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早期发现小儿肺结核?
- 什么是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 胸外科术前准备及呼吸功能康复宣...
- 胸腺宣教资料
- 食道癌相关知识问答
- 肺癌手术后饮食调理
- 肺癌知识问答
- 小心!吞咽不适或是食管癌警报
- 胸外科简介(外科三病房诊疗特色...
- 结核病能预防吗?如何对已感染者...
- 肺结核与糖尿病是怎样的关系?
- 老年性肺结核有哪些特点?
- 怎样早期发现小儿肺结核?
- 为什么肺结核病人一定要戒烟?
- 肺结核治好后还会复发吗?肺结核...
- 哪些人容易患结核病?传染性肺结...
- 接触过结核病人就一定会得结核病...
- 什么是结核病的耐药性?
- 肺结核病人的家人须注意什么?
- 如何预防肺结核复发?
- 什么是结核菌素试验?
- 结核病人的营养支持与护理
- 结核病和艾滋病?
- 抗结核药引起的副作用是什么?如...
- 为什么要强调坚持规则治疗?肺结...
- 开始治疗后病人应注意什么?结核...
- 治疗结核病的原则是什么?
- 什么是初治肺结核?复治肺结核?...
- 肺结核病人为什么要“归口”管理...
- 为什么要作痰液检查?如何正确留...
- 如何知道肺结核病人是否具有传染...
- 怎样向医生叙述病史?
- 怀疑自己有肺结核怎么办?
- 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 结核病的临床症状?
- 结核病分类
- 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
- 什么是结核病?
- 结核病防治背景知识
-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2010版...
- 肺结核并发矽肺
- 肺结核与肺癌的关系
- 胸壁结核的特点
- 自发性气胸的特点
- 结核病人治疗期间应注意什么
- 如何应付化疗后的不良反应
- 什么是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 肺结核病人的咯血说明什么问题?
- 什么是小儿肺结核?
- 儿童结核病有哪些特点?
- 小儿原发性肺结核的发热特点是什...
- 怎样早期发现小儿肺结核?
- 控制结核战略概要
- 老年结核病有哪些特点?
- 中医中药能治疗结核病吗?
- 肺结核病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 世界结核病日为什么是重要的
- 广泛耐药结核对公共卫生构成新威...
- 关于结核病的10个事实
- 哪些人容易感染结核菌? 哪些人...
- 恋爱、婚姻与结核病
- 孕妇得了结核病应如何治疗?
- 在外打工的人得了肺结核应当如何...
- 长期在外打工的人得了肺结核病应...
- 肺结核病人常见的急重合并症和并...
- 什么叫“卡介苗”?卡介苗接种的...
- 如何预防儿童结核病
- 肺结核病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 为什么怀疑患肺结核病应当到当地...
- 得了肺结核病应当如何正确对待?
-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新春致辞
- 耐药结核病怎么治
- 什么是耐药结核病
- 什么是肺外结核
- 结核杆菌的特性
- 长期正规治疗 肺结核可愈
- 我国结核病疫情现状
- 胸外科术后护理及肢体功能康复指导
- 作者:白雪鹏|发布时间:2013-02-28|浏览量:937次
一、胸外科术后常规护理
1、按外科一般术后和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详细了解手术过程情况,包括病情、输液、输血量、尿量、胸腔引流液量和胸腔引流瓶底水量标记。
3、术后予斜坡卧位,并给予氧气吸入,接心电监护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观察神志、瞳孔大小及周围循环情况等。山东省胸科医院胸外科白雪鹏
4、病人回病房后立即测量体温,高热者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体温低于正常者,给予保暖复温,必要时报告医生处理。
5、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阻塞,观察引流液的色、量、性质,若每小时引流量超过100毫升,连续3小时以上,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手术止血准备。(详见胸腔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6、避免因疼痛而影响病人正常呼吸,应及时使用止痛剂。
7、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如痰液粘稠者,雾化吸入每日2??3次。术后如患者可进饮食,应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每次30~50ml,每10~20min饮水1次,以增加体内水分,防止气道干燥及痰液黏稠。(详见胸外科术后呼吸道管理及护理)
8、胸腔引流管拔除后,一般无特殊禁忌者,应鼓励患者离床活动,并适当作患侧肩、肘关节活动。(详见肢体功能康复活动)
9、胸外科手术病人,除消化道手术外,术后6小时如无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情况,可先饮水,术后第一天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亦可随病人喜爱选择饮食。如病人进食量不足,报告医生。
二、胸外科术后功能康复指导
1、术后早期活动的目的:
•可促进整个机体功能的恢复
• 如促使呼吸加深,有利于肺扩张和分泌物排出,防止肺部并发症
• 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防止血栓形成
• 促进胃肠蠕动,防止腹胀、便秘
• 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防止尿潴留
2、早期卧床活动
2.1在未拔除胸腔引流管之前,或因其他原因限制活动时,应在床上经常做下肢屈伸运动;患肢上肢可做上举、触摸头顶及对侧耳朵的练习,也可以用健侧手握住患侧手腕做上举动作。
2.2一般情况下,胸腔引流管在术后48?72小时拔除,拔管后离床活动,可在室内或走廊慢走散步、自己用餐、去卫生间,每天按训练计划活动术侧上肢,使术侧上肢尽快恢复功能。
3、肢体活动指导
3.1术后患者患侧肢体活动受限,在护士的指导下,患侧肩关节可进行上举、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活动,肩胛骨进行上升、内缩、外移、旋转等活动,肘关节做屈伸、旋转运动。
3.2上肢功能锻炼的方法
① 术后6小时全麻清醒后开始做五指同时屈伸、握拳运动,每次3~5分钟,每日三次。
② 术后第一天开始肘部屈伸运动,餐饮时用患侧手持碗、杯,刷牙和洗脸。
③ 术后第二天开始梳头运动,颈部不要倾斜,肘部抬高保持自然位置,面对镜子梳理,每日三次,每次3~5分钟。
④ 术后第三天开始肩部上下运动,运动时为保护患侧上肢,用健侧手扶助,做上举过头动作,每日三次,每次3~5分钟。
⑤ 术后第四天开始膀根运动,逐步将患侧手放于枕部,开始以健侧的手予以辅助,逐渐将患侧的手越过头顶,触摸到对侧的耳朵,每日三次,每次3~5分钟。
⑥ 术后第四天开始摆臂膀运动,双手左右大幅度摆动,为避免患侧与健侧差别,应共同用力,每日三次,每次3~5分钟。
⑦ 术后第五天开始吊环运动,将患肢抬高上举,肘关节伸直,并以肩关节为中心向前、向后旋转运动,适当后伸锻炼,直至将患肢笔直上举,每日三次,每次3~5分钟。
⑧ 术后第五天开始扇动臂膀运动,双手十指在脑后叠加,两肘在面前开合,保持两肘高度一致,并向后大范围展开,每日三次,每次3~5分钟。
3.3开胸病人术后的患侧上肢渐进式功能锻炼:
开胸病人术后的患侧上肢渐进式功能锻炼对其加快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都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术后疤痕挛缩,还可提高肺活量。
具体方法是:
①术后6h(患者全麻清醒后),开始做五指同时屈伸、握拳运动,每次3~5min,每日3次。
②术后第1天开始肘部屈伸运动,清晨用患侧手刷牙、洗脸、就餐时用患侧手持碗、杯。
③术后第2天开始梳头运动,颈部不要倾斜,肘部抬高,保持自然位置每次3~5min,每日3次。
④术后第3天开始上臂运动:运动时为保护患侧上肢,用健侧受拖住肘部,做上肢上举过头运动,每次3~5min,每日3次。
⑤术后第4天开始肩膀运动逐步将患侧手放于枕部,触摸对侧耳朵。开始时用健侧手予以协助,逐渐将患侧手越过头顶,触摸对侧耳朵每次3~5min,每日3次。
⑥术后第5天开始综合运动,包括摆臂运动、双手左右大幅度运动。为避免患侧与健侧差别,应共同用力。上肢上举动作、双上肢交替上举、煽动臂膀运动、双手十指在脑后叠加,两肘在前面开合,保持两肘高度一致,并向后大范围展开,每项运动每次3~5min,每日3次。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