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引强副主任医师 博士
-
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科室:
肝病科
- 自身免疫性肝炎
- 肝纤维化四项的临床意义
- 新版《APASL慢性乙型肝炎诊...
- 新版《亚太地区丙型肝炎共识和诊...
- 基于肝癌分型的治疗规范??河北...
- 舌像的意义
- J Gastroenterol...
-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
- DNA序列测定结果判定!
- 加入利巴韦林并不提高急性丙型肝...
- 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转...
- 乙肝患者何时需要抗病毒治疗?(...
- 幽门螺杆菌最新共识及刘文忠教授...
- 二十八脉分类
- 基于肝癌分型的治疗规范??河北...
- 更新版APASL 2012《亚...
- 总胆汁酸(转自百度百科)
- 乙肝患者球蛋白偏高有哪些原因?
- 肝纤维化四项的临床意义
- (转贴)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
- 药物性肝炎
- (转贴)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
- (转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
- (转帖)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
- 脂肪肝防治的八大误区(转贴)
- 糖尿病药物的合理应用(转自爱爱...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B超检查提示弥漫性肝损害严重吗...
- 自身免疫性肝病确认试验的临床意...
- 肝穿刺活检
- 肝脏B超检查正常值
- 肝脏B超上的钙化点
- 肝脏B超检查要空腹
-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 肝性脑病的分期
- 肝硬化患者腹水的发病机制(转)
- 肝硬化的并发症(转)
-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 利巴韦林的副作用
- 慢性乙型肝炎(CHB)概说
- 中医药对慢性乙型肝炎保肝降酶作...
- 自身免疫性肝炎
- 中西医合治乙肝纤维化效果好
- 肝纤维化的诊断方法
- 作者:张引强|发布时间:2012-01-02|浏览量:431次
1、肝活检病理学检查目前诊断肝纤维化的最可靠指标是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是明确诊断、衡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以及判定药物疗效的重要依据。目前一般采用半定量计分系统。但是,存在局限性.由于肝纤维化在肝内分布不均匀,而且肝穿刺组织仅占全肝的五万分之一,可造成诊断误差。因此强调肝活检标本至少15 mm。另外, 病理观察者自身以及观察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也会对肝纤维化及其分级的评价产生影响。另外肝活检是一种创伤性检查,穿刺后疼痛以及其他并发症使半数左右患者不愿接受该项检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张引强
2、生化学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 Ⅲ)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PC Ⅲ与肝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PC Ⅲ 不仅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上有价值,在慢性肝病的预后判断上也有意义。血清PCⅢ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密切相关,反映肝纤维合成状况和炎症活动性。IV-C是肝纤维化的早期标志之一。在肝纤维化时出现最早,适合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LN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LN也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HA是肝纤维化和肝硬变的敏感指标。血清HA在急性肝炎时轻度升高;慢性肝炎时显著升高;肝硬化时极度升高。肝硬化病人血清HA极度升高。是反映肝损害严重程度、判断有无活动性肝纤维化的定量指标。但肝纤维化的生化学指标缺乏特异性,如肝脏外其它器官纤维化时,PC Ⅲ也升高;在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晚期糖尿病、硬皮病等可出现Ⅳ-C水平的异常;大部分肿瘤患者血清LN水平升高,尤以乳腺癌、肺癌、结肠癌、胃癌显著。
3、影像学检查:CT和普通超声等影像学检查, 可以通过观察肝脏大小、边缘、实质密度回声、血管走行及血流频谱,为肝纤维化的诊断提供形态学参考,但其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并不高。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诊断肝纤维化的无创性方法进行研究。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是一种新型的肝纤维化检测仪器, 是一项建立在超声诊断基础上的快速便捷、非侵袭性新技术,通过测定肝脏瞬时弹性图谱来反映肝实质硬度,当肝组织出现纤维化病理改变时,可评估肝脏纤维化的程度并进行定量分级。FibroScan目前在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地正在被广泛使用。Fibroscan优点是无创伤,患者无痛苦、无并发症,操作简便、快速(<5 min ),可在门诊或床边进行,由于量化,结果客观而可靠、重复性好。有望成为可以诊断和监测肝纤维化的进程的首选方法。?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