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核性心包炎预防及预后
- 主动脉缩窄保健及生活护理
- 人生的二次起跑?东方医院成功为...
- 极罕见先心病--主动脉弓离断手...
- 心脏瓣膜病常见问答3
-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治疗
- 微创心脏外科
- 心脏瓣膜病问答2
- 法国医疗保险首次与中国医院签约
- 心脏病人穿衣戴帽都要&...
- 重视感染性心内膜炎,防治脑血栓
- 织补健康的童年
- 心脏病发作的家庭急救
- 上海东方医院心外科专家一行莅赤...
- 遵义市红十字:情系老区 爱心接...
- 搭桥术后运动要量脉搏
- 冠状动静脉瘘手术并发症处理
-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瘘直视修复术
-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治疗
- 肺动脉口狭窄的并发症
- 肺动脉口狭窄的辅助检查
- 肺动脉口狭窄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 近三成心脏手术患者术前抑郁
- 心内膜垫缺损预后说明
- 三尖瓣下移畸形容易与哪些疾病混...
- 搏动灌注对心脏的影响
- 单心室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 先心病术后如何计算出入量
- 不同医院先心病死亡率相差10倍
- 心脏换瓣术后的几点忠告
- 选择生物瓣膜还是机械瓣膜
- 高血压患者易患主动脉瘤
- 内外科联合对付“心脏乱跳”
- 体肺动脉分流术手术步骤
- 常识:心脏也会长肿瘤吗
- 单心室病人多大需要手术治疗
- 人造瓣膜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 流感季节谨防心包炎等危害
- 结核性心包炎预防及预后
-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麻醉诱导
- 结核性心包炎的治疗检查
- 主动脉缩窄保健及生活护理
- 主动脉瓣窦动脉瘤破裂症状
- 解析先心病症状紫绀
- 胸主动脉瘤的检查诊断
- 胸主动脉瘤的症状
- 父母如何“看”出宝宝的心脏病
- 疑先天性心脏病的5大检查
- 法洛氏四联症会影响小儿智力发育...
- 主动脉缩窄分为幼年型及成人型
- 心肌桥对冠状动脉血供的影响
- 7岁孩子主动脉无冠瓣、右冠瓣畸...
- 小儿换瓣后特别注意哪些
- 心脏手术中怎样使心脏停下来
- 心脏检查的最佳时机详细解析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饮食
- 解析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 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出院指导
- 心脏外科手术前后都须防血栓
- 动脉瘤手术后应注意的事项
- 二尖瓣脱垂症状详细描述
- 主动脉回流发生的主要原因
- 心血管疾病患者过冬五项注意
- 心脏疾病可表现为双腿水肿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适宜活动量
- 当人入中年后心脏如何保护
- 老年人心脏衰竭的原因解析
- 心脏病是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 心脏衰弱会使女性常手脚冰凉
- 开胸手术易导致肺部并发症
- 风心病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
- 完全胸腔镜瓣膜微创置换术
- 怎样牙线洁齿来预防心血管病
- 心脏病人别忘了经常查查肾脏
- 中老年人心脏骤停急救方法
- 晨练前食用甜食可减轻心脏负荷
- 先心病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宜首选介入治疗
- 预防先天性心脏病需从妈妈抓起
- 极有可能是先心病的几种情况
- “禁烟令”可有效控制心脏病发病...
- 室间隔缺损常见的检查与诊断
- 室间隔缺损的常见病因
- 心脏无杂音 运动后嘴唇颜色正常...
- 心脏瓣膜病常见问答
- 我父亲,主动脉狭窄16毫米二尖...
- 心脏瓣膜病怎么治?
- 先心病的预防:女性在孕前和妊娠...
- 肺动脉高压的现状
- 1.93米巨人不该有颗大心脏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治疗
- 作者:冯晓东|发布时间:2011-01-20|浏览量:477次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分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这些均可手术根治。动脉导管未闭可不用手术治疗,轻的室间隔缺损也可自然闭合而不必手术。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可手术减轻病情。上海东方医院心脏中心冯晓东
手术的时间应视心脏病的严重程度而定。轻者可以待孩子长大些再手术,重者会因时间的推移而使病情加重,失去手术机会或增加手术的难度,因而应尽早手术。一般来说,在孩子上学前手术,不影响孩子的学习。
房间隔缺损
自然生存率较高,患者寿命几乎都可超过20岁。不手术的患者致死的总人数不超过25%。因为手术的高成功率,有学者认为应和动脉导管未闭一样,诊断明确无论有无症状,均应手术。但多数认为手术仍有一定危险性,认为只有符合以下适应症才可手术:有气急、心悸症状或曾发生心力衰竭,虽无症状,但有右心扩大和肺充血现象;手术不应该受到年龄限制,最好争取早日手术,5岁以下最佳;并对老年病例发生症状者,亦应考虑手术治疗,但45岁以上或60岁以上者死亡率高。
室间隔缺损
不需手术:缺损有自然闭合趋势,自然闭合的机会与年龄呈负相关,自然闭合绝大部分发生在2岁以内(年龄一个月,自然闭合约80%),5岁以上者较少见。小型缺损如无症状,宜密切随访观察至5岁~6岁。进行性闭合缺损、症状逐渐减轻者,也可继续观察到10岁~15岁。
择期手术:缺损的大小,由小到中等,症状轻,无肺动脉高压,而肺血流∶体血流在2∶1左右。在随访中,心脏杂音、心电图和胸片变化不大者,可等到学龄前施行手术;如在观察期间,肺动脉压升高,心脏杂音变短,心尖区舒张期杂音变低或消失者,应提早手术。
早期手术:在大型室间隔缺损婴幼儿,症状重,肺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结构改变以及肺血管生长受阻等,如在8个月内手术修补室间隔缺损,术后一年肺血管改变可恢复,且有心血管长出。而在9个月或更后进行手术的婴幼儿,术后仍有持续性肺血管阻力的升高。也有学者主张在2岁以内手术,即使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术后也能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而2岁以上手术,有50%的肺动脉高压将持续不变。
紧急手术:大型室间隔缺损的新生儿或婴幼儿,分流量大,并发危及生命的顽固性心力衰竭和肺功能不全,积极内科疗法无效者,应创造条件进行手术,即使在生下3个月内亦应如此。可以考虑性肺动脉环缩术,以挽救生命。
法乐氏四联症
未治疗的四联症患者预后差,25%死于1岁以内,40%死于3岁以内,70%死于10岁以内,合并肺动脉闭缩或无肺动脉瓣者有50%死于1岁以内,这就要求在婴儿期施行手术。更多的主张对有症状的婴儿施行一期心内修复手术。如婴儿容易喂养,可在2~3岁体重增加后手术比较安全,如出生后严重缺氧发作或反复心衰,可尽早手术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特别是妊娠不足30周者,动脉导管关闭延迟,改善心功能的同时,试行消炎痛治疗促进导管的闭合。通常一个疗程足以关闭导管,出生后3天内的早产儿治疗效果最佳。
儿童和成人患者远期自然愈后不佳,且有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危险,除症状不明显的幼儿可延期手术外,一般情况下一经确诊即应手术治疗,根据我国目前医疗现状,较理想的手术年龄是3岁~5岁,尽量不要超过30岁。下列情况尤须进行手术:早产患婴如有心力衰竭或进行性心脏扩大或伴有呼吸窘迫症,经内科和药物治疗无效,应行抢救手术;足月患婴如有心力衰竭或进行性心脏扩大,可及早手术;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只要以左向右分流为主,即所谓动力性肺动脉高压,应予以手术。患细菌性心内膜炎时暂缓手术,给予抗生素治疗,待治疗2~3个月再进行手术。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