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血性脑梗死
- 什么是席汉氏综合症
- 糖皮质激素
- 硬脑膜动静脉瘘
- 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 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中风
- 溶栓治疗的建议
- 中风常见的五个警告信号
- 基底动脉尖综合症
- 呼吸机的使用
- 脑血管造影操作易犯的错误
- 青年卒中的病因及机制
- Wernicke 脑病
- 脑耗盐综合症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
- 脑血管狭窄的诊断及治疗
- 症状性狭窄的分型
- 硬膜下积液
- 脑梗死前期CT灌注成像表现及分...
- 空蝶鞍
- 脑卒中后的营养支持治疗
- 降糖六要点
- DWI与ADC
- D2聚体
- 痴呆常见的原因
-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的处理-摘
- 找孩子
-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 盗血综合症
- 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癫痫的发病机制
- 易损斑块与血栓形成
- 什么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CADASIL 是什么病
- 出血性脑梗死
- 蛛网膜囊肿
- 什么是平衡三联
- 洼田饮水试验
- 不同降压药物的应用
- 什么是席汉氏综合症
- 什么是谵妄
- 甘露醇如何应用
- 糖尿病人可以吃那些水果
- 美尼尔氏病与美尼尔氏综合症的区...
- 美尼尔氏病
- 肝素的药理作用
- 什么是血管周围间隙
- 手脚发麻是怎么回事
- 手麻的原因
- 尿崩症
- 头孢菌素的分类
- 出血性脑卒中
- MMSE(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
- 支架置入后再狭窄
- 高血压病的危险分层
- 脑水肿的发病机制
- 中枢性高热
- 微创内膜剥脱术
- TIA最新定义
-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 脑白质病变的特点及影像特征
- 什么是 HRMRI
- 脑血管造影
- NIHSS评分
- 脑卒中的最新分型-CISS分型
- 血气分析
- 风湿与类风湿的区别
- 缺血性脑卒中的TOAST分型
- 运动单位
- 怎样读肌电图
- 腓骨肌萎缩症
- 海绵窦的解剖
- 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病情凶险
-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 耳石症
- 脂肪肝是怎么回事
- 中风后的恢复
- 脑白质疏松症
- bingswanger脑病
- 痛性眼肌麻痹
- 垂体的功能
- 昏迷常见的原因
- 植物神经
- 病例
- 人的第三只眼???松果体
- 脑出血在MRI的演变过程
- CT窗宽和窗位
- T1加权与T2加权是怎么回事
- 呼吸中枢在哪儿
- 作者:韩述军|发布时间:2009-08-07|浏览量:2482次
中枢神经系统中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元群。分布于脊髓、脑干、间脑、大脑皮层等部位。主要分布在脑干。脊髓和脑干在呼吸调节中作用是:
脊髓颈、胸节段灰质前角有呼吸运动神经元。颈3~5节有支配膈肌的神经元。脊髓胸段2~6节有支配肋间肌的运动神经元。如把脊髓在胸段第6节以下横断,对呼吸运动将不发生任何妨碍。如把脊髓在颈段第6节以下横断,肋间肌虽已失去作用,但膈肌还能照常进行有节律收缩活动;只有把脊髓在颈段第2节水平切断,呼吸肌由于与延髓中枢分离而不再起作用。潍坊市市立医院神经内科韩述军
对脑干不同部位进行横断,中脑下丘以上部位(包括大脑、小脑、中脑)不存在时,动物能进行节律性呼吸,但此时切断颈部两侧迷走神经,则呼吸频率变慢,幅度加深。脑桥上1/3横断,节律性呼吸仍能进行,呼吸加深。如切断迷走神经,出现长吸呼吸,吸气时间延长,间有呼气。若在脑桥下缘横切,引起呼吸不规则。此时若将迷走神经也切断,则呼吸变慢。当延髓在闩以下横断,则节律性呼吸完全消失。
延髓中有产生节律性呼吸的基本中枢,两部位有部分重叠,如刺激呼气中枢,引起持续呼气动作;刺激吸气中枢,引起持续吸气动作;交替刺激两个部位,可引起相应呼气和吸气交替出现。吸气中枢更敏感。其中枢神经细胞群,一为背侧群,包括附近的孤束核,为吸气神经元群,自动发出冲动,作用于脊髓对侧的膈肌运动神经元,从而引起对侧膈肌收缩,又作用于腹外侧疑核,通过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支配同侧呼吸辅助肌群,后疑核支配肋间肌运动神经元。
延髓中枢与脊髓之间具交互抑制现象。延髓的吸气神经元可通过下行路径引起脊髓吸气肌运动神经元兴奋,同时又有侧支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对脊髓呼气肌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同样,延髓的呼气神经元下行冲动除引起脊髓呼气肌运动神经元兴奋外,还抑制吸气肌运动神经元活动。
延髓呼吸中枢具有内在节律活动,在整体内,吸气神经元能发放阵发性的成簇电位,每分钟12~15次,与呼吸频率相似,而呼气神经元无自发性放电。
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当脑桥上1/3被横切后,再将两侧迷走神经切断,动物表现持久吸气,对延髓吸气中枢有加强作用。脑桥上方内侧臂旁核为呼吸调整中枢。其作用主要是抑制长吸中枢活动,使呼吸运动节律正常化。
下丘脑、大脑对呼吸有调节作用。如在高热时呼吸频率加快,乃由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脑干各级呼吸中枢而实现的。而人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有意地控制呼吸深度和频率。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