬化。
2.常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随着病情进展,肝脏代偿能力逐渐变差,一旦出现肝炎活动,就极易出现黄疸、腹水、出血、昏迷、尿少等严重后果。乙肝病毒携带者中,50%-75%的人有活动性病毒复制的慢性乙肝,估计5年中从慢性乙肝进展为肝硬化的发生率为2%-20%;从代偿性肝硬化到肝脏失代偿为20%-23%;从代偿性肝硬化到肝癌为6%-15%。
3.合并其他疾病 慢性乙肝在全身各个系统均可发生并发症,常见的有:肝源性糖尿病、脂肪肝、慢性乙肝后高胆红素血症等。
4.加重心理负担 慢性乙肝会对患者的升学、就业、入伍、婚嫁造成影响,还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三、慢性乙肝的干预和治疗
慢性乙肝的治疗强调:三分药治,七分调理。要做到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及意志,精神要愉快,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合理安排饮食,不宜过度营养引起肥胖。
1.慢性乙肝的用药原则 用药不要过多过杂,用药过多过杂能增加肝脏负担,反而对肝病不利。需要根据慢性乙肝病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应用抗病毒药物、调整免疫功能的药物、保护肝细胞的药物,还可以根据辨证施治服用中药方剂。用药过程中不应忽视休息、营养和饮食。
2.积极抗病毒治疗 大量的临床事实证明,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经过系统正规的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复制停止后,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可以成功的阻止慢性乙肝进展到肝硬化,可以极大地降低乙肝病人恶变成原发性肝癌的风险,极大限度的改善了慢性乙肝的预后。
四、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
1.多靶位的作用 包括改善症状、肝功能,调整患者的免疫功能,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以及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等。因此中医药治疗可收到“一石多鸟”的作用。
2.弥补西药抗病毒的不足 西医认为不宜或治疗失败的乙肝患者,如免疫耐受期的病毒携带者,抗病毒药治疗失败者或严重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等,采用中医药治疗能收到良好效果。中医药抗病毒很少出现耐药现象,尤其在中西药结合后抗病毒作用更为显著。
3.辨证论治更有针对性 中医的精髓就是辨证论治,这是中医药的最大优势之一。一人一方,一把钥匙开启一把相应的锁,为每一位患者“开小灶”,针对性就更强。可以这样说,古老的中医具备“个体化治疗”这一最先进的治疗理念。
4.标本兼治不反弹 中医药并不仅仅以降酶、退黄为目标,而是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病因病机采用疏肝健脾、清热化湿等治疗以治病求本,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还增强了体质,提高了免疫力,远期疗效更好,不易反弹和复发。
5.毒副作用少 中药都是天然动植物药材,出了少数几种不常用的药物以外,基本都没有不良毒副作用,只要组方合理,辨证准确,长期应用也不会有不良作用,特别适合慢性乙肝的调理。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脾胃肠科在防治肝病的研究中历经40余年的历史,尤其是谢晶日教授在历经三十余年肝病的防治与研究中总结了一整套独到的经验,从抗病毒、免疫调整、抗肝纤维化等联合调治达到了显著疗效,是病人的有效率、治愈率和生存期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五、验案示例
患者高某,男,46岁,吉林省扶余县人,乙肝“大三阳”病史10余年,曾到长春、北京等多家著名大型医院求治,最初应用过“干扰素”治疗,但是很快出现造血系统的副作用,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降低而不得不停药,此后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贺普丁”,由于病毒耐药无效后又换用“阿德福韦酯”,虽然病毒得到抑制,乙肝DNA检测由107降至105,但随后3个月病毒数量一直未能继续降低,转氨酶始终处于80u/L左右,由于长期肝脏慢性受损,病情处于肝硬化边缘,病人为了治病四处奔波,不仅不能正常工作,心理负担也非常沉重。2010年秋,患者慕名来到我院肝脾胃肠科就诊,求治于肝脾胃肠病专家、省名中医谢晶日教授,经谢晶日教授明确诊断后,在治疗乙肝经验方“肝病1号”基础上,予以中医辩证加减变化,调治3个月后不仅病毒已经检测不出,转氨酶恢复正常,而且乙肝“大三阳”也转成了“小二阳”,疗效非常显著,患者欣喜万分,满意而归,并把自己几位患有乙肝的亲属都介绍前来就诊,现疗效都非常理想。
(信息提供:肝脾胃肠科)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