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华松主任医师
-
医院: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科室:
风湿免疫科
- 我专科论文将再APLAR201...
- 过敏性紫癜医患沟通,病情告知书
-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健康教育
- Medline系统该领域Top...
- 牛奶蛋白过敏,食物过敏30问-...
- 我专科20篇论文将参加中华医学...
- “华南儿童风湿病高峰论坛”成功...
- 儿童疫苗接种的有关知识及广东省...
- 科研课题
- 如何调节心理
- 免疫性疾病常用相关检查物价局核...
- 滥用???后抗生素时代现况
-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中山...
- 我专科6篇论文在第11届国际自...
- 曾华松特需专家门诊介绍
- 医疗风险的防范是医患共同的责任...
- 皮肤过敏的免疫发病机制、诊断与...
- 专家谈儿童免疫缺陷病
- 过敏性紫癜咨询答疑-----中...
- 过敏变态反应性关节炎
- 变态反应(过敏)简介
- 最新风湿免疫相关SCI杂志影响...
- 2009 National c...
- 血管炎无法好转怎么办?
- 陈贤楠教授学术思考:浅谈感染、...
- 陈贤楠教授:再谈小儿的感染免疫...
- 应重视临床免疫学这一新兴学科
- 咳嗽久治不好什么办?注意免疫紊...
- 过敏性咳嗽的治疗
- 食物过敏,牛奶蛋白过敏家长手册
- 过敏性咳嗽有哪些表现及特点?
- 7岁孩子的少儿关节炎如何治疗好...
- 孩子皮下出血点是过敏性紫癜还是...
- 过敏性紫癜是否长期用某种药后会...
- 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如何诊断...
- Blood Oath
- 奥巴马的就职演说及我的评论
- 悼岳母
- 第二届《全国小儿免疫性疾病研讨...
- 2008GZPAIR消息:20...
- 小儿过敏性疾病,免疫缺陷病,风...
- 血 誓
- 2008 Guangzhou ...
- 应该怎样带孩子看免疫类疾病
- 羊城晚报:孩子抵抗力差,怎么办...
- 牛奶蛋白过敏症
- Zeng Hua-Song M...
- 婴幼儿过敏及过敏体质婴儿的常见...
- 羊城晚报:医学界人士呼吁欲治过...
- 广州日报:学龄儿童初秋警惕免疫...
- 儿童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诊...
- 儿童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诊...
- 如何看待过敏性疾病
- 如何看待免疫力差及反复生病感冒
- 羊城晚报:抗生素解决不了免疫力...
- 儿童关节炎诊断指南
- 我国变态反应学的展望
- 作者:曾华松|发布时间:2009-08-04|浏览量:1445次
转发于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 张宏誉
变态反应学是一门新兴学科,1906年,著名的奥地利医师冯皮尔凯提出了“Allergy”一词,按字面的意思就是“变化了的反应”,故译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与过敏反应是同义语,目前,前者更多的用于学术方面,后者则多用于临床实践。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变态反应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广州市儿童医院过敏免疫风湿病科曾华松
从现代免疫学的观点看,变态反应是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应答,变态反应学与免疫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免疫学的每一项成就都给变态反应学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IgE的发现不仅阐明了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也为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我国的变态反应学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是我国变态反应学的发源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的变态反应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协和走向了全中国,现在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变态反应专业的从业人员。在领导的关怀下,2001年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正式成立,以后,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变态反应学地方分会,整个学科呈现繁荣昌盛的局面。在当前的情势下,我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要提高全社会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在一生中曾罹患过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可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也会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有证据表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比如近年来金属饰物过敏、宠物过敏、坚果等食物过敏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很显然这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此外,某些过敏性疾病尚有“流行性”的特点,过敏原的播散可在同一时段造成群体发病,如有些国家的花粉症患病率可达10%以上。
二、变态反应学的定位问题
过敏性疾病既然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那么是否一定要建一个变态反应科呢?目前,除了北京协和医院之外,开设变态反应科的医院寥寥无几,因此有人对此学科的重要性产生了动摇,甚至认为变态反应学可有可无,这实际上是对本学科的认识不足造成的误解。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变态反应作为一个病理过程与所有的临床学科都有关系,特别是与皮科、耳鼻咽喉科、呼吸内科、儿科等多学科的疾病关系密切。从发病机制的角度看,变态反应学与临床免疫学的关系更为密切,国外多数医院将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合为一个科室,但也有相当数量从事其它学科的人员对该专业的过敏性疾病进行研究,如儿童变态反应、耳鼻咽喉变态反应、皮肤变态反应等。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成立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已成为变态反应医疗、教学、科研中心,年门诊量已达到五万人次。有些临床单位盲目按照协和的模式去建立变态反应科,往往病源不足,病种也较为单调,限制了学科的发展,不利于年轻医师的培养。我个人认为,只要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对本专业的过敏性疾病进行诊治或研究就够了,不必强求成立变态反应科。作为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应广泛接纳各兄弟科室中的同道,虽然彼此的专业不同,但从事变态反应学的研究这一点是相同的,多学科参与学会的工作可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过敏原的问题
变态反应学的特点是要对过敏性疾病进行特异性的诊断和治疗,即查找过敏原,并针对过敏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因此,过敏原是变态反应专业的核心。
过敏原的种类繁多,国外已有专业的厂家可提供过敏原,国内过敏原生产的产业化问题已提到日程上,建议加大对过敏原研究的投入,也建议药政部门对过敏原的管理采取较为灵活的政策,循序渐进,逐渐提高质量。
过敏原的诊断必须慎之又慎,目前国内过敏原的体内外试验还不够规范,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比例较高,迄今从国外引进的体外诊断系统已约十种,主管部门应严格把关,必须予以论证,并要加强质控。
在脱敏的问题上,应强调安全、有效以及脱敏液的质量可控,要通过严格的双盲试验证实脱敏有效。此外还应考虑我国的国情和广大患者的承受能力。
四、积极开展变态反应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加强国际合作
目前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变态反应学的继续教育,为变态反应学的普及做出了贡献,某些高校还培养了变态反应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本学科培养了高级专业人才。今后我们还应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因为变态反应学的历史较短,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有待研究。在研究工作中,我们要强调“选题来自于临床,科研成果服务于临床,临床工作是科学研究的最终归宿”的观念,强化临床第一的思想,踏踏实实的做一些研究工作。
我国有丰富的临床资源,病人多,病种多,为开展临床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老一辈变态反应学家在本学科的许多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诸如:全国性的花粉调查、真菌调查、螨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螨的生物学研究,为学科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和方式的改变,新的过敏原层出不穷,对新的过敏原和新出现的问题要加强研究,同时对以往的研究应进一步完善。
过敏反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的过敏性疾病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地域的特点。近年来,我们与世界变态反应组织、欧洲变态反应学会、美国变态反应学会,以及亚太地区变态反应学会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这不但使对我们从国际上获得了重要信息,也可把我国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世界。
在第一个世界过敏反应日到来之际,我衷心的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过敏反应这一日益严峻的话题,为过敏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也为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