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贯彻人性化管理营造和谐科室
- 作者:梁永杰|发布时间:2009-08-12|浏览量:1333次
1.学科状况:
全科34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5人;博士5名,硕士5名)。开设专科、专家门诊。病房床位60张。成员兼职中华医学会上海肺科学会委员、同济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上海肺科学会学组副组长。上海东方医院呼吸内科梁永杰
n临床:科有特色,人有专长形成肺部感染组、机械通气组、肺癌诊治组、睡眠呼吸组、结核诊治组;重点发展呼吸衰竭和肺癌诊治。
n
n科研: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为主体开展肺癌早期诊治、呼吸力学和肺部感染防治的研究。
n教学:承担同济大学呼吸系统诊治教学和实习工作。
2.学科人性化管理理念:
医师队伍教育程度高和工作性质特殊,更须提倡爱岗敬业人文精神,提倡个人价值实现与为国家服务意识相结合。
科室人性化管理=指标考核系统+先进文化建设。
具体形式和精神内涵有机结合;相互依存。
指标考核是管理的重要形式: 指标考核系统:岗位责任、绩效考核、医疗安全指标、医疗质量指标、医疗文书考核反馈制度、奖惩制度综合体系。
指标考核系统是学科管理的重要外在形式,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专人负责,具体、逐项落实,确保科室有序运转。
3.先进文化是人性化管理的灵魂:
学科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精神结合。1)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尊重患者,身先士卒,群众利益第一,公正分配,和谐人际关系,精诚团结,关心业务进步; 2)建立学习型科室,技术上崇尚精益求精,学术上宏扬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
4.人性化管理实施成效:
临床:门诊量年度突破7万人次。病房收治1200人次/年;医疗收入由1998年初创时期400万增加至2008年度3000万。
科研:《中华医学英文版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上海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8项,经费200万余。6人次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奖。
教学:完成呼吸病教学和实习工作。荣获医学院先进教学集体和优秀教师称号。讲品格、讲贡献、讲学术蔚然成风。荣获先进工作者、记大功5人次。发表论文、医疗规模、技术项目、设备配置等排名地区前列。
5.学科成员近年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1] Clinical experiment of exercise-induced asthma and respiratory impedance assessed with impulse oscillometry to measure exercice response of asthmatic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999; 112(4):296。
[2] Effects of endothelin antagonist on the bronchoconstrction elicited dy isocapnic hyperpnea in Guinea pig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999; 112(1):37。
[3] The Effec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Breathing Training on the Exercise Test, Resistance Breathing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OPD Patient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998; 111:318。
[4] Effects of endothelin B receptor antagonists and ET-111-21 fragment on the bronchoconstriction elicited by isocapic hyperpnea in guinea pigs. Liang Yongji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0; 113(3):217-221。
[5] 脉冲振荡法测定呼吸阻抗评估哮喘患者运动反应。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0;22(6):355-358。
[6] 脂多糖和甲双吡丙酮诱发形成豚鼠运动性哮喘模型。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8;21(3):144-146。
[7] 等CO2过度通气豚鼠哮喘模型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9;22(4):253-254。
[8] 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时胸腹呼吸协同性改变及其氧疗的影响。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0;23(3):141-143。
[9]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征18例临床分析。中华内科杂志 2001;40(7):487-488。
[10] Effects of antihistamin agents on the model for exercise -induced asthma in guinea pigs with lipopolysaccharide and metyrapone.中华医学杂志(英)网络版 2001;113(8):15。
[11] 急性肺损伤中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以及抗蛋白酶治疗的研究。中国急救医学 1996;16:51-55。
[12] 随弃式鼻面罩在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中国急救医学 2001; 21(6):360。
[13] 松静内养功对慢阻肺患者负荷呼吸、阻力呼吸以及生命质量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7;12:9-12。
[14] 吸停呼锻练法对呼吸形态和血气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7;12:100-102。
[15]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时低氧血症的发生及相关因素探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0;15(1):14-17。
[16] 氧疗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14(2):55-59。
[17] Phosphoramidon 和 Thiorphan 对豚鼠气管上皮细胞内皮素-1代谢的影响。上海医学 1999;22(11):677-680。
[18] 脉冲震荡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静息时呼吸阻抗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上海医学1999;22(11):663-666。
[19] 脉冲震荡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阻抗与常规肺功能的关系。现代康复 2001;5(2):56-57。
[20] 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现代康复 2001; 5(3):38-39。
[21]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形态异常和呼吸锻炼。临床内科 1998;15:71-72。
[22] 内皮素及其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呼吸分册 1998;18增刊:24-26。
[23] 运动性哮喘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呼吸分册 1996;16:119-121。
[2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时低氧血症及其处理。国外医学老年分册 1999;20(1):3-6。
[2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时低氧血症及其治疗。国外医学呼吸分册1998;18(3):118-120。
[26] 控制室内尘螨孳生对螨过敏性哮喘的影响。国外医学呼吸分册 1996;16(4):192-194。
[27] 抗胆碱制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的优点。国外学者来访报告 1998;18:15-16。
[28]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豚鼠哮喘模型的影响。上海医学 2001;24:630-632。
[29]三种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世界肿瘤杂志,2002,1(2):140-142。
[30]卵蛋白预处理豚鼠运动性哮喘模型。中华新医学,2003,4(6):486-488。
[31] 运动性哮喘与血清内皮素浓度的相关性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25:443。
[32] 吉西他汀联合顺铂三周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肿瘤学杂志,2003,8(2):94-95。
[33] Effects of Breath Training Pattern “End Inspiratory Pause” on the Respiratory Mechanics and Arterial Blood Gas of Patients with COPD.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2;8(4):279-283.
[34] Respiratory lmpedance Assessed with lmpulse Oscillometry During Deep-Slow Breathing in patients with COPD.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3;9(4):288-291.
6.人性化管理与人才培养:
医疗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国际接轨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形成相互促进,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和谐人文环境;
培养医教研水平和道德品格皆为楷模的人才是最成功的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的实施和目标: 科室注重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宏观发展;学科成员正确处理医疗、科研、教学关系,制定具体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实现医患关系和谐;学科内部和谐;个人目标和学科长远规划和谐结合。
7.学科计划:中期计划通过三级科室评审;长远规划:发挥地理和机制灵活的后发优势,5年内在医疗规模、设备配置、专业梯队和学术地位等综合排名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