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医生 > 肿瘤科 > 放疗科

放疗科最新回答 疾病因人而异,他人的咨询记录仅供参考,切勿擅自治疗

王杰 王杰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后出虚汗怎么回事
化疗后出虚汗可能由药物副作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感染、电解质失衡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环境温度、补充水分、药物治疗、监测生命体征等方式缓解。 1. 药物副作用 化疗药物如顺铂、紫杉醇等可能干扰体温调节中...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可以性生活吗
化疗期间多数情况下可以适度进行性生活,实际需结合患者体力状况、血常规指标、药物副作用及感染风险综合评估。 1. 体力评估 化疗可能导致乏力,建议在体力允许时进行,避免过度消耗。若出现严重疲劳,需暂停并充...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止吐口服药有哪些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常用口服止吐药主要有阿瑞匹坦、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多潘立酮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阿瑞匹坦 作为NK-1受体拮抗剂,适用于预防迟发性化疗呕吐,常见剂型包括胶囊和片剂。 2、昂丹司琼...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周期是怎么计算的
化疗周期通常为21天或28天一次,实际间隔时间受到治疗方案、药物类型、患者耐受性及肿瘤类型等多种因素影响。 1、治疗方案: 不同癌症的化疗方案差异较大,如乳腺癌常用21天周期,而结直肠癌可能采用14天方...
陈秀杉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后头疼吃布洛芬可以吗
化疗后头痛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化疗后头痛可能与药物副作用、脱水、神经损伤或颅内压升高等因素有关。 1. 药物副作用 化疗药物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曲马多等镇痛药物...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后血红蛋白低怎么治疗
化疗后血红蛋白低可通过饮食调理、口服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输血等方式治疗。化疗导致血红蛋白低通常由骨髓抑制、营养缺乏、失血、溶血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理 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搭配维生...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耐药后还能化疗吗
化疗耐药后仍可尝试调整化疗方案,具体选择需结合耐药机制、肿瘤类型及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估。 1、更换药物: 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化疗药物,如紫杉醇耐药后可更换为吉西他滨,需通过基因检测评估药物敏感性。...
陈秀杉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后呕吐可以锻炼吗
化疗后呕吐患者可进行低强度锻炼,如散步、瑜伽、深呼吸训练、平衡训练等轻度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1、散步 每日10-15分钟平地散步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缓解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运动时需家属陪同...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期间饮食应注意什么
化疗期间饮食需注重营养均衡与易消化,可适量吃瘦肉粥、蒸蛋羹、西蓝花、香蕉等食物,也可遵医嘱使用肠内营养粉剂、复合维生素片、蛋白粉、益生菌制剂。建议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时及时就医调整...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全身化疗是什么意思
全身化疗是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化学药物,使药物随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各部位以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全身性控制。 1、治疗原理: 通过细胞毒性药物干扰癌细胞DNA合成或分裂过程,抑制其增殖扩...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一次化疗要住院几天
一次化疗一般需要住院3-7天,实际时间受到化疗方案、药物反应、患者体质、并发症风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化疗方案: 不同肿瘤类型和分期采用的化疗方案差异较大,短程强化疗可能仅需3天,而多药联合方案可能...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后打升白针有什么反应
化疗后打升白针可能出现发热、骨痛、乏力、皮疹等反应,严重时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或脾破裂。 1、发热 升白针刺激骨髓造血可能导致体温升高,通常为低热,可物理降温,若超过38.5摄氏度需就医。 2、骨痛 骨髓细...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放疗10次有效果吗
放疗10次是否有效果需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个体差异综合判断,多数情况下能观察到一定治疗效果。 对于部分对放射线敏感的肿瘤如早期喉癌、鼻咽癌或淋巴瘤,10次放疗通常可显著缩小病灶或控制病情进展。临床数据显...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期间可以吃鱼吗
化疗期间可以适量吃鱼。鱼类富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有助于维持营养状态,推荐鳕鱼、鲈鱼、三文鱼、带鱼等低汞鱼种,同时可遵医嘱使用醋酸甲地孕酮、昂丹司琼、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等药物缓解化疗副作用...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后没有明显不良反应说明什么
化疗后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可能说明个体对药物耐受性较好,或治疗方案剂量适中,影响因素包括药物敏感性差异、化疗方案调整、体质基础及肿瘤类型等。 1、药物敏感性 部分患者因基因差异对化疗药物代谢较快,不良反应较...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的反应多久可以缓解
化疗反应一般7-14天可缓解,实际时间受到药物类型、个体耐受性、辅助治疗措施、基础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药物类型 蒽环类或铂类药物可能持续2-3周骨髓抑制,紫杉醇类神经毒性可达数月。需配合粒细...
邵自强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后全身痛怎么回事
化疗后全身痛可能由药物毒性反应、神经损伤、炎症因子释放、骨髓抑制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镇痛药物、营养支持、物理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缓解。 1. 药物毒性反应 化疗药物如紫杉醇、顺铂等可能直接损伤肌肉组织,导...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放疗后肿瘤多久会变小
放疗后肿瘤缩小通常需要2-6周,实际时间受到肿瘤类型、放疗方案、个体差异、肿瘤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肿瘤类型: 不同恶性肿瘤对放射线敏感性差异较大,如淋巴瘤可能在1-2周内缩小,而前列腺癌可能需要...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放疗前应该作什么准备
放疗前的准备主要包括心理调整、身体评估、皮肤保护和营养支持四个方面。 1、心理调整 放疗可能引起焦虑情绪,建议通过心理咨询或与病友交流缓解压力,家属需给予充分情感支持。 2、身体评估 需完成血常规、影像...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的药物有哪些
化疗常用药物主要有铂类、抗代谢类、植物碱类、抗生素类等。 1、铂类药物: 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等通过破坏肿瘤细胞DNA结构发挥作用,适用于肺癌、卵巢癌等多种实体瘤。 2、抗代谢药物: 吉西他滨、培美曲塞...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怎么知道化疗起作用了
化疗是否起效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症状改善等综合评估。主要评估方式有影像学复查、血液指标监测、临床症状观察、病理活检确认、医生体格检查等。 1、影像学复查 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能直观显...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完以后吃什么东西比较好
化疗后可以适量吃鸡蛋羹、山药粥、西蓝花、苹果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放疗28次,说明严重吗
放疗28次通常表明病情需要较长时间治疗,但次数多少与病情严重程度无绝对对应关系,实际需结合肿瘤类型、分期、个体耐受性及治疗目标综合评估。 1、肿瘤类型差异 不同恶性肿瘤对放疗敏感性差异较大,如鼻咽癌常规...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什么是放化疗同步治疗?
放化疗同步治疗是指同时进行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的肿瘤综合治疗方式,主要用于局部晚期或手术不可切除的恶性肿瘤。 1、治疗原理 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DNA,化学药物则通过血液循环杀灭全身潜在转...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后进行轻微锻炼可以吗?
化疗后多数情况下可以进行轻微锻炼。运动方式主要有散步、瑜伽、呼吸训练、伸展运动。 1、散步: 每天短时间平地行走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建议从5-1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时长。 2、瑜伽: 选择低强度瑜伽动作可...
陈秀杉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后的反应多长时间能好
化疗后的反应一般需要1-3周缓解,实际恢复时间受到化疗方案强度、个体耐受性、并发症处理及营养支持等多种因素影响。 1、方案强度 高剂量化疗药物如顺铂、紫杉醇等可能延长恢复周期至4周以上,需配合止吐药格拉...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人可以耐受多少次化疗呢
化疗耐受次数因人而异,一般可耐受4-6个周期,实际次数受肿瘤类型、药物方案、患者体质、副作用管理等因素影响。 1、肿瘤类型: 不同肿瘤对化疗敏感性差异大,如淋巴瘤可能需8-12周期,而胰腺癌通常不超过6...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放疗期间用不用住院,做放疗对病人有什么危害
放疗期间是否需要住院需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案决定,放疗可能引起皮肤反应、疲劳、骨髓抑制等危害。 1、住院情况 门诊放疗适用于病情稳定、照射范围小的患者;复杂放疗方案或合并症患者通常需要短期住院观察。 2、皮...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副反应一般几天消失
化疗副反应一般7-14天消失,实际时间受到药物类型、个体差异、副反应严重程度、辅助治疗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药物类型: 不同化疗药物副反应持续时间差异较大,蒽环类药物可能持续10-14天,而铂类药...
陈健鹏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化疗PICC管危害大吗
化疗PICC管多数情况下安全性较高,主要风险包括导管感染、静脉血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移位等并发症。 1、导管感染 导管留置可能引发局部或全身感染,表现为穿刺处红肿发热。需定期消毒换药,严重时需拔管并使...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