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洁副主任医师
-
医院:
广安门医院
科室:
干部门诊
- 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可将癌症死亡率...
- 胃癌的五种预警信号
- 您所关心的肿瘤标志物,可以了解...
- 治疗胃癌的新突破
- 向大家推荐一本有意义的书:《众...
- 抗癌新视点“消灭与改造并举”是...
- 必须改变中国式“癌症观”
- 益生菌在消化系肿瘤防治中的作用
- 14个癌症之最
- 中医治疗肿瘤的体会
- 大肠癌术后两年是复发转移的高峰
- 大多数肿瘤患者是被吓死的?
- 癌症不一定要斩草除根 专家呼吁...
- 维生素D与乳腺癌
- “三级止痛”方案
- 重视“肥胖”
- 不必“草木皆兵”
- 橄榄油有助预防乳腺癌
- 肿瘤患者长期生存不再遥远
- 饥一顿饱一顿易诱发胃癌
- 高度警惕慢性胃炎癌变
- 晚期胃癌姑息化疗的现状及进展
- 有规律运动和饮茶有助预防乳腺癌...
- 肿瘤病人春节能喝酒吗?
- 《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 关爱癌症病人从疼痛开始
- 瑜伽能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
- 胃癌术后饮食
- 有关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几个学术观...
- 孙桂芝防治胃癌复发转移学术经验...
- 2010年临床肿瘤学12项重大...
- 本人就诊患者煎药注意事项
- 出诊地点及挂号方式
- 孙桂芝教授防治胃癌复发转移临床...
- 中医治疗肿瘤精要
- 作者:吴洁|发布时间:2010-12-13|浏览量:1099次
1 中医治疗肿瘤在治则方面应遵循“扶正祛邪”和“三因制宜”
(1)扶正与祛邪
扶正即是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系统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祛邪就是抑制、排除、消灭致病因素。《素问?通评虚实论》中的“精气夺则虚”和《素问?三部九候论》中的“虚则补之”,即是确立扶正治则的主要理论依据。而《素问?通评虚实论》中的“邪气盛则实”和《素问?三部九候论》中的“实则泻之”,即是确立祛邪治则的主要理论依据。孙老强调临床应用扶正与祛邪法则时,应认真细致观察的分析邪正双方力量对比情况、邪盛与正衰之间轻重缓急,然后决定扶正与祛邪两者的主次和先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干部诊疗科吴洁
(2)三因制宜
“三因”即指因人、因地、因时。“三因制宜”是指治疗疾病,必须从实际出发,即必须依当时的季节、环境、人的体质、年龄等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法。三因制宜从多个角度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观和整体观,临床中只有注意到这些问题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 中医治疗肿瘤在治法上多以“扶正培本”为重点,配伍“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
(1)扶正培本法
肿瘤属慢性消耗性疾病,多为虚证。用扶正培本法,扶助人体正气,平衡阴阳。补益人体虚弱状态,调整机体内环境,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加强抵御和祛除病邪的能力,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正如中医所言“养正积自除”。扶正培本的方法很多,如益气养阴、健脾益肾、补益气血等。临床应用时,首先应辨清阴阳气血盛衰,然后辨别五脏虚损及脏腑间相互关系,不同情况下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真正发挥补益作用。其目的在于增强人体正气的抗病能力,达到“正胜而邪却”的目的。在运用补益剂时,还要时时照顾脾胃,重视“胃气”的恢复,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2)活血化瘀法
瘀血是肿瘤的病因之一,针对瘀血而采用的活血化瘀法是肿瘤临床常用治法。活血化瘀不但能祛邪消瘤,亦可配伍其他法对瘀血引起的发热、瘀血阻络引起的出血、血瘀经络所致的疼痛等证起到一定的效果。应用活血化瘀法,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时应根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按肿瘤性质和部位不同选择适当的药物。同时,正确掌握其剂量是使用活血化瘀药发挥最大效用而避免或减少其副作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3)清热解毒法
热毒是肿瘤的主要病因病理之一。特别是中、晚期患者,常常有毒热内蕴或邪热瘀毒表现,故应以清热解毒为大法治疗。清热解毒药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所以清热解毒法是肿瘤治疗中较常用的治疗法则之一。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疾病的性质,辨清正邪之盛衰,与其他法则和药物相合应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吴洁)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