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洁副主任医师
-
医院:
广安门医院
科室:
干部门诊
- 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可将癌症死亡率...
- 胃癌的五种预警信号
- 您所关心的肿瘤标志物,可以了解...
- 治疗胃癌的新突破
- 向大家推荐一本有意义的书:《众...
- 抗癌新视点“消灭与改造并举”是...
- 必须改变中国式“癌症观”
- 益生菌在消化系肿瘤防治中的作用
- 14个癌症之最
- 中医治疗肿瘤的体会
- 大肠癌术后两年是复发转移的高峰
- 大多数肿瘤患者是被吓死的?
- 癌症不一定要斩草除根 专家呼吁...
- 维生素D与乳腺癌
- “三级止痛”方案
- 重视“肥胖”
- 不必“草木皆兵”
- 橄榄油有助预防乳腺癌
- 肿瘤患者长期生存不再遥远
- 饥一顿饱一顿易诱发胃癌
- 高度警惕慢性胃炎癌变
- 晚期胃癌姑息化疗的现状及进展
- 有规律运动和饮茶有助预防乳腺癌...
- 《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 关爱癌症病人从疼痛开始
- 瑜伽能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
- 胃癌术后饮食
- 中医治疗肿瘤精要
- 有关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几个学术观...
- 孙桂芝防治胃癌复发转移学术经验...
- 2010年临床肿瘤学12项重大...
- 本人就诊患者煎药注意事项
- 出诊地点及挂号方式
- 孙桂芝教授防治胃癌复发转移临床...
- 肿瘤病人春节能喝酒吗?
- 作者:吴洁|发布时间:2011-01-08|浏览量:214次
肿瘤病人春节一定要忌酒 |
肿瘤病人春节一定要忌酒
春节马上到了,病人会提前配药回家准备过年。每当这个时候呢,我们总是再三跟病人讲:“春节不要喝酒。”但每年开春后,就有病人因为春节喝酒,出现病情反复的事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干部诊疗科吴洁 我们主张肿瘤病人终生忌酒,这对有些嗜酒的病人来说很痛苦。有位病人就说:“你们的话我都听,就是不能喝酒我反对。我认为肿瘤病人是可以喝酒的。我就照样喝,你看,也没有事情。你应该把肿瘤病人不能喝酒这一段去掉。” 类似啼笑皆非的事情还发生过一次。当年一位病人的家属找到我们医院,说她丈夫失踪了,会不会到医院来了?我们到处找,没有啊。最后在哪里找到呢?在他自己杭州女儿的家里。一个病人,好端端地从慈溪跑杭州女儿家干吗?一打听,说老婆管他不能喝酒管得太牢,实在吃不消了,就跑到杭州女儿这里来喝点老酒过过瘾。 为什么一些肿瘤病人宁愿大碗大碗喝苦涩的汤药,也要偷着喝酒?这是因为酒精具有明显的成瘾性,长期喝酒易于成瘾,使机体产生对酒的依赖性。世界卫生组织把这个称为“酒依赖综合征”。这一症状轻的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重的,会出现精神病症状,如酒精中毒性痴呆。 关于喝酒与癌症的关系,目前仍然是国内外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也不少,而且各项研究仍在深入进行。 我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于1997年公布: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经20个省、市调查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死亡率已上升到108.39/10万,占人口死亡率的17.94%,造成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病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食道癌、直肠癌、结肠癌等,这些癌症均与烟、酒有关。有报道说,喝酒者口腔癌、食道癌、直肠癌、肝癌的发病率较不喝酒者高。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在美国神经科学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公布了一项用老鼠试验的科学研究成果显示,因乙醇作用,喝酒会使癌细胞扩散。美国、以色列科学家研究发现,喝酒过多会导致肿瘤恶化,而且酗酒者患癌症的几率是普通人的两倍。 “这意味着你可以喝酒,但不能喝醉”,科学家们多数这样认为。由于许多前期癌症患者并没意识到肿瘤的存在,所以,这个忠告对所有人都有效。 日本国立疗养所久里滨医院,经多年的研究表明,酒精进入人体后,被分解成乙醛,乙醛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人体内有一种酶,对乙醛起着分解作用,不太会喝酒的人,其酶的分解能力一般都较弱,所以,喝酒后脸就红。该院在研究中以每天喝酒量大致相同,以后得了食道癌的与没有得食道癌的28个病人为对象,调查了酶和发生食道癌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即认为酒量不大,但爱贪杯,且一喝脸就红的人,得食道癌的比例要比那些大酒豪们高出12倍左右。该研究认为,喝酒得食道癌的原因是由于喝酒后残留在体内的乙醛所致。所以,该医院提醒那些喝酒脸红或者曾经一喝酒就脸红的人要特别注意防止食道癌。 传统的观念和现代科学家们的研究大多认为,适量喝酒健身酗酒伤身,现在这一观点也受到挑战。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些科学家们宣布,他们研究已证实“适量饮酒”也会使人体细胞发生癌变。负责这一研究工作的是美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贝亚辛格和她的丈夫,他们发现酒精能导致许多细胞癌变,其中以肝癌、口腔癌、咽喉癌、直肠癌最多,即使适量饮用较低度数的酒,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致癌率是不饮酒人的2~3倍。他们经过进一步研究,得知酒精中,不光乙醇有害细胞,而且酒精中的有害成分会通过人体器官的作用产生乙醛。试验证实,乙醛同乙醇在一起,会对人体细胞的癌变产生严重后果。 饮酒对消化系统有不良影响。饮酒后首先进入消化道,对口腔、食道及胃黏膜产生刺激,引起烧灼感。少量饮酒对味觉、嗅觉刺激后,可反射地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和酶的活性,可促进消化、健胃驱风、增进食欲。如果大量饮酒,强烈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损伤,临床 上称为急性胃损伤,此时常伴有胃痛、呕吐、消化不良,严重者有胃出血、出现黑便或呕吐咖啡样血性胃内容物,如果出血量多且抢救不及时,就会发生休克乃至死亡。据报道,专家通过解剖因醉酒而死亡的47具尸体,发现所有死者的内脏都广泛充血,尤其是胃及十二指肠的黏膜充血、水肿和出血更为严重,严重者的胃黏膜还有部分坏死。这一切损伤都决定于胃中酒精的浓度,在10%浓度时能刺激胃液分泌;20%的浓度,则胃酸分泌和胃蠕动受到抑制;40%以上时,则发生急性胃炎、胃溃疡、急性胰腺炎。 我们知道,酒精是在肝脏中分解,90%以上在肝脏经酶作用氧化为乙醛,再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酒精在肝脏中分解的速度是:平均每公斤体重,1小时约分解100毫克,比如体重60公斤的人,饮酒的酒精含量为60克的话,那么需10个小时才能分解完。酒精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要求喝酒量一定要控制在对肝脏无损限度内。若喝酒量大而且速度快时,可使血液内酒精浓度升高,损害肝细胞。长期饮酒,尤其空腹饮酒,会造成嗜酒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甚至诱发肝癌。饮酒者比不饮酒者的肝硬化发病率高7倍。我国哈尔滨医科大学姚桢教授进行了一项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乙肝病毒感染者中饮酒组的肝癌发生率为25.3%,不饮酒组的肝癌发生率为13.5%。 大量饮酒,使正常食欲受到抑制,不想吃饭。这样就必然会影响人体从正常饮食中摄取营养,造成各种营养缺乏,尤其在酗酒者中间常见到酒精摄入愈多,营养的摄入就愈少。同时,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消耗较多的维生素B1,造成维生素B1的缺乏而发生脚气病。有人指出:“即使没有酒精中毒,也不吸烟,单纯的营养不良也常与食道癌有关”,这与营养状态不良,机体免疫力减弱,对致癌物的攻击缺乏抵抗力有关。有关专家还认为,饮酒过度引起的营养不良和吸收障碍以及酒精引起成骨细胞机能障碍,均能使骨质形成和骨矿化减少,日久可导致骨质疏松症。长期酗酒,是引起男性骨质疏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艾宣 资料来源:《现代饮食营养指南》 |
肿瘤病人春节一定要忌酒 |
肿瘤病人春节一定要忌酒
春节马上到了,病人会提前配药回家准备过年。每当这个时候呢,我们总是再三跟病人讲:“春节不要喝酒。”但每年开春后,就有病人因为春节喝酒,出现病情反复的事情。 我们主张肿瘤病人终生忌酒,这对有些嗜酒的病人来说很痛苦。有位病人就说:“你们的话我都听,就是不能喝酒我反对。我认为肿瘤病人是可以喝酒的。我就照样喝,你看,也没有事情。你应该把肿瘤病人不能喝酒这一段去掉。” 类似啼笑皆非的事情还发生过一次。当年一位病人的家属找到我们医院,说她丈夫失踪了,会不会到医院来了?我们到处找,没有啊。最后在哪里找到呢?在他自己杭州女儿的家里。一个病人,好端端地从慈溪跑杭州女儿家干吗?一打听,说老婆管他不能喝酒管得太牢,实在吃不消了,就跑到杭州女儿这里来喝点老酒过过瘾。 为什么一些肿瘤病人宁愿大碗大碗喝苦涩的汤药,也要偷着喝酒?这是因为酒精具有明显的成瘾性,长期喝酒易于成瘾,使机体产生对酒的依赖性。世界卫生组织把这个称为“酒依赖综合征”。这一症状轻的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重的,会出现精神病症状,如酒精中毒性痴呆。 关于喝酒与癌症的关系,目前仍然是国内外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也不少,而且各项研究仍在深入进行。 我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于1997年公布: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经20个省、市调查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死亡率已上升到108.39/10万,占人口死亡率的17.94%,造成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病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食道癌、直肠癌、结肠癌等,这些癌症均与烟、酒有关。有报道说,喝酒者口腔癌、食道癌、直肠癌、肝癌的发病率较不喝酒者高。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在美国神经科学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公布了一项用老鼠试验的科学研究成果显示,因乙醇作用,喝酒会使癌细胞扩散。美国、以色列科学家研究发现,喝酒过多会导致肿瘤恶化,而且酗酒者患癌症的几率是普通人的两倍。 “这意味着你可以喝酒,但不能喝醉”,科学家们多数这样认为。由于许多前期癌症患者并没意识到肿瘤的存在,所以,这个忠告对所有人都有效。 日本国立疗养所久里滨医院,经多年的研究表明,酒精进入人体后,被分解成乙醛,乙醛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人体内有一种酶,对乙醛起着分解作用,不太会喝酒的人,其酶的分解能力一般都较弱,所以,喝酒后脸就红。该院在研究中以每天喝酒量大致相同,以后得了食道癌的与没有得食道癌的28个病人为对象,调查了酶和发生食道癌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即认为酒量不大,但爱贪杯,且一喝脸就红的人,得食道癌的比例要比那些大酒豪们高出12倍左右。该研究认为,喝酒得食道癌的原因是由于喝酒后残留在体内的乙醛所致。所以,该医院提醒那些喝酒脸红或者曾经一喝酒就脸红的人要特别注意防止食道癌。 传统的观念和现代科学家们的研究大多认为,适量喝酒健身酗酒伤身,现在这一观点也受到挑战。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些科学家们宣布,他们研究已证实“适量饮酒”也会使人体细胞发生癌变。负责这一研究工作的是美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贝亚辛格和她的丈夫,他们发现酒精能导致许多细胞癌变,其中以肝癌、口腔癌、咽喉癌、直肠癌最多,即使适量饮用较低度数的酒,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致癌率是不饮酒人的2~3倍。他们经过进一步研究,得知酒精中,不光乙醇有害细胞,而且酒精中的有害成分会通过人体器官的作用产生乙醛。试验证实,乙醛同乙醇在一起,会对人体细胞的癌变产生严重后果。 饮酒对消化系统有不良影响。饮酒后首先进入消化道,对口腔、食道及胃黏膜产生刺激,引起烧灼感。少量饮酒对味觉、嗅觉刺激后,可反射地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和酶的活性,可促进消化、健胃驱风、增进食欲。如果大量饮酒,强烈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损伤,临床 上称为急性胃损伤,此时常伴有胃痛、呕吐、消化不良,严重者有胃出血、出现黑便或呕吐咖啡样血性胃内容物,如果出血量多且抢救不及时,就会发生休克乃至死亡。据报道,专家通过解剖因醉酒而死亡的47具尸体,发现所有死者的内脏都广泛充血,尤其是胃及十二指肠的黏膜充血、水肿和出血更为严重,严重者的胃黏膜还有部分坏死。这一切损伤都决定于胃中酒精的浓度,在10%浓度时能刺激胃液分泌;20%的浓度,则胃酸分泌和胃蠕动受到抑制;40%以上时,则发生急性胃炎、胃溃疡、急性胰腺炎。 我们知道,酒精是在肝脏中分解,90%以上在肝脏经酶作用氧化为乙醛,再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酒精在肝脏中分解的速度是:平均每公斤体重,1小时约分解100毫克,比如体重60公斤的人,饮酒的酒精含量为60克的话,那么需10个小时才能分解完。酒精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要求喝酒量一定要控制在对肝脏无损限度内。若喝酒量大而且速度快时,可使血液内酒精浓度升高,损害肝细胞。长期饮酒,尤其空腹饮酒,会造成嗜酒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甚至诱发肝癌。饮酒者比不饮酒者的肝硬化发病率高7倍。我国哈尔滨医科大学姚桢教授进行了一项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乙肝病毒感染者中饮酒组的肝癌发生率为25.3%,不饮酒组的肝癌发生率为13.5%。 大量饮酒,使正常食欲受到抑制,不想吃饭。这样就必然会影响人体从正常饮食中摄取营养,造成各种营养缺乏,尤其在酗酒者中间常见到酒精摄入愈多,营养的摄入就愈少。同时,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消耗较多的维生素B1,造成维生素B1的缺乏而发生脚气病。有人指出:“即使没有酒精中毒,也不吸烟,单纯的营养不良也常与食道癌有关”,这与营养状态不良,机体免疫力减弱,对致癌物的攻击缺乏抵抗力有关。有关专家还认为,饮酒过度引起的营养不良和吸收障碍以及酒精引起成骨细胞机能障碍,均能使骨质形成和骨矿化减少,日久可导致骨质疏松症。长期酗酒,是引起男性骨质疏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艾宣 资料来源:《现代饮食营养指南》 |
肿瘤病人春节能喝酒吗? |
春节马上到了,病人会提前配药回家准备过年。每当这个时候呢,我们总是再三跟病人讲:“春节不要喝酒。”但每年开春后,就有病人因为春节喝酒,出现病情反复的事情。 我们主张肿瘤病人忌酒,这对有些嗜酒的病人来说很痛苦。有位病人就说:“你们的话我都听,就是不能喝酒我反对。我认为肿瘤病人是可以喝酒的。我就照样喝,你看,也没有事情。你应该把肿瘤病人不能喝酒这一段去掉。” 为什么一些肿瘤病人宁愿大碗大碗喝苦涩的汤药,也要偷着喝酒?这是因为酒精具有明显的成瘾性,长期喝酒易于成瘾,使机体产生对酒的依赖性。世界卫生组织把这个称为“酒依赖综合征”。 关于喝酒与癌症的关系,目前仍然是国内外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也不少,而且各项研究仍在深入进行。 我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于1997年公布: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经20个省、市调查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死亡率已上升到108.39/10万,占人口死亡率的17.94%,造成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病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食道癌、直肠癌、结肠癌等,这些癌症均与烟、酒有关。有报道说,喝酒者口腔癌、食道癌、直肠癌、肝癌的发病率较不喝酒者高。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在美国神经科学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公布了一项用老鼠试验的科学研究成果显示,因乙醇作用,喝酒会使癌细胞扩散。美国、以色列科学家研究发现,喝酒过多会导致肿瘤恶化,而且酗酒者患癌症的几率是普通人的两倍。 日本国立疗养所久里滨医院,经多年的研究表明,酒精进入人体后,被分解成乙醛,乙醛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人体内有一种酶,对乙醛起着分解作用,不太会喝酒的人,其酶的分解能力一般都较弱,所以,喝酒后脸就红。该院在研究中以每天喝酒量大致相同,以后得了食道癌的与没有得食道癌的28个病人为对象,调查了酶和发生食道癌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即认为酒量不大,但爱贪杯,且一喝脸就红的人,得食道癌的比例要比那些大酒豪们高出12倍左右。该研究认为,喝酒得食道癌的原因是由于喝酒后残留在体内的乙醛所致。所以,该医院提醒那些喝酒脸红或者曾经一喝酒就脸红的人要特别注意防止食道癌。 传统的观念和现代科学家们的研究大多认为,适量喝酒健身酗酒伤身,现在这一观点也受到挑战。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些科学家们宣布,他们研究已证实“适量饮酒”也会使人体细胞发生癌变。负责这一研究工作的是美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贝亚辛格和她的丈夫,他们发现酒精能导致许多细胞癌变,其中以肝癌、口腔癌、咽喉癌、直肠癌最多,即使适量饮用较低度数的酒,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致癌率是不饮酒人的2~3倍。他们经过进一步研究,得知酒精中,不光乙醇有害细胞,而且酒精中的有害成分会通过人体器官的作用产生乙醛。试验证实,乙醛同乙醇在一起,会对人体细胞的癌变产生严重后果。 饮酒对消化系统有不良影响。饮酒后首先进入消化道,对口腔、食道及胃黏膜产生刺激,引起烧灼感。少量饮酒对味觉、嗅觉刺激后,可反射地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和酶的活性,可促进消化、健胃驱风、增进食欲。如果大量饮酒,强烈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损伤,临床上称为急性胃损伤,此时常伴有胃痛、呕吐、消化不良,严重者有胃出血、出现黑便或呕吐咖啡样血性胃内容物,如果出血量多且抢救不及时,就会发生休克乃至死亡。 我们知道,酒精是在肝脏中分解,90%以上在肝脏经酶作用氧化为乙醛,再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酒精在肝脏中分解的速度是:平均每公斤体重,1小时约分解100毫克,比如体重60公斤的人,饮酒的酒精含量为60克的话,那么需10个小时才能分解完。酒精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要求喝酒量一定要控制在对肝脏无损限度内。若喝酒量大而且速度快时,可使血液内酒精浓度升高,损害肝细胞。长期饮酒,尤其空腹饮酒,会造成嗜酒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甚至诱发肝癌。饮酒者比不饮酒者的肝硬化发病率高7倍。我国哈尔滨医科大学姚桢教授进行了一项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乙肝病毒感染者中饮酒组的肝癌发生率为25.3%,不饮酒组的肝癌发生率为13.5%。 大量饮酒,使正常食欲受到抑制,不想吃饭。这样就必然会影响人体从正常饮食中摄取营养,造成各种营养缺乏,尤其在酗酒者中间常见到酒精摄入愈多,营养的摄入就愈少。同时,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消耗较多的维生素B1,造成维生素B1的缺乏而发生脚气病。有人指出:“即使没有酒精中毒,也不吸烟,单纯的营养不良也常与食道癌有关”,这与营养状态不良,机体免疫力减弱,对致癌物的攻击缺乏抵抗力有关。有关专家还认为,饮酒过度引起的营养不良和吸收障碍以及酒精引起成骨细胞机能障碍,均能使骨质形成和骨矿化减少,日久可导致骨质疏松症。长期酗酒,是引起男性骨质疏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资料来源:《现代饮食营养指南》 |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