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尼替尼对晚期肾癌患者血脂和尿...
- 舒尼替尼在晚期肾细胞癌二线序贯...
- 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存活期...
- 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新进展研讨会...
- 爱伴坦途-肾癌患者教育活动纪实
- 第二届默沙东保列治驻京部队医院...
- 2012年索坦治疗晚期肾癌全国...
- 参加2012年索坦-靶向治疗新...
- 我中心索坦资料阶段小结
- 参加第29届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大...
- 参加中国癌症基金会“索坦患者援...
- 参加第四届CUA-辉瑞泌尿肿瘤...
- 参赛之路,学习之路,成长之路
- 肾癌靶向治疗最新进展-参加第二...
- 恶性肾孤立性纤维瘤合并胸椎转移...
- 参加2011年度新加坡泌尿外科...
- 经尿道逆行球囊导管扩张术治疗孤...
- 重庆参加中国癌症基金会“爱伴坦...
- 北京市泌尿外科单孔腹腔镜技术研...
- 输尿管口囊肿
- 结节性硬化症
- 多沙唑嗪,非那雄胺及两者联合治...
- 表浅性膀胱肿瘤的腔内治疗新进展
- 晚期肾癌分子靶向治疗??舒尼替...
- 肾盂旁囊肿
- 腹膜后纤维化
- 腺性膀胱炎
-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 经尿道2微米激光膀胱颈汽化切割...
- 前列腺癌
- 晚期肾癌援助计划-索坦
- 膀胱肿瘤
- 不同麻醉方式下腹腔镜精索静脉高...
- 成人睾丸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 肾迷走血管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
- 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不同止血方法...
- 试述靶向治疗药物的异同
- 作者:郭刚|发布时间:2011-09-22|浏览量:1167次
|
项目 |
甲苯磺酸索拉非尼 |
苹果酸舒尼替尼 |
临床意义 |
|
商品名北京301医院泌尿外科郭刚 |
多吉美 |
索坦 |
|
|
上市时间(中国) |
2007 |
2008 |
|
|
分子量 |
637 D |
532.6 D |
|
|
类别 |
多靶点络氨酸激酶抑制剂 |
多靶点络氨酸激酶抑制剂 |
|
|
溶解性 |
不溶于水 |
水溶性 |
|
|
饮食相关性 |
高脂饮食降低利用度 |
无关 |
提示患者在服用多吉美期间避免高脂饮食 |
|
半衰期 |
25-48小时 |
40-60小时 |
多吉美药物效应撤退快,术前辅助治疗者停药时间少于索坦 |
|
代谢 |
P450 |
P450 |
|
|
排泄途径 |
粪51%,尿19% |
粪61% 尿16% |
肝肾功能损害小,对于肝肾功能不全者可应用 |
|
药物相互作用 |
经CYP2C9代谢的药物 |
经CYP2C9代谢的药物 |
注意与CYP2C9类药物的相互作用 |
|
药代动力学 |
非单一因素 |
性别、体重、种族、ECOG、肿瘤类型 |
生物利用度亚裔较白人增加15%,女性较男性增加10%(索坦) |
|
血药浓度时间 |
7d达峰值 |
10-13d达峰值 |
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在血药峰值后3-5天,与监测时间点的选择相关 |
|
肝肾功能不全 |
不影响代谢 |
不影响代谢 |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可以应用 |
|
抑制酶活性 |
酪氨酸激酶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
酪氨酸激酶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
|
|
Ras/Raf |
+ |
- |
属于信号通路下游位点,多吉美特有,双通道肿瘤抑制。 |
|
VEGFR1 |
- |
+ |
肿瘤生长/新生血管,索坦特有 |
|
VEGFR2 |
+ |
++ |
肿瘤生长/新生血管 |
|
VEGFR3 |
+ |
++ |
肿瘤生长/新生血管 |
|
PDGFRα |
- |
+ |
索坦特有,造血干细胞正向调控因子,肿瘤生长/新生血管 |
|
PDGFRβ |
+ |
++ |
造血干细胞正向调控因子,肿瘤生长/新生血管 |
|
c-KIT |
+ |
++ |
各类肿瘤细胞及造血干细胞表面,肿瘤生长 |
|
FLT3 |
+ |
++ |
造血干细胞正向调控因子,肿瘤生长 |
|
RET |
- |
+ |
肿瘤生长 |
|
|
|
|
索坦对所有主要靶点的抑制率均高于索拉非尼,靶点亲和力高,主要是各个靶点IC50的差异。预示其临床效果可能优于多吉美。 |
|
推荐剂量 |
400mg bid 持续 |
50mg 1/日 4/2w |
索坦单日剂量可为25-50mg;多种给药方案;疗效、不良反应与总剂量相关。多吉美在推荐剂量疾病进展后可加量至600mg,依然获得生存获益。 |
|
是否可增量 |
可增量至600mg,800mg或联合生物免疫制剂,化疗药物及其他靶向药物。 |
可调整治疗方案 |
多吉美为持续给药,单日剂量可调。剂量的增加可增加不良反应及疗效 |
|
适用范围 |
肾癌、肝癌、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肿瘤、卵巢癌,乳腺癌、AML、GIST三线,甲状腺癌,血管肉瘤 |
肾癌、GIST、乳腺癌、结直肠癌、神经内分泌瘤、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其他肉瘤 |
目前多吉美主要应用于肝细胞癌及肾癌;索坦主要应用于肾癌及GIST二线治疗。其他肿瘤的治疗处于探索阶段。 |
|
|
|
|
|
|
疗效 | |||
|
CR |
5% |
1% |
索坦患者用药后OR比率更高,多吉美以SD为主,但国内数据似乎两者无明显差异。 |
|
PR |
45% |
| |
|
SD |
74% |
41% |
|
|
PD |
21% |
13% |
|
|
疾病无进展时间 |
|
11m |
|
|
无进展生存 |
5.9m |
10.8m |
索坦的临床获益较多吉美更有优势,国内数据差异小 |
|
OS |
17.8m |
26.4m |
|
|
序贯治疗 |
多吉美-索坦 |
索坦-多吉美 |
两者间的交替使用均有一定效果,不存在交叉耐药,但从药理学分析,多吉美进展患者继续应用索坦似乎收益更大些。 |
|
术后辅助 |
临床观察中(推荐) |
临床观察中 |
针对T3以上无转移患者,及其他高危患者 |
|
术前新辅助 |
效果良好(推荐) |
效果良好 |
多吉美术前停药时间短,围手术期风险小于索坦 |
|
进展后治疗 |
索坦或m-TOR抑制剂 |
m-TOR抑制剂 |
|
|
|
|
|
注:目前无索坦及多吉美两者的直接对比研究,以上数据均来源于不同实验数据 |
|
不良反应: ()内为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 | |||
|
乏力 |
13.2%-37% |
50% |
索坦各类不良反应更明显 |
|
腹泻 |
16.3%-38% |
53%(5%) |
多吉美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手足反应、口腔黏膜炎、脱发等 |
|
恶心/食欲减退 |
14.1% |
|
|
|
高血压 |
9.7%-17% |
20%(8%)-48% |
是靶向治疗的疗效预测因子 |
|
手足皮肤反应 |
10.5%-68.6% |
20%(5%)-70% |
可能是疗效的预测因子 |
|
口腔黏膜炎 |
18.8% |
25% |
|
|
皮疹/脱屑 |
15.8%-28% |
|
|
|
脱发 |
22.09% |
|
|
|
瘙痒 |
16.9% |
|
|
|
神经病变 |
10.2% |
|
|
|
甲状腺功能低下 |
- |
3-4%-37% |
可能是索坦疗效的预测因子 |
|
白细胞减少 |
3% |
60% |
索坦队细胞因子的亲和力高,靶点多,骨髓抑制较多吉美显著 |
|
淋巴细胞减少 |
13% |
72%(12%) |
|
|
粒细胞减少 |
5% |
|
|
|
血小板减少 |
+ |
65%(8%) |
与多吉美相比,索坦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心脏毒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
|
贫血 |
+ |
71%(9%) |
|
|
血脂异常 |
12% |
|
|
|
尿酸异常 |
+ |
+ |
|
|
血磷异常 |
13% |
+ |
|
|
肌酐 |
+ |
+ |
|
|
LDH |
+ |
+ |
|
|
心脏毒性 |
|
10%(2%) |
|
|
胆结石 |
|
8% |
|
|
胰腺炎 |
+ |
+ |
|
|
免疫活性 |
抑制NK/PBMC活性 |
不抑制 |
多吉美的应用可能会抑制患者自身免疫功能 |
|
肾上腺皮质功能 |
|
+ |
可能与疲劳、乏力等症状有关 |
|
|
|
|
|
|
指南推荐 |
B级推荐(CUA) |
一线(EUA)(NCCN) |
目前各大指南推荐索坦作为1线治疗的较多 |
|
随访要求 |
患者本人到场 |
本人可不到场 |
|
|
管理单位 |
中华慈善总会 |
中国癌症基金会 |
|
|
费用(3周期) |
15.2万/3个月 |
15.4万/4.5个月 |
|
|
申报要求 |
年收入<12万,必须有病理,必须患者本人取药 |
低收入,最好有病理,可家属领药 |
|
|
后期随访 |
指定医生 |
指定医生 |
|
|
随访项目 |
影像学资料 |
影像学、血液化验、超声等 |
索坦需要定期全面复查,检测各类指标变化;多吉美仅需复查影像学 |
|
临床观察项目 |
辅助、新辅助 |
辅助、新辅助、安全性回顾 |
两者目前都在进行相关临床观察 |
TA的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