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肝性脊髓病?
- 疝气打孔手术?不看手术大与小,...
- 复发性疝的治疗
- 疝气打孔手术?不看手术大与小,...
- 关于肿瘤治疗的八个真相
- 妇女就诊注意事项
- 普通外科疾病诊疗范围
- 胃癌的综合治疗
- 一个小切口行双侧疝修补术
- 肝性脊髓病
- 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
- 胃癌的治疗选择
- 单孔胆囊切除不再是梦想
- 胃肠道间质瘤
- 多原发癌
- 2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
- 降钙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 妊娠期甲亢
- 甲亢的手术指征
- 甲状腺癌的诊断
-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
- 乳管镜检查治疗
- 朋友们,请重视颈部甲状腺结节
- 乳腺体检
- 乳腺疾病患者须知
- 保乳手术的适应证
- 乳癌的高危因素
- 乳头溢液
- 胰岛素瘤
- 如何就诊
- 布-加综合症
- 肝癌的微波固化治疗
- 纤维胆道镜的应用
- 无张力疝修补术
- 门脉高压症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是什...
- 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目的
- 什么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 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
- 休克的治疗
- 肠梗阻
- 作者:吴耀禄|发布时间:2009-07-06|浏览量:2814次
1、机械性肠梗阻
(1)肠外因素:①粘连与粘连带的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因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连带较多见于小儿,因腹部手术和腹腔炎症产生的粘连则多见于成人。②嵌顿性外疝或内疝。③肠外肿瘤或病理性脏器或异位的压迫。④肠扭转。常由于粘连、发育异常所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吴耀禄
(2)肠管本身的原因:①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型。②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它因素所致的狭窄。例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肠吻合等。③肠套叠。成人较少见,常因息肉或肿瘤性病变引起。
(3)肠腔内原因:由于成团的蛔虫、胆石、粪块和异物引起,现在不常见。
2、动力性肠梗阻
(1)麻痹性:腹部大手术后、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血肿、麻醉药、肺炎、脓胸、低钾血症等全身性代谢紊乱均可引起肠麻痹。
(2)痉挛性: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均可导致肠管暂时性痉挛。
3、血运性肠梗阻
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肠系膜动脉硬化所致的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逐渐被医学者所重视。
肠假性梗阻是一种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无机械性梗阻证据的综合征,可以是急性和慢性的,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一般认为是肠肌肉神经变性的结果。结缔组织疾病、原发性肌病、某些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一些药物可引起继发性肠假性梗阻,原发性肠假性梗阻的原因还不十分明确。
肠梗阻的症状:
1、腹痛 肠梗阻的病人大多以腹痛为主要和首发症状。在急性完全性机械性小肠梗阻病人中,腹痛表现为阵发性绞痛,是由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强烈蠕动所引起。多位于腹中部,常突然发作,逐步加剧至高峰,持续数分钟后缓解,间隙期可以完全无痛,但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再发。绞痛的程度和间隙期的长短则视梗阻部位的高低和病情的缓急而异。不完全性肠梗阻腹痛较轻,在一阵肠鸣或排气后可见缓解。慢性肠梗阻亦然,且间隙期亦长。急性机械性结肠梗阻时腹痛多在下腹部,一般较小肠梗阻为轻。结肠梗阻时若回盲瓣功能正常,结肠内容物不能逆流到小肠,肠腔因而逐渐扩大,压力增高,因之除阵发性绞痛外可有持续性钝痛,此种情况易出现闭袢性肠梗阻的可能性。发作间隙期的持续性钝痛亦是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表现,如若肠壁已发生缺血坏死则呈持续性剧烈腹痛。至于麻痹性肠梗阻,由于肠肌已无蠕动能力,故无肠绞痛发作,便可由高度肠管膨胀而引起腹部持续性胀痛。
2、呕吐 肠梗阻病人几乎都有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叶出物多为胃内容物。后期则为反流性呕吐,因梗阻部位高低而不同,部位越高,呕吐越频越烈。低位小肠梗阻时呕吐较轻亦出现较晚。结肠梗阻时,由于回盲瓣可以阻止反流故早期可无呕吐,但后期回盲瓣因肠腔过度充盈而关闭不全时亦有较剧烈的呕吐、吐出物可含粪便。
3、腹胀 是较迟出现的症状,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小肠梗阻由于频繁呕吐多无明显腹胀;低位小肠梗阻或结肠梗阻的晚期常有显著的全腹膨胀。闭袢性梗阻的肠段膨胀很突出,常呈不对称的局部膨胀。麻痹性肠梗阻时,全部肠管均膨胀扩大,故腹胀显著。
4、肛门停止排便和停止排气 完全性肠梗阻时,患者排便和排气现象消失。但在高位小肠梗阻的最初2~3日,如梗阻以下肠腔内积存了粪便和气体,则仍有排便和排气现象,不能因此否定完全性梗阻的存在。同样,在绞窄性肠梗阻如肠扭转、肠套叠以及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等都仍可有血便或脓血便排出。
5、全身症状 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呕吐频繁和腹胀严重者有脱水,血钾、血钠过低者有疲软、嗜睡、乏力和心律失常等症状。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全身症状最显著,早期即有脱水,很快进入休克状态。伴有腹腔感染者,腹痛持续并扩散至全腹,同时有畏寒、发热、白细胞增多等感染和毒血症表现。
肠梗阻的治疗:
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梗阻的原因、性质、部位、病情和患者的全身情况。但不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纠正肠梗阻所引起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失调,作胃肠减压以改善梗阻部位以上肠段的血液循环以及控制感染等皆属必须。
1、纠正脱水、电解质丢失和酸碱平衡失调
脱水与电解质的丢失与病情有关。应根据临床经验与血化验结果予以估计。一般成人症状较轻的约需补液2500ml,有明显呕吐的则需补3000ml,而伴周围循环衰竭和低血压时则需补液4000ml以上。若病情一时不能缓解则尚需补给从胃肠减压及尿中排泄的量以及正常的每日需要量。当尿量排泄正常时,尚需补给钾盐。低位肠梗阻多因碱性肠液丢失易有酸中毒,而高位肠梗阻则因胃液和钾的丢失易发生碱中毒,皆应予相应的纠正。在绞窄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的晚期,可有血浆和全血的丢失,产生血液浓缩或血容量的不足,故尚应补给全血或血浆、白蛋白等方能有效地纠正循环障碍。补液计划边制定边修改,补充体液和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的目的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保持机体的抗病能力,使患者在肠梗阻解除之前能度过难关,能在有利的条件下经受外科手术治疗。
2、胃肠减压
通过胃肠插管减压可引出吞入的气体和滞留的液体,解除肠膨胀,避免吸入性肺炎,减轻呕吐,改善由于腹胀引起的循环和呼吸窘迫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梗阻以上肠管的瘀血、水肿和血液循环。少数轻型单纯性肠梗阻经有效的减压后肠腔可恢复通畅。胃肠减压可减少手术操作困难,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3、控制感染和毒血症
肠梗阻时间过长或发生绞窄时,由于细菌移位,血液、肠壁和腹膜常有多种细菌感染,积极地采用以抗革兰氏阴性杆菌及厌氧菌为重点的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十分重要。
4、解除梗阻、恢复肠道功能
对一般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尤其是早期不完全性肠梗阻,如由蛔虫、粪块堵塞或炎症粘连所致的肠梗阻等可作非手术治疗。早期肠套叠、肠扭转引起的肠梗阻亦可在严密的观察下先行非手术治疗。动力性肠梗阻除非伴有外科情况,不需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及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适应手术治疗。由于急性肠梗阻病人的全身情况常较严重,所以手术的原则和目的是:在最短手术时间内,以最简单的方法解除梗阻和恢复肠腔的通畅。具体手术方法要根据梗阻的病因、性质、部位及全身情况而定。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