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失眠的诀窍
- 怎样活得潇洒?-----焦虑症...
- 十年胃病功能消化不良抑郁躯体化...
- 何鸣博士评中国精神卫生法(草案...
- 怎样活得不纠结----顺其自然
- 返朴归真
- 以柔胜刚
- 知和处下
- 知足知止
- 少私寡欲
- 为而不争
- 利而不害
- 精神分裂症好了能参军吗?
- 治疗失眠的诀窍
- 便秘的防治诀窍
- 恢复期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康复
- 精神病患者如何面对歧视?
- 同精神病人打交道的技巧:
- 怎样成为一名“称职”的精神病患...
- 如何防止精神疾病复发?
- 什么是精神康复?
- 精神残疾是如何产生的?
- 精神病不等于精神残疾
- 住院患者在“假出院”期间,家属...
- 到精神科就诊之前应做哪些准备?
- 精神分裂症患者何时容易出现危险...
- 如何处理严重的药物副作用?
- 如何帮助患者恢复自知力
- 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期间,家属应...
- 患者不吃药怎么办?
- 药吃下去了吗?
- 心理治疗能治好精神病吗?
-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应注意哪些原则...
- 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有哪些?
- 如何看待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
- 抗精神病药还有哪些其他的副作用...
- 为什么很多精神病患者需要服用安...
- 什么是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锥体外系...
- 医生是否只是通过让患者睡觉来治...
- 抗精神病药物会成瘾吗?
- 医生如何判断精神病人的疗效?
- 是不是住院时间越长,治疗就越彻...
- 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多长时间合适...
- 精神分裂症能“除根”吗?
- 精神分裂症患者何时需要住院?
- 精神病能治好吗?
- 神经衰弱会发展成精神分裂症吗?
- 怎样识别早期精神病?
- 精神病怎样去识别?
- 精神分裂症患者能结婚、生孩子吗...
- 影响精神分裂症结局的因素有哪些...
- 为什么会得精神病?
- 什么是精神病?
- 精神卫生工作要依法办事、有章可...
- 精神卫生工作需要部门尽职、协调...
- 精神卫生工作需要政府领导、人大...
- 加强精神卫生服务 保障社会安全...
-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药物治疗的...
- 精神疾病治疗康复人人有责
- 精神障碍全病程管理需要哪些实施...
- 怎样做好精神障碍的全病程管理
- 精神障碍全病程管理的目的
- 精神障碍的全病程管理势在必行
- 全病程管理才是治好重性精神障碍...
- 心理创伤者多吗?
- 心理创伤会自然愈合吗?
- 心理创伤有哪些类型?
- 心理创伤怎样治疗?
- 哪些疾病可能与心理创伤有关?
- 心理创伤有哪些表现?
- 心理创伤可能会由哪些创伤性事件...
- 什么是心理创伤?
- 心理创伤与咨询治疗门诊服务范围
- 在哪里治疗精神病
- 作者:何鸣|发布时间:2010-09-13|浏览量:1551次
精神病治疗场所的选择,体现精神病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社区服务一体的原则。部分患者病情严重必须住院时,短期住院控制急性症状;一旦基本症状缓解、对自身和他人无严重危险时,出院在社区治疗康复。在患者入院时就制定出院计划;住院过程中,医院和社区保持密切联系,安排出院后在社区治疗康复的细节,落实相关人财物条件,保证治疗康复的连续性。全病程管理的场所是循社区-医院-社区的路径,各个场所工作的侧重点依疾病发展阶段、病情严重程度而定。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何鸣
精神疾病急性期:治疗场所以精神病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病房、康复科)为主,社区(家庭、康复站、基层非精神科医院)为辅。依赖社区精神卫生网络的健全、非精神科医师对于精神疾病识别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对于精神疾病歧视偏见、误解的减少、精神卫生专业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做到五点:1、及早作出诊断,立即规范化治疗,缓解疾病的主要症状,如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激越兴奋、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减退,争取最佳预后;2、为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做准备;3、预防自杀及防止危害社会的冲动行为的发生;4、将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的程度;5、防止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综合征、抗胆碱能意识障碍等。
精神疾病缓解期康复期:治疗场所以社区(家庭、康复站、基层非精神科诊所和医院、工作单位)为主,精神科门诊为辅。做到八点:1、防止已缓解的症状反复;或进一步提高控制症状的疗效;2、控制和预防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和强迫症状;3、预防自杀;4、控制和预防长期用药带来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迟发性运动障碍、闭经、溢乳、体重增加、糖代谢异常、心肝肾损害等;5、预防再一次疾病的发作或预防原已比较稳定的病情恶化;进一步缓解症状;6、提高药物维持治疗的依从性;7、促进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8、帮助患者及家属应对社会或躯体应激。
按目前国际上的趋势,精神病患者的康复主要在社区进行,这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简称社区康复。有人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区接受治疗康复,誉为精神卫生的“第三次革命”, 它给精神病学带来了时代性的进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精神病院不但大量消耗社会资源,且不利患者康复;长期住院患者脱离现实生活,导致社会适应功能减低及精神衰退,失去重返社会生活能力。
让精神病患者在所在社区得到治疗康复服务,从而达到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职业能力的恢复;综合性地与协调性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和其他一切可能的措施,对残疾者进行反复训练,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后果,使伤者、病者和残疾人尽快的、最大限度的改善或者恢复其已经削弱、丧失的各方面功能,以尽量提高其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促使其重新参加社会活动;进而获得以平等的权利参加社会生活,充分完成与其年龄、性别、社会与文化因素相适应的正常角色,履行其可能尽到的社会职责,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精神病的社区康复是各级精神卫生保健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社区精神卫生保健应对本社区患者实行终生服务。因此,要始终不懈地在社区实施全面康复措施,长期坚持,逐步完善与提高,使得患者达到最好的康复效果。患者在社区接受治疗康复,可以:1、实现公共卫生的工作目标;2、解决患者的就医问题;3、提供患者回归社会的途径;4、改善患者的社会地位(最基本的公平原则)5、促进社会安定、提高精神文明水平。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