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明杰主任医师
-
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骨关节创伤、手外、脊柱外科
- 韦贵康教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总结
- 作者:王明杰|发布时间:2011-03-21|浏览量:983次
【摘要】韦贵康教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防和调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治疗上融合中、西医两法两用,既突出了中医的特色,又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以中医手法治疗为主,同时辅以中药内治法,在临床上得到突出疗效。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韦贵康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创伤、手外、脊柱外科王明杰
韦贵康教授现为广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会长,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首席主席,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常务副主席。曾任广西中医学院院长,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广西政协常委、医药卫生委员会主任,广西科协副主席,广西国际手法医学协会理事长,全国中医骨伤科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科研究会副理事长,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首席主席,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常务副主席、香港中医骨伤科学院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终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评审专家等职。
他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余年,孜孜不倦、勤奋严谨、医术精湛、学术高超、继古拓新,以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而著称,并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和疾病的诊治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笔者有幸从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对韦贵康教授有关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的研究探讨如下,管窥之见,以飨同仁。
1.保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现代医学的病名,腰推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韦贵康教授为约80%的病人可经非手术治疗可以缓解或治愈,如手法推拿按摩、正骨整脊,中药内服外用、针灸、牵引、练功等,很多病人运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
1.1正骨理筋手法
1.1.1推散法
适用于局部肿胀、肌痉挛、炎症、血运障碍(如腰大肌肿胀,髂胫束痉挛等)。腰大肌肿胀推法:患者俯卧,医者用手掌或指腹于局部推按,反复数次。髂胫束痉挛推法:患者侧卧,患肢在上伸直位,健在下屈曲位医者用手掌或指腹于局部推接,反复数次。
1.1.2循经按揉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坐骨神经根刺激所引起的病症:取俯卧位,术者先以滚法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数次放松骶棘肌,力度适中,证属气滞血瘀及肝肾亏虚型侧重腰部肌肉的放松;继以大鱼际或掌根循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反复揉按3次;再以双手叠掌,掌根自腰骶椎督脉经向下逐次移动按压,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1.1.3斜搬法
适用于腰椎有旋转移位者。患者侧卧床上,使位于上面的下肢屈髋屈膝90°,位于下面的下肢伸直位。医者一手扶持肩前侧,另一手扶持臂部,两手用力,方向相反力量等,推拉搬(注意交叉点在患椎上),当遇到阻力时,突然加大推拉力,常听到“咯”的一声。然后患者改另一侧卧,按上述操作方法进行,手法告毕.
1.1.4旋转复位法
适用于腰椎有旋转移位更明显者,手法旋转力更强,定位更准。患者坐在双联椅的前椅上,医者坐在后椅上,一手拇指触偏移棘突并固定之,另一手自患者腑部上肩,手把握对侧肩部,然后使患者前屈60°?90°,同侧屈45°,在拇指推挤棘突向对侧外上方的同时,另一手向后上方旋转,听到“咯”的一声。然后在对侧的上方或下方棘突定位,按上述操作步骤重复进行一次。
1.1.5调理法
适用于治疗性手法后的调理,或作为保健手法。手法时用拇指或手掌小鱼际混合施用上述各法,或揉按或滚推,或捏或拉,以调理气血,舒顺肌筋。
1.2中药烫疗、理疗、牵引
韦贵康教授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病机是风寒湿痹阻、经脉不通、气滞血瘀,临床辨证论治,运用经验方三路烫疗散辨证加减,反复熨烫腰骶部痛。具有祛风通络、散寒行湿、疏通经络、行气止痛的功效。疗效显著,在临床得到推广。[2]
电脑中频治疗:采用电脑中频治疗仪,局部应用、姜黄、泽兰、苏木,川乌、草乌、宽筋藤、桂枝等具有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的中草药制备药酒,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临床效果良好。
采用骨盆牵引法,患者仰卧于牵引床,缚骨盆牵引带,牵引重量可随患者感受调节。一般在20kg左右,每日牵引一次,每次约30分钟。
1.3针灸治疗
1.3.1刺灸法
以坐骨神经通路的压痛点为主,夹脊、患侧环跳、足三里、阳陵泉、昆仑。辨证配穴及针刺手法:证属风寒湿阻者取患侧足三里,用泻法;证属气滞血瘀者配大肠俞、血海,用泻
法;证属肝肾亏虚者配绝骨、肾俞,用补法。
1.3.2穴位注射
选穴参考刺灸法,用于证属气滞血瘀及肝肾亏虚者。用当归注射液加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每穴注射2ml,每次2~3穴,隔日一次。
1.4中药辨证论治
韦贵康教授在运用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常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与辨证特点来分型论治。
1.4.1瘀滞型
多见于急性损伤早期,或反复发作者。症见局部肿胀,便秘,尿黄厌食等。治以活血祛瘀,用桃红四物汤或复元活血汤。
1.4.2风寒湿型
多见于损伤后期。症见局部痛,麻木、遇寒痛增,得温缓解,筋络拘挛,或口淡,便溏,尿清长等。治以祛风散寒胜湿,用蠲痹汤或宽筋散治疗;如化热者加清热药。
1.4.3脏躁型
多见于损伤中、后期。症见心烦不眠,坐卧不安,头晕,口干苦,便秘,尿黄,或兼头痛,耳鸣等。治以镇静安神,滋阴清热,用甘麦大枣汤加味或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
1.4.4亏损型
多见于损伤后期,肝肾阴虚者。症见腰膝酸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大便干,盗汗等。治以滋补肝肾,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肝肾阳虚者,症见腰膝软,畏寒肢冷,自汗,尿清长等。治以温补肝肾,用金匮肾气丸治疗。[3]
2.调摄及练功
韦贵康教授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生活调摄和后期要背部肌肉功能锻炼同样重要,往往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他指出要针对病因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建议卧床休息,制动。一般2~3周。经过系统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后,就可以进行腰背部肌肉的功能锻炼,如腰部的“拱桥”、“飞燕”、“抱腿起伏”等。[4]、[5]下肢锻炼单侧直腿抬高、双腿抬高等。增强腰背部及下肢力量。此外,韦贵康教授指出在衣食住行等细节方面同样不容忽视,他要求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住房要注意保暖、温湿度要适中,空气流通良好。避免感受风寒,淋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被。饮食应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防治便秘。根据个体差异及辨证可以进行食疗,如风寒湿阻型,宜进补温通筋络食物,当归生姜羊肉汤、狗肉汤等。禁食生冷、油腻厚味,以免损伤脾胃;气滞血瘀型,可以进补木耳、鳝鱼、韭菜等;肝肾亏虚型,宜进补温补暖性食物,如羊肉、鸡肉、牛奶、胡核桃、饴糖等以补益肝肾。
3.保守治疗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韦贵康教授在近4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对脊柱相关疾病在临床治疗、机理研究和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他认为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经过保守治疗使症状消失。主要机理是使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或消除神经根的炎症,减轻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及惹激,使症状缓解或消失。但是保守治疗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远期疗效不稳定、容易反复发作,对于一些急重症患者疗效欠佳,常常还需要手术治疗,解除神经压迫,才能恢复神经症状。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可压迫神经根,并引起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的细胞因子、生化介质、炎性物质、免疫反应细胞等浓度的变化,加重对神经根的刺激和损害,引起疼痛。对突出髓核,压迫神经,目前除了外科手术还无好办法。中医药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消除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免疫反应,使突出的髓核体积缩小、吸收,有一定的作用。应该加大研究的深度,从分子水平探讨其机理。
韦贵康教授的整脊正骨手法,是在临床实践经验20万余人次病机基础上,吸取国内外先进手法经验,整理而成。他以整脊正骨手法治疗脊柱损伤性疾病与脊柱相关疾病而闻名于东南亚。特别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从而形成了“韦氏”正骨手法,有其独特的特点:①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②以中医正骨手法为基础;③结合现代解剖生理学、病理学与生物力学原理;④以客观指标作为手法定标准;⑤操作轻、巧、稳、透,病人无痛苦,疗效显著。[6]以正骨十八法为基础,配套理筋手法与对症手法,形成综合性的整脊手法系列。这套手法提高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单在推广过程中存在不同医生操作差异大,相同疾病不同患者疗效不同、一部分重症要椎间盘突出患者疗效欠佳等。
韦贵康教授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多发病、常见病,中医在治未病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患于未然,建议适量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以展开腰椎间盘突出症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开展大样本、大范围调查研究,总结出科学可行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分析不同群体的发病
原因、制定具有个体差异性的预防、保健及治疗方案。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和复发几率!
参考文献
[1]裘法祖.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854.
[2]鲍杰,韦坚,韦贵康,等.中药热熨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及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医正骨[J],2002;14(11):7~8.
[3]黄荣.韦贵康教授脊柱相关疾病内治法特点探讨.广西中医药[J],2000,01(025):37-39.
[4]韦贵康.腰椎疾病功能挂图[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版,2005
[5]韦贵康.颈椎疾病功能挂图[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版,2005
[6]戴七一.韦贵康教授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特点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8,6(5):61-62
(全国名老中医韦贵康教授工作室 周学龙 韦理 王明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