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谢晶日副主任医师
-
医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
肝脾胃病科
- 大医精诚铸名科 悬壶济世福万家
-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防治
- 脂肪肝饮食原则
- 巧 用 蜂 蜜
- 幽门螺杆菌患者的注意事项和饮食...
-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
-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宜忌
- 慢性胆囊炎患者饮食要点
- 预防乙肝从学习乙肝知识做起
- 胃炎患者能喝牛奶吗?
- 如何认识溃疡性结肠炎
- 慢性乙型肝炎应积极干预 中医药...
- 特色治疗显奇效 治病还是中医好
- 一代名师 教书育人
- 慢性乙型肝炎案
- 肝硬化医案
- 溃疡性结肠炎医案
- 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 儿童全结肠重症溃疡性结肠炎医案
- 谢晶日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黑龙江省名中医谢晶日教授介绍
- 中医外治法简介
- “一口气”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 “痞满”证治显精妙??中医药治...
- 预防消化疾病切勿暴饮暴食
- 浅谈情志与脂肪肝的关系
- 作者:谢晶日|发布时间:2012-05-11|浏览量:624次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它的发病率近几年在欧美和中国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在某些职业人群中(白领人士、出租车司机、职业经理人、个体业主、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等)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为25%;肥胖人群与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0%;嗜酒和酗酒者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8%;在经常失眠、疲劳、不思茶饭、胃肠功能失调的亚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60%。近年来脂肪肝人群的年龄也不断下降,平均年龄只有40岁,30岁左右的病人也越来越多。45岁以下男性脂肪肝明显多于女性。一般认为,脂肪肝与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饮酒、高热量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其实,心理因素对脂肪肝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谢晶日
现代医学认为,当人情绪低落时,人体的免疫力就下降,人就容易生病。而暴怒会使人处于不平静状态,使肾上腺分泌异常而损害机体的主要器官???肝脏。因此得了脂肪肝要注意调节情志。
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情志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它们都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反应,只要调节正常,就不会导致疾病。但若遭受强烈或者长期的七情刺激,就会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情志活动剧烈、过度,超越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会影响到脏腑气血功能,导致全身气血紊乱使脏腑气血功能发生紊乱,进而导致疾病的产生或者加重。
中医认为,肝脏所主情志为“怒”,因此肝病患者多急躁易怒。脂肪肝属中医“积证”的范围,而“积证”与情志失调关系密切。在中医看来,肝主疏泄。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既不亢奋也不抑郁,那么人体就能很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反之就会表现为郁郁寡欢、急躁易怒等。
无论是高危人群预防脂肪肝,还是已经得了脂肪肝在调理过程时,都要重视舒缓情志,心身并治,保持一颗“平常心”。情绪保肝的核心是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脂肪肝人群可以通过适当的娱乐来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如听音乐,看喜剧,可使人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能使胃的蠕动变得有规律,有利于消化功能的改善。同时,脂肪肝人群也要多交朋友,多与朋友交流等。
最后,药物辅助治疗,脂肪肝并不可怕,早期发现积极治疗,一般都能痊愈,且不留后遗症。值得指出的是,中药治疗本病效果显著,由谢晶日教授研发的保肝消脂颗粒治疗脂肪肝有着独特的疗效,有效率可达100%,治愈率极高,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