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爱的病态需求
- 作者:林钟文|发布时间:2010-08-19|浏览量:794次
对爱的病态需求
霍尼深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林钟文
(一)关于对爱的病态需求
对爱的渴望在神经症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可被看作是焦虑存在和表示大致强度的最可靠的指征。病人毫不自知地处在一种既无力去爱,又极其需要得到他人之爱的困境中。在病态的爱中,爱的感受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感觉是安全的需要,而爱的错觉仅是次要的感受。神经症病人不考虑对方的人格、个性、局限、需要、愿望和发展,紧紧抓住对方不放,犹如落水者在水中抓住另一游泳者,而不考虑对方能否救他上岸。
神经症患者的基本敌意是蔑视嫉与妒,这种心理可被富于爱意、体贴对方、不惜牺牲个人的态度所掩盖。他们极力捍卫自己的错觉,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缺乏爱的能力;不能正视对他人的敌意,另一方面又陷入需要得到他人爱的感情困境。
以对爱的追求作为保护手段的神经症病人,当意识到有人正在给他真正的爱时,往往感到极大恐惧和害怕失去自主性,不能真正接受这种爱。
(二)对爱的病态需要的重要特征
对爱的病态需要有两大重要特征,第一是需要的强迫性,第二是需要的永不知足。
1.需要的强迫性
强迫性的结果,会导致自发性和灵活性的丧失,有喜爱被人高度评价自己存在的倾向。对爱的病态需要可不加选择地附着在任何人身上,当集中在同性身上时,就形成了同性恋的情况。
由于获得爱是如此重要,神经症病人往往无意识地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其方式有顺从的态度(不敢不同意他人的意见、不敢批评他人,只对他人表示忠诚、赞赏和驯顺)和情感上的依赖(紧紧抓住某个人能提供保护性许诺的人,完全不能为力地依赖他人,又因遭受奴役而产生怨恨,压抑怨恨又产生新的焦虑)。
2.需要的永不知足
从本质上来说,需要的永不知足是一种贪婪,表现为狼吞虎咽、拼命购买、贪多务得以及急不可耐等。贪婪大多数时候受到压抑,但会突然爆发。贪婪既可以表现在性领域中,也可表现在金钱、服装、权利、名望等多方面。
永不知足的爱,常常表现为嫉妒和要求对方无条件的爱。病态的嫉妒表现出对失去对方爱的危险产生不相应的夸大反应。对方可能有的任何其他兴趣,都可以成一种潜在的危险,不断害怕失去对对方的爱的独占。要求对方无条件的爱更为强烈,这种爱中包含了“爱我而不计较我任何激怒人的行为”,要求对方不计较回报,甚至希望对方可以为自己牺牲。
在神经症病人的冷漠无情、不为他人着想的后面,隐藏着内在的敌意。对爱的病态需要的一切特征,表明了正是内心的种种矛盾冲突,妨碍了病人得到他所需的爱。
(三)获得爱的方式和对冷落的敏感
神经症病人对冷落非常敏感,任何不顺心的事情,任何不能顺利实现自己要求的挫折和失败,都会被视为拒绝和冷漠,并被抛回到基本焦虑中。他们把这些情况视为侮辱,从而激起愤怒之情。冷落与愤怒之间的联系,往往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之中。另外,对冷落的恐惧可导致一系列严厉的抑制,从而使自己变得胆怯腼腆。这种胆怯腼腆有助于保护自己,不使自己暴露在冷落拒绝之中。
对冷落的恐惧,成了获得爱的愿望的严重障碍,由冷落感激起的敌意,必然会使焦虑变得更加尖锐、强烈。对爱的病态需要的恶性循环如下:
焦虑→对爱的过分需求,包括要求绝对排他的无条件的爱→由于要求不能实现而产生冷落感→用强烈的敌意对冷落感作出反应→由于害怕失去爱而不得不压抑敌意→由压抑造成一种弥漫性的愤怒→焦虑的进一步增强→对获得安全感需要的进一步增加……
精神分析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揭示这一恶性循环的全部内涵。
(四)性欲在爱的病态需要中的表现
爱的需要是否以性欲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以下三点:第一,外部环境是否有利于这种表现;第二,文化的差异、生命活力的差异和性气质的差异;第三,个人的性生活是否满意(不满意者比满意者更以性的方式作出反应)。
人们往往高估性欲的作用,许多被认为是性欲表现的现象,实际上都与性欲无关,只不过是表现了对安全感的欲望,特别是爱的病态需要。
霍尼认为,通过对性在文化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反思,可以知道:今天许多性行为更多地是作为心理紧张的发泄和输入,而不是来自于真正的性驱动;它们更应该被视为一种镇静剂,而不应被视为性欢娱和性享受。俄狄浦斯情绪本身不过是神经症形式,而并不是神经症的根源,性欲的作用并非像弗洛伊德认为的那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