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医生 > 儿科 > 新生儿科

新生儿科最新回答 疾病因人而异,他人的咨询记录仅供参考,切勿擅自治疗

马保海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屁股红可以用盐水洗吗
新生儿屁股红可以用温水清洗,盐水并非最佳选择。保持皮肤干燥、使用护臀膏、避免刺激性物质是缓解红屁股的关键措施。新生儿红屁股主要是由于尿布摩擦、尿液和粪便刺激皮肤导致,盐水可能加重皮肤干燥,温水清洗更为温和...
谢江强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速度戳|新生儿护理小妙招
新生儿护理需注重喂养、清洁、睡眠、保暖及健康监测五个方面。 1、科学喂养: 母乳是新生儿最佳营养来源,按需哺乳可促进母婴情感联结。人工喂养需选用适合月龄的配方奶粉,奶瓶奶嘴每日煮沸消毒。喂奶后竖抱拍嗝1...
马保海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眼珠发黄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眼珠发黄通常由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感染因素、胆道闭锁、溶血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光疗治疗、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能力较弱,导致...
李芸 李芸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黄疸300多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值超过300μmol/L需立即就医,可能由溶血性疾病、感染、胆道闭锁等因素引起,需通过光疗、药物或换血等医疗干预治疗。 1、溶血性疾病 母婴血型不合如ABO或Rh溶血可能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胆...
李芸 李芸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手脚冰凉可能由环境温度过低、血液循环未完善、衣物包裹不当、低血糖或感染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室温、加强保暖、科学喂养及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 1、环境温度低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当环...
李芸 李芸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父母o型血新生儿黄疸几率
父母均为O型血的新生儿发生黄疸的几率约为15%-20%。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血型不合、红细胞破坏增加、肝脏代谢功能不成熟等因素有关。 1、血型不合: 当母亲为O型血而胎儿为A型...
谢江强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黄疸怎么处理比较快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蓝光照射、药物治疗、增加喂养频次、晒太阳、密切监测等方式加速消退。黄疸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性因素、溶血性疾病、感染或早产等因素引起。 1、蓝光照射: 蓝光治疗是新生儿黄疸最常用的干...
谢江强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怎样判断新生儿黄疸高不高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皮肤黄染范围、血清胆红素检测、黄疸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高危因素综合判断。 1、皮肤黄染范围: 生理性黄疸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向下蔓延至躯干,四肢末端最后出现黄染。若黄染范围超过躯干到达手...
谢江强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黄疸19.4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数值19.4毫克/分升属于病理性黄疸范围,需及时就医干预。病理性黄疸可能由溶血性疾病、感染、胆道闭锁等因素引起,严重时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 1、溶血性疾病: 母婴血型不合如ABO溶血或R...
谢江强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吃过奶后打嗝怎么办
新生儿吃过奶后打嗝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拍嗝、控制奶量、腹部保暖、分散注意力等方式缓解。打嗝通常由膈肌痉挛、吞咽空气、胃部受凉、进食过快、情绪激动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姿势: 喂养时保持新生儿头部略高...
谢江强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基因检测多久出结果
新生儿基因检测一般需要7-14天出结果,实际时间受到检测项目复杂度、实验室处理能力、样本运输条件、数据解读难度、报告审核流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检测项目: 基础代谢病筛查通常7个工作日内可完成,而全...
李芸 李芸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一哭嘴唇发紫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一哭嘴唇发紫可能是由于缺氧或心脏问题引起的,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包括吸氧、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具体方法需根据病因确定。 1、缺氧是新生儿嘴唇发紫的常见原因。哭闹时,呼吸急促可能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尤其...
李芸 李芸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黄疸15.4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值15.4毫克/分升属于中度偏高,需结合出生日龄和临床表现综合评估。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感染因素、溶血性疾病及胆道闭锁等。 1、生理性黄疸: 足月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
李芸 李芸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黄疸13.9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值13.9毫克/分升属于轻度偏高,多数情况下可通过光疗等干预措施缓解。黄疸严重程度需结合出生日龄、上升趋势及伴随症状综合判断,主要影响因素有溶血性疾病、感染、喂养不足、胆道闭锁及遗传代谢异常。...
马保海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甲状腺偏高该怎么办
新生儿甲状腺激素偏高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碘元素、药物治疗、定期监测、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该情况通常由母体碘缺乏、先天性甲状腺发育异常、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影响、遗传代谢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
马保海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一天没拉大便怎么办
新生儿一天未排便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观察精神状态等方式处理,通常与喂养不足、消化功能未完善等因素有关。 1、调整喂养: 母乳喂养儿需评估母亲饮食是否含过多高蛋白或辛辣食物,适当增加哺乳次数;配...
马保海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范围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范围在出生后3-5天达到峰值,足月儿不超过220.6微摩尔/升,早产儿不超过256.5微摩尔/升。具体数值受出生日龄、喂养方式、遗传代谢因素、溶血性疾病及感染等因素影响。 1、出生日...
李芸 李芸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一个月长几斤算正常
新生儿一个月体重增长600克至1500克属于正常范围。实际增长幅度受喂养方式、出生体重、遗传因素、健康状况及环境温度等多重因素影响。 1、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体重增长曲线相对平缓,前三个月平均每...
谢江强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拉屎有泡沫怎么回事
新生儿大便出现泡沫可能由乳糖不耐受、喂养方式不当、肠道感染、过敏反应、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乳糖酶、抗感染治疗、回避过敏原、服用益生菌等方式改善。 1、乳糖不耐受: 新生儿肠道内乳糖酶...
马保海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睾丸没降下来怎么办
新生儿睾丸未降可通过激素治疗、手术干预、定期观察、物理辅助和预防并发症等方式处理。隐睾症通常由睾丸发育异常、激素水平不足、解剖结构障碍、遗传因素或早产等因素引起。 1、激素治疗: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用于...
谢江强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吃完奶粉打嗝怎么办
新生儿吃完奶粉打嗝可通过拍嗝、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奶量、腹部保暖、适度活动等方式缓解。打嗝通常由吞咽空气、胃部受凉、喂养过快、胃食管发育不完善、奶液刺激等因素引起。 1、拍嗝: 喂奶后将婴儿竖抱,头部靠于...
马保海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ABO溶血是什么病
新生儿ABO溶血是因母婴血型不合引发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常见于母亲O型血而胎儿A型或B型血的情况。主要表现有黄疸、贫血、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出现核黄疸。治疗方式包括光疗、药物治疗、输血支持等。 1、血型不...
李芸 李芸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正常宝宝的胸骨凹陷正常么
正常宝宝的胸骨凹陷多数属于生理性现象。胸骨凹陷可能由生长发育特点、肋软骨发育不全、遗传因素、体位性压迫或维生素D缺乏等因素引起。 1、生长发育特点: 婴幼儿胸廓骨骼尚未完全骨化,胸骨与肋软骨连接处可能呈...
谢江强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一直打嗝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一直打嗝可能由膈肌发育不成熟、喂养姿势不当、吸入空气过多、胃食管反流、环境温度变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拍嗝、保暖等措施缓解。 1、膈肌发育不成熟: 新生儿膈肌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完善,轻微...
谢江强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每天大便几次算正常
新生儿每日排便次数通常在2-8次之间,具体次数与喂养方式、消化功能发育阶段、个体差异、肠道菌群状态及摄入量等因素相关。 1、喂养方式影响: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排便频率普遍较高,每日可达4-8次,因母乳中含...
马保海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六个月宝宝一天吃几次辅食
六个月宝宝一般每天添加1-2次辅食,具体喂养次数需结合宝宝发育状况、母乳或配方奶摄入量、辅食接受度等因素调整。 1、发育阶段: 六月龄是辅食引入的关键窗口期,此时宝宝消化系统逐渐成熟,舌咽协调能力增强,...
马保海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白天不睡觉怎么回事
新生儿白天不睡觉可能由生理性需求未满足、环境干扰、喂养问题、身体不适、睡眠周期未建立等原因引起。 1、生理性需求: 新生儿胃容量小需频繁进食,饥饿感会中断睡眠。尿布潮湿、体位不适等基础需求未及时处理也会...
李芸 李芸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宝宝喉咙有痰怎么办
新生儿喉咙有痰可通过拍背排痰、调整喂养姿势、保持环境湿度、雾化吸入、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通常由呼吸道发育未完善、羊水残留、轻微感染、胃食管反流、环境干燥等原因引起。 1、拍背排痰: 将宝宝竖抱,头部靠于...
谢江强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新生儿黑眼球发灰怎么回事
新生儿黑眼球发灰可能由先天性角膜混浊、先天性青光眼、白内障、虹膜发育异常或视网膜病变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及医学检查明确诊断。 1、先天性角膜混浊: 角膜发育异常可能导致透明度下降,表现为黑眼球区域...
李芸 李芸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八个月宝宝不吃辅食怎么办
八个月宝宝不吃辅食可通过调整食物性状、营造进食环境、观察过敏反应、建立规律作息、尝试手指食物等方式改善。拒食通常由吞咽功能未成熟、味觉敏感期、喂养方式不当、潜在过敏或作息紊乱等原因引起。 1、调整食物性...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