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养与珠三角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用人才
- 作者:林钟文|发布时间:2010-04-15|浏览量:524次
致公党 深圳 林钟文博士
珠三角经济开放区域处在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广东的经济发展三十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国民经济的腾飞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国内、国外环境的变化,这种经济发展策略逐渐的暴露了它的局限性。深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林钟文
要继续保持经济的发展的高速度,政府需要根据目前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尽快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因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虽给广东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创伤,但也给广东经济的转型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在这里,我只就人才培养的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科技进步,要看人才;可持续发展,要看人才;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出一条成功之路,靠的还是人才,而我们现在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拥有一支高素质,数量充足的人文科学人才、科学技术人才、金融贸易人才、管理人才、各种专门技术人才、以及普通但又拥有高素质(文化、品质、技术等)的劳动者队伍。
而目前珠三角的人才,与长三角相比,与国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是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表现如同珠三角的产品一样,自主品牌不多,创造性不强,自己培养的人才不多,主要靠引进人才,人才的数量不足,门类不齐,质量偏低,而造成此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培养体系陈旧,培养效率不高,培养制度不健全,因而亟待对此进行改进。
在小,中,大学教育方面,政府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珠三角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体系,然而年青人在走出校门参加工作后,经历了5-10年的社会磨练,职业滚打,会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 在自己这一行需要提高,需要升职,需要进入本行业的初级领导层,而这一步需要许多自己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需要许多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需要许多本行业和相关的行业的更深的知识,迫切希望能有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二, 自己学习了这一行,也在这一行业工作了数年,发现自己不喜欢或者不适合再在这个行业里干下去了,希望能够换一个新的行业,或换一个与之相近的行业,但是对于那一行自己还很陌生,很不熟悉,需要学习那个行业的有关知识,需要懂得转行的有关知识,因而也迫切希望能有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三, 自己学了这一行,也干了这一行,发现这一行和有关的另一个行业之间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有待自己去开发,自己想学一点另一行业的有关知识,成为一名复合的人才,因而也迫切希望能有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四, 自己学了这一行,也干了这一行,逐渐的发现自己可以跳出受别人制约的管理,创立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公司,但是这并非一件简单易行的事,太多知识需要学习了,所以这部分人也迫切的希望能有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五, 深圳是一个边陲小镇发展起来的城市,这里存在着一大批原来从事农业,而现在又无能力自己去从事其他行业的所谓“原居民”,这部分人中许多人在金钱上是富有的,但是在知识上是贫乏的,他们及他们的后代中大部分人是不希望无所事事的度过一生的,但由于其知识的贫乏(有些是年轻时无法学习,有些是年少时尚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在他们成年后,也迫切的希望有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将来能成为有用于社会的人。
六,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不但从事各种行业的人需要学习;家庭主妇教育孩子、孕妇哺育孩子、家人照顾老人、各种受心理创伤的人需要学习心理知识、偶然违反法规的人、犯些小错误的人需要法制学习、病人的家属及相当大的民众需要健康知识的学习、有些人喜欢各种业余爱好,这也需要学习。。。。。。,这也是迫切希望能有再学习的过程的一大类人群。
七,毕业后参加工作了,每天的工作周而复始,不少工作是令人乏味的,日长月久,一些人的凌角被磨掉了,一些人变成了“老油条”,变成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于这一大部分随波逐流者,如果有一个类似强迫性的“再学习----再教育”过程,将会使他们中的一部分有一个觉醒的机会、振奋的机会,特别是如果这一过程渗透着人文科学的学习,励志的学习,无疑这部分也是十分迫切希望能有再学习的过程的一大类人群。
八, 我国目前实行的高考制度,有它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好的一面,“一考定终生”是许多人对它的批评,因为各种原因高考没考好的人,如果在工作数年后,有一次再学习的机会,无疑对这类人群是一个最大的希望和支持,所以这也是一类迫切希望能有再学习的过程的人群。
八, 目前社会各行各业都有一批年龄比较大,资历比较高,技术比较熟练的人才,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并不能满负荷的工作,这部分人,甚至包括一些提前退休的人,都希望能够有地方去发挥自己的才干,如果充分使用起这类人群,他们可以满足上述几类人群的再学习过程的需要,而且这部分人群自己也有再学习过程的需要,而且这部分人如果对别人进行再教育工作,他们也希望有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况且,如果把这部分人才充分利用之后,也会对后辈起一个鼓励作用,使年青人认识到,老了也能发挥作用,也得到社会的尊重。使整个社会的学习风气更浓,每个人都有所“盼头”,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所以参加工作十年左右后的再学习,对以上几个人群及对所有青年走向中年的人群,都有迫切的要求。
而目前我们珠三角的情况如何呢?我们现在在这个年龄段的再学习---再教育方面是已经开展了,公务员有社会学院,政治学院,党校。对其他从业者,各行业协会、各种培训中心甚至一些公司、单位都在不同层次上担当此角色。但是这些由民间资本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再教育机构,明显的存在短视,只为本公司利益,不顾公众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更严重的甚至存在欺骗、误人子弟、害人子弟的现象,而再学习者因为各种原因也存在着为各种“资格证”而学的“60分万岁”的现象,许多此类培训是本单位的培训,不但不利于人才流动,而且还限制了人才的流动,有些单位,甚至是公务员机构把这种学习视为升职前的学习,这样一方面明显贬低了这种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又严重打击了不被“挑选”,无从去学习的那一大部份人的积极性,失去了社会的公平性,而且即使那部分被挑选去学习的人员也降低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反正我已被选中,学习成绩如何都不重要)。
在面临珠三角发展的关键时刻,我认为现在是对这个五花八门的再学习过程进行法制化、现代化管理的时候了。作为一个指挥珠三角经济转型的政府,如何能够做到不强硬的用行政干预市场,但又能顺利完成珠三角的转型,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对于再学习---再教育的事情,如何实行对“再教育机构”既管理,又使其能够保持灵活性,对再学习者,如何使其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学习到真正有用的本领,这无疑也是一个难题,所以政府应当起牵头作用,制定一整套的法规,计划,完善这方面的体系,并给予必要的支持, 在此我提出一些方法,供有关部门参考:
1, 实行制度化管理,在人们升职、跳槽、创业等时,应具有相应的能力和持有相应的资格证明以迫使人们去进行再学习。
2, 再学习过程应该加强人文科学的渗透,强制性的将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品质教育,环保教育等渗透到这个过程中,以使人们普遍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且要在此过程中进行民意反馈,把民众的意见反馈给政府,使政府改进自己的工作,以利于整个社会的前进。
3, 在再学习---再教育过程中,应该体现公平性,规定所有工作十年左右的人必须参加,升职与否,能否跳槽,能否自主创业,应参考这次学习的成绩,以避免长官意志的主导,买官卖官,任人唯亲的情况的发生,增强竞争意识,真正把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
4, 加强公民意识,负担起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每个参加再学习的人都要自行解决再学习的部分费用(可以用政府贷款的方式),企业支持,政府帮助,这样变成每个人都有义务、有权利再学习。况且这样政府的贷款用得其所,大众的消费也对社会有益(比起消费一些时髦用品更值得),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繁荣,素质提高都大有好处。这种学习应酌情采取不脱产、半脱产或脱产等各种形式进行。
5, 在此基础上,分级再学习,初级升中级,中级升高级都进行相适用的再学习培训。
通过这样一个政府干预下的再学习---再教育的过程,可以提高公民的素质,增加年青人的上进心,造就一个奋发学习的社会风气,帮助创立更多的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经济发展更加多元化,社会更加和谐。
事实上许多先进国家已经是这样做的了,国外许多的社区大学,社区学院在其现代化的过程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此最生动的例子就是德国二战后,许多年青人虽然在战争中丧失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但在战后却通过了再学习,成为社会的栋梁,并使战败后的德国在短短一、二十年间成为世界强国,珠三角如果不想在这次激烈的竞争中失去自己的领头羊地位的话,必须造就一大批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人才,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能否造就这样一批人才,很大的责任就看政府如何去领导这场再学习的过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