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飞虎医士
-
医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耳鼻喉科
- 有哪些容易引起口腔溃疡的药物?
- 耳鸣再训练治疗
- 梅尼埃病的最新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口腔溃疡防治
- 鼻塞困扰半年未好,省中医院医生...
-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特色优势
- 新安医学郑氏喉科治疗耳鼻咽喉科...
- 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特色优...
- 耳鸣的治疗
- 关于耳鸣的一些有趣的事实
- 不必害怕耳鸣
- 耳鸣的发病机制
- 过敏性鼻炎与鼻中隔偏曲的相关性...
- 过敏性鼻炎近15年中医治疗经验...
- 过敏性鼻炎近15年中医治疗经验...
- 应重视对过敏性鼻炎的研究( 新...
- 变应性鼻炎??一个曾经被低估了...
- 过敏性鼻炎防治新进展(转载)
- 过敏性鼻炎诊疗指南
- 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
- 干祖望运用“补脾法”治疗慢性咽...
- 干祖望运用“补脾法”治疗慢性咽...
- 慢性咽炎的防治
- 刺营放血疗法治疗慢性咽炎
- 春季护咽喉 注意灭“火”
- 护理干预配合中药颗粒剂含化对头...
- 中西药配伍禁忌
- 重视变应性鼻炎药物的合理应用
- 医学英文论文写作方法
- 穴位敷贴治疗变应性鼻炎
- 中医按摩治疗过敏性鼻炎
- 耳鸣的中医治疗
- 慢性咽炎的偏方(特别适用于反复...
- 从痰治疗慢性咽炎可有七法
- 作者:吴飞虎|发布时间:2012-08-05|浏览量:869次
1 疏风化痰法 此法适用于慢性咽炎中风痰伏肺证。因风邪犯肺,治疗失当,邪不得泄而伏肺经,津液不得输布,留滞成痰。而咽喉乃肺之外候,故咽喉不利,临床可见咽痒咳嗽,反复发作,有痰色白,或有咽痛,咽部稍红,舌苔薄白。治疗宜疏风宣肺化痰,常用中药有荆芥、防风、蝉衣、桑白皮、杏仁、桔梗、瓜蒌皮、前胡、浙贝母、百部、紫苑等。安徽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吴飞虎
2 清热化痰法 此法适用于慢性咽炎中痰热互结证。由于风热、风寒犯肺从阳化热,或气郁化火,或过食辛、辣、熏、烤致肺胃结热。热性上炎,热邪炼液为痰,故咽喉不适,疼痛,有异物感,有黄痰,口干。检查咽部粘膜充血,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呈帘珠状,甚则成片。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治疗宜清热化痰,常用中药有黄芩、花粉、玄参、挂金灯、丹皮、射干、杏仁、桔梗、浙贝母、瓜蒌皮、冬瓜仁、桑白皮等。
3 行气化痰法 此法适用于慢性咽炎中肝气郁积痰凝证。由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积,气不流津,津液结聚成痰,痰气循经互结于咽喉而为病。临床可见咽部有异物感,胸闷不畅,情绪不好时明显。咽部有痰或无痰,或咽部干燥。检查咽部慢性充血,后壁有散在颗粒,舌苔薄白,脉弦。治疗宜疏肝行气,化痰利咽,中药常用半夏、厚朴、茯苓、苏叶、苏梗、绿萼梅、郁金、桔梗、瓜蒌等。若痰黄,舌苔黄可加黄芩、挂金灯、石斛等。
4 健脾化痰法 此法适用于慢性咽炎中脾虚生痰证。由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常,精微生化无源,无以上承咽喉,水谷不化精微,生湿成痰,咽喉因之为病。临床上常见咽干燥,或有疼痛,食少困倦,面色无华,腹胀,大便溏薄,咽部充血不甚,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舌淡胖,苔薄腻,脉细弱。治疗宜健脾化痰,常用中药有太子参、薏苡仁、白术、茯苓、山药、扁豆、升麻、柴胡、荷叶、射干等。若湿重,口中粘腻泛恶,可选用半夏、代赭石、藿香、佩兰等。
5 温阳化痰法 此法适用于慢性咽炎中脾肾阳虚证。由于脾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液,聚湿为痰,致咽部怕冷不适,口吐稀痰粘液,甚至口中发咸,查咽部粘膜微红,有稀粘痰附着。全身可见腰膝冷痛,形寒怕冷,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湿,脉沉细等。治疗宜温阳化痰。常用中药有附子、茯苓、白术、生姜、五味子、桂枝、桔梗、炙甘草、制半夏等。
6 养阴化痰法 此法适用于慢性咽炎中肺肾阴虚证。由于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灼津为痰,故咽喉不利。临床常见咽干微痛,干咳,或有痰,午后及入夜加重,全身可伴形体消瘦,腰膝?软,五心烦热,查咽部粘膜慢性充血、少津或萎缩,咽后壁有散在颗粒,舌红,脉细数。治疗宜养阴清热化痰利咽,常用中药有生地、沙参、麦冬、天花粉、芦根、知母、桑白皮、白芍、桔梗、甘草、川贝母、玄参、黄精等。
7 活血化痰法 此法适用于慢性咽炎中痰瘀互结证。往往气机阻滞日久,血瘀痰凝,致咽部颗粒肿胀不消,色暗滞,咽部不适,有异物感,伴胸闷,舌质暗滞,脉涩。治疗宜行气活血化痰利咽,可用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常用中药有桃仁、红花、桔梗、甘草、玄参、瓜蒌、当归、赤芍、生地、柴胡、枳壳等。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