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述获得性鱼鳞病的临床表现、病...
- 夏季谨防隐翅虫皮炎
- 鉴别真假燕窝
- 常见伤口的处理
- 射频美容
- 皮肤美容护理常识
- 腋臭的治疗
- 提防美容产品导致的肾病
- 核辐射防护要点
- 科学除跳蚤
- 猫抓病
- 巧治痱子
- 湿疹
- 夏季谨防隐翅虫皮炎
- 丘疹性荨麻疹(又称虫咬皮炎)
- 小儿疥疮的治疗
- 甲癣(灰指甲)
- 手足癣
- 阴滋病研究进展
- 水痘
- 带状疱疹
- 光敏性食物
- 食物不耐受
- 手足皲裂
- 斑秃的治疗
- 银屑病的治疗
- 我国银屑病的流行情况
- 疥疮的诊断和治疗
- 雄激素源性脱发(脂溢性脱发)
- 特应性皮炎(婴儿湿疹、奶藓)
- 鱼鳞病
- 跖疣和鸡眼
- 性传播疾病
- 慢性荨麻疹
- 皮肤的美容
- 日光性皮炎的预防与治疗
- 皮肤的保健
- 皮肤肿瘤你了解多少?皮肤肿瘤可...
- 黑痣和恶性黑色素瘤的鉴别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作者:陈颖炜|发布时间:2011-05-10|浏览量:368次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表现:
由于大多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均属于中至重度疼痛,患
者难以忍受并伴有明显的情绪或心理异常变化。
疼痛性质主要表现为:
(1)自发性闪电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发作痛。逾50%以上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主诉疼痛发作时呈自发性闪电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烈疼痛,夜间极少有正常的睡眠过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大多数患者患区皮肤呈现明显的痛觉过敏或超敏现象,即使少许棉签纤维轻轻掠过亦会引起痉挛样剧烈疼痛,因此许多患者由于惧怕卢湾区中心医院皮肤科陈颖炜
衣服刺激产生的剧烈疼痛而不敢穿衣服。
(2)针刺样疼痛伴随持续性烧灼痛。属于中度疼痛,晚上有时影响正常睡眠;患区皮肤可以出现痛觉过敏或超敏现象或麻痹现象。虽然发作频率根据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类型和神经受损程度而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患者表现的自发性剧烈疼痛的频率在临床上缺乏规律性,与运动亦无明显关系。正是因为如此,许多患者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害怕剧烈疼痛的来临,也不知道何时来临。大部分患者疼痛发作频率< 10 次/min,每次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十秒不等,部分疼痛严重的患者可能> 10 次/min,持续性剧烈疼痛发作临床亦不罕见。
疼痛发作时的伴随症状除了疼痛症状之外,大部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会伴随患区程度不同的紧缩感、蚁行感、瘙痒、抽动感或灼热感。其
情绪和心理状态也会发生异常变化,诸如焦虑、抑郁、注意力涣散和易发脾气等;由于剧烈疼痛和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使患者日常生活和夜间睡眠受到明显影响,而且由于对求医出现明显的失望和抵触情绪。此外,患者行为异常,以及家庭、社会适应能力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降低亦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治疗原则:
近年来,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概念的最大变化,在于提倡临床实施“ 神经功能调节治疗和神经损伤修复治疗,以及疼痛康复治疗”,其中,早期而有效的治疗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主要原则。因为,当疾病进展至后期时,治疗起来十分棘手,病程越长治疗越困难。临床治疗的目的,是有效控制疼痛和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只是相对而论。但是,目前对神经再损伤或损毁治疗的质疑已经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警惕。在各医疗单位疼痛科建立后,一系列新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不仅迅速提高了疗效,也使患者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局部外用药:对于局部皮肤激惹症状明显的患者即激惹型急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可局部予以5%利多卡因、阿司匹林、辣椒素、多
瑞吉贴剂,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乳剂或膏剂。亦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组合处方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症状。
半导体激光治疗: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所产生的激光为近红外波段,其输出功率大,可穿透组织,对机体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及神经系统,使其电位发生变化,引起冲动,降低神经末梢兴奋性,还能使组织内镇痛物质一吗啡样物质释放,局部5一羟色胺含量降低,从而起到镇痛作
用。此治疗方法无副作用,操作简便、安全,经济实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口服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即平时所说的止痛药:选择性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对早期(病程≤ 6 个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辅助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应注意此类药物对胃肠系统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尤应注意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危险,部分患者可无任何先兆症状或主观感觉而突发大出血。
(2)促进神经损伤修复药物:大多数维生素类药物是参与体内各种代谢过程所需酶类的辅基,对于维持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和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其中,B 族维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以维生素B12 应用较为广泛。另外,牛痘疫苗致炎家兔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和“恩再适”均为临床常用的神经损伤修复辅助治疗药物,其药理作用包括神经修复和营养、镇痛、改善冷感及麻木等神经症状,以及调节免疫反应等,具有缓解疼痛和促进神经修复的作用。
(3)抗抑郁药物:此类药物产生镇痛作用的时间短于抗抑郁作
用,使用过程中应从小剂量开始并逐渐增加剂量,
治疗效果明显。
(4)抗癫药物:抗癫药物可以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若与抗抑郁药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疗效。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其不良反应,特别是老年患者和长期服药者应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
(5)麻醉性镇痛药和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包括阿片类药物,对大多数患者有效。但长期服用此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