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现代医学简介
- 作者:林钟文|发布时间:2009-04-22|浏览量:979次
现代医学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千千万万病人进行诊治,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益处。但是,在后工业化时代,疾病谱在变化,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在提高,而现代医学的局限性,如注重器官疾病,忽视系统性及全身性的不适及其与精神心理因素的联系。注重药物及手术及手术治疗,忽视精神、心理因素的纠正,忽视功能性疾病的纠正,注重器械检查,忽视环境及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机体变化,注重指南,忽视个体化医治等等都显示出人们应当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迈进一步,使医学科学向更有利于人类、有利于自然的方向发展。深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林钟文
后现代主义的几个主要理论与后现代医学。
诠释论:后现代医学认为疾病是一个由健康恶化而来的连续过程,而不是仅仅某个器官出了问题,如冠心病是由于对压力,对环境的适应性不足,引起抽烟、饮食不当、肥胖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导致全身血管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最后在供应心脏本身的血管上出了问题(如闭塞等)而造成了冠心病,治疗则应从上述的各环节着手,才能有效防治冠心病。
建构论:后现代医学认为人是动态的,因而健康、疾病也是动态的,不能人为地设定一个标准,划分健康与疾病,如血糖、血脂、血压的控制,重要的是要调整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这些生化因素调整到一个比较有利于人体生存的水平,而且在这种调整中,人们不应忽略心理、精神对于这些生物因素的调整作用,如有些人睡眠不好,情绪不稳定,血压就会增高,所以我们在调整血压的同时,还要注意这些心理因素的调节,才能更好的控制疾病。
系统论:后现代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并非只是某个器官出现了问题,而是一个系统都出现了毛病,只不过某个器官是问题突出表现的靶点而已。如一个中年男性到门诊因头晕来看病,A医生检查后发现是血压高引起的,给病人开了降压药,控制了血压,但一段时间后血压又突然增高了,A医生让病人住院,作了一大堆仪器检查,加强了降压的药物,血压降得更低了,但病人总是偶尔会血压突然增高,平时又因为血压低而有头晕等不适,这样给医生和病人都带来了困惑。而在B医生那里,B医生除了给病人开降压药外,还询问了他的一般情况和心理情况,了解到病人睡眠不好,易怒,追求完美,最近压力较大,烦心事多,那次血压突然增高是因为事业受挫引起的,B医生一方面改用了有抗焦虑作用的抗高血压药物,还进行了心理认知行为治疗和睡眠辅助治疗,病人认识到自己的易怒和追求完美性格的危害性,并在B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纠正,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人的血压控制得比较理想了,与同事、上司、下属及家人的关系也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了,事业的发展也比较顺利了,这样,他看病的受益就不仅仅是血压得到了控制那么小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把单一疾病放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进行处理的益处了。
我们提出后现代医学理论,一方面是源于我们自己的实践,另一方面也是源于现在医学的不足日益暴露,需要医护和患者多方对此进行修正,这样才能适合时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