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毛钱治10万元病”事件患儿...
- 天下十大奇图,看完了你还相信自...
- 某老外苦学汉语十年参加汉语考试...
- 据说看完这22个故事的人 30...
- 报考医学院校要做哪些心理准备
- 【四个裸女打麻将 一个少女旁边...
- 含泪十问卫生部部长
- 周未闲情:感人至深的情感微小说
- 脸和屁股年终考核
- 爸爸告诉将要结婚的儿子!
- 太经典了,如果能早知道这些,人...
- 自我激励的十个秘诀
- 官员“雷语”14最
- 九个故事含着大道理
- 这是一则笑话哈
- 百姓大实话 十五则
- 四十岁以后才明白
- 上海医生被刀杀后的想法
- 每部电影浓缩出的一句话
- 慧人 慧语 慧悟
- 笑看人生无非如此
- 只是因为你不在医院工作
- 日本人最恨的中国7大明星
- 人见人爱的28个原则
- 我们都需要有一个阳光心态
- 第109位好汉
- 我们正在习惯的50个异常现象
- 药品“零差率”有什么负面结果
- 人生总有后悔事
-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甚么?
- 几点美好人生的启示
- 脊髓损伤
- 脊髓损伤并发症的处理
- 脊髓损伤疼痛的处理与康复治疗
- 脊髓损伤患者应该吃什么喝什么?
- 各个脊髓损伤不同平面拥有的运动...
- 求你喊我一声妈 !!
- 新年感悟
- 通货膨胀,‘狼’来了吗?
- 我院颈椎手术新突破
- 现实的真相往往都是冰冷残酷的
- 震惊全世界的谈话与事迹!(因为...
- 手部安全指南
-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指南
- 骨科常见疼痛处理的专家建议
- 全髋关节置换指南
- “网球肘”怎么治疗?
- 股骨头坏死治疗误区
- 骨性关节炎的诊断
- 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
- 年龄不是问题,老人不要怕开刀换...
- 保守治疗股骨头坏死有效吗?
- 关节炎疼痛的治疗专题
- 重视关节病的运动疗法
- 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疾病的康复治...
- 关节炎就医问答
- 关节坏了,能换吗?
- 老年性骨关节炎
- 骨关节炎用药7误区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椎术后6周内该如何康复
- 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怎么治疗?
- 胸腰椎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 股骨头坏死最有效的治疗?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后的注意事...
- 颈椎病的预防
- 浅谈骨质疏松症
- 什么是股骨髋臼撞击症
- 中老年人如何远离颈椎病
- 什么是骨外固定技术?
- 农村人最看不惯城里人干的这些傻...
- 腰椎管狭窄症哪些情况需手术治疗...
- 您患有腰椎管狭窄症吗?
- 颈椎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
- 喝牛奶的误区
- 怎样活到100岁
- 什么是腰椎小关节紊乱症?
- 痛风与饮食
- 久做办公室的你一起来预防背痛
- 颈椎病家庭自我保健法
- 预防颈椎病必做这个动作
- 预防颈椎病注意事项
- 颈椎病的帽子别乱“扣”
- 如 何 选 择 钙 剂?
- 补钙常识与经验总结
- 我院颈椎手术新突破
- 白衣天使让爱延续
- 地震伤员来蓉取螺钉 震后一年生...
- 骨关节炎的防治
- 脊髓损伤者如何利用双杠站立行走
- 作者:刘永光|发布时间:2010-03-18|浏览量:1098次
在平衡杆里锻炼首先是站立起来不能头晕,膝关节和踝关节不能僵硬,第二是手上能用得上劲,平衡杆的高度根据病人自己的身高条件来确定,通常在站着的时候双手扶着两边的杆感到最舒适为宜,长度由家里能活动的场地宽窄来定,尽量能够长点好。如果是自己家里做的话肯定要“量体裁衣”的好,就拿我的来说吧,我身高1.63M,肩宽450MM,我做的平衡杆就是高850MM,宽500MM,用起来还比较称心的。如果实在不好确定的话,用这个肯定走形不了多少:相同身高的人双手撑在双杆上,到下垂的脚尘能够离地,这是杠高度,宽度是人站在杆中间髋关节每边能有50MM的空隙基本上就行了。要站立的一端的立柱比杠端要缩进一个轮椅的长度。
起先我们病人在医院练站的时候用的是专门的站立床,每次收费30元,在床上站得差不多的时候,病友们相互寻思,于是就找到了利用平衡杆来站的办法,这样每天就节省了几十元。在家里做平衡杆的时候,在要站的一端的立杆上各焊上一个挂钩,挂钩上竖放一块木板,木板前面捆一块软垫,以防磨破膝关节,原理跟东方兄所做的是一样的??顶住膝关节,防止打弯儿,另外,也可以在两根立杆之间缠上帆布,就象下面照片一样,道理和垫海绵的木板是一样的。
当时住院的病人能到平衡杆里站的只有六七个人,但医院里也只有一副平衡杆,大家就轮流着来站,这也就成了当时医院里的一道独特风景:平衡杆里面随时随刻都有人在站着,而且是两个,一边一个,每人都有一个陪护,大家在一起聊天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了。这种大家在一起锻炼的办法连那些颈椎病人都要求来试一试,由于他们手上使不上力,训练起来非常吃力。不要说是病人,就是正常人躺在床上十天半月猛一站起来也会头晕眼花的,解决头晕首先得在床上进行训练,用枕头或棉被将背撑起来,一天一点点地加高,这个时候也会有返复,今天垫高一点还好,说不定明天垫低一点还头晕,这人自正常现象,当感觉到头晕得较严重时再放低一些,头晕现象就会解除,最后达到能靠着软垫在床上直立坐。能直立坐了就要训练坐立平衡了,练好了坐立平衡站立平衡也就差不多解决了。直立坐在床上,双脚稍拉开一点距离(200??300MM),背试着离开靠着物,胸尽量往前挺,双手放在两侧,不要用力,这时臀部用不上力,控制平衡的靠是腰肌,起初时是左晃右倒前俯后仰的,身往哪边倒手就往哪边撑,坚持一段时间后居然发现自己能坐立了,这样能直立坐稳了,再双手平展,上下摇摆,然后双手胸前平伸,手的各种方位交叉变形,有时自己都觉得好可笑,好悲哀,这么简单的动作都要做成百上千次才能有效果。这样能行了再来练拿物件,把一个轻一点的东西放在手能够得到的位置上,尽可能远点,一只手拿着物件,另一只手不能靠着任何地方伸直,把物件从左手递到右手,又从右手递到左手,这样能做到了,床上的坐立训练宣告结束。既然在床上能坐立了,坐到轮椅上时也就不会头晕了。在医院里时看到有些病友从坐立位到站立位时还有小点头晕,大多数的人不会出现这种头晕的现象,不过这时的头晕不很严重,起先一两回说不定会有眼冒金星的现象,马上坐下来,“金星”就不见了,做好心理准备后再来试一次,心理准备十分重要,不要一出现异常就放弃,坚持一会儿“异常”说不定就消失了,要坚信:同样的病人能做到的我也要做到。刚刚站立时宽关节锁不住,臀部会往后翘,手上再用劲也拉不住身体。我是先找一块稍长一点的布料,一端系在平衡杆的一侧立柱上,位置比臀部稍高一点,双脚的宽度比肩宽稍窄一点,双膝抵在前面的软垫上,手拉住杠的前部用力,等到身子从轮椅上站立起来后,再由别人用这块布兜住臀部,另一端系在平衡杆的另一侧立柱上,这样从坐位到站位完成。由于有两边双手的撑扶身体是很平稳的不会倒。这样站好以后也不要闲着,把原先系得紧的布放松一些,训练自己锁定髋关节,以达到在站的时候不要系布料,将髋关节往前送,身子往后仰,在心理感觉到哪种姿势最放松说明就快达到目的了,反复来回总会达得到的,髋关节能锁住站立后就要试着放开一只手了,一只手用劲扶着杆,把身体的重心转移到这一边,另一只手试着放松,左右轮换,一段时间后就会觉得站着好轻松的,一只手扶着杆,另一只手还可以做其它的事,比如前面放一块板摆一本书翻书看还能跟人家下下棋什么的,我现在来站的时候就不需要别人来帮忙了,自己就能完成.
在平衡杆里站一段时间也就在想:要是能够走那多好啊!昆明假肢厂的人来康复医院推荐假肢,我们看到的假肢就是起到固定膝关节的作用,还有连在钢条上的皮鞋使脚下垂的可以得到纠正。在医生的大力“推荐”下,病人基本上都买了这种假肢,买这种假肢说是可以达到拄着一根拐杖或两根拐杖在平地上行走的目的。事实证明用这种假肢都失败了,穿和脱比较麻烦不说,在练走的时候搀扶人员稍不注意病人就会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利用这种假肢在平衡杆里病人自己扶着双杆走起来倒是蛮轻松的。
首先还是站,站之前先活动一下脚上的关节,站完后由护理人员帮助穿上这种假肢在平衡杆里走一会儿。穿和脱都很费劲,无非就是膝关节不弯就可以在平衡杆里“行走”,我们就尝试着请护工用手扶着双膝站立,(还有一个固定膝关节的方法是用一个大竹筒,把它劈成两半,用海绵垫好捆在膝关节上,这样就不需要人扶膝关节了,病人自己就可以在平衡杆里锻炼,不过大多数人不愿选择这种方法,捆起来麻烦,还不如用手扶一下来得快。)这样觉得好轻松,前面没有了障碍,用腰肌带动脚,脚跟都可以离开地面,由于是脚下垂,脚尖还是很难离开地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找一双稍硬一点的、梆高一点的鞋,穿这种鞋能减少脚下垂的量,实在脚下垂得厉害的,那只好找棵橡筋系在鞋的前部,另一端挂在身体的适当部位,如衣服的纽扣上,套在脖子上都行,目的只有个,那就是在挪动脚的时候脚尖要离地就行。在练行走之前要锻炼手擘力量,要在没有人扶的情况下能撑得起自己的身体,以防万一脚下“打跪”的时候不至于倒下去。起先“走”的时候非常困难,腰杆尽量挺直,出右手迈左脚,出左手迈右脚,护工要蹲着,与病人面对面,他的双手也跟随着一左一右地往后退,手上只要用一点点力就行了。刚刚练的时候肯定有觉得这种方法不行的想法,真可谓是举步维艰,只要能够坚持,一天能增加几步,到后来也就会好轻松的。后退较前进要容易些,先退脚再把手收回来,在平衡杆里一次几个来回,觉得自己的训练量差不多了就行了,下来以后最好躺到床上按摩一下腿上的肌肉。
各人都不一样,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一天的运动量,我的体会是这种又站又“走”的训练方法,虽然不能达到最终意义上的行走,但可以改变体位,增加全身肌肉的运动机会,增大肠胃的蠕动,特别是对解大便有好处,体位的改变增多,减少了褥疮的发生机率,五年多来,不管是在医院里还回到家里来,褥疮都与我无缘。还有一个就是腿上的肌肉萎缩不明显。我认为家庭条件可能情况下的病友们不妨来试一试这种训练方法。
本文转帖自脊髓损伤康复网 http://www.jskf123.com/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