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基因主粮??不知能否醒来的...
- 一语道破中国千年潜规则:每天懂...
- 港媒:向钱看 中华民族到了最缺...
- 2010年盘点(转)
- 一个大学讲师为了评上副教授职称...
- 2010年最令人无语的语录
- 那个叫鲁迅的终于从教科书里消失...
- 官场现形记
- 腱鞘炎打了两针封闭针,后来不长...
- 关节镜手术术后,半月板修复订有...
- 第十二章 “天价”医疗费,医生...
- 医伤:第十一章 医患??不该...
- 医伤:第十章 可怜的产妇
- 医伤:第七章 整风
- 医伤:第六章 “二号管”事件
- 医伤:第五章 医院以外的医生
- 医伤,第二章 药品降价
- 医伤??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医院(...
- 本人曾在北京最大的乳品企业干过...
- 可怜的三鹿,可怜的中国乳业,可...
- 同济鼻祖、外科之父裘法祖的文章
-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
- 股骨头坏死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评估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骨关节炎诊治指南
- 医伤:第九章 医保??想说爱你不容易
- 作者:夏长所|发布时间:2013-06-27|浏览量:1690次
陈言,17床叫你”胡娇娇冲陈言叫道。
“怎么了,我刚才看她还好好的。”
“我怎么知道,她按铃叫的。”
陈言过去了,看那老太太挺难受,有点喘,出了很多汗,坐在床上,“怎么不舒服?”陈言问道。
老太太指了指胸口,“慌。”
陈言拿听诊器听了听,心脏跳的很快,至少一百五十次,对老太太说道:“您等一下,我给你做个心电图。”说完跑回去推心电图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夏长所
做了心电图是快速房颤,“您先吸点氧,马上给你用药,很快就会好”陈言说道。
陈言拿着心电图去找水王。水王看了一眼,说:“给她推西地兰。”
“零点二,还是零点四?”
“零点二吧,还是小心点好。”
陈言下了医嘱,找到护士,让她赶紧去推药。药推完后不到三分钟,老太太就缓过劲了。几个家属长舒了一口气。
这老太太叫李玉容,二十年的高血压,十五年的糖尿病,还有十年的冠心病。这次是心衰犯了来住院。心衰控制住了,血压高了,血压还没降下来,血糖又高了。
第二天一来到病房,陈言第一个就去看李玉容,“昨晚怎么样?”
李玉容说:“昨晚睡了一宿。陈呀,太谢谢你了,昨天要不是你处理的及时,我可能就”说着眼泪就出来了。
陈言赶紧安慰道:“看您说的,咱医生就是干这个的,要不然生了病到医院来干什么?”
李玉容稳定了一下情绪,说道:“谁象你这么负责?你上午看我两趟,下午看我两趟。我这病难治,我也知道,是按下葫芦冒起瓢。你们医生也难,咱得说良心话,哪个医生不想把病早点治好?可你们就摊上了我这个难治的病人。”
这一番夸奖,陈言有点找不到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旁边的老太太也帮着夸,说:“这孩子真不错,总是笑呵呵的,对病人总是那么有耐心。”
陈言说:“你们要是再夸我脸要红了,其实每天多来看几次,是希望你们能早点好,你们要是出不了院,医院就要扣我们的钱。我乐呵呵的,你们的心情就能好些,你们要是高兴了,我的日子也就好过。特别是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心情是很重要的,医生和病人需要相互鼓励,一起来度过难关。否则,只能大家一起难受,而且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越来越难受。”
旁边那老太太说:“这孩子真会说话。陈大夫,你是南方人吧?”
陈言说:“也算不上南方,我是湖北人,在中部。”
九(2)
回到办公室,陈言向水王汇报道:“李玉容心衰算是稳定了,两肺的水泡音都没了。可血压还是高,170/90,我看洛活喜还是比不上拜心同,要不再换回去?另外血糖也还很高,今天空腹14.3。”
水王说:“真愁人啦,再不出院,这个月要被罚死。把洛活喜换成心痛定,她有心衰,刚稳定,尽量用短效的钙离子拮抗剂。她的血糖太顽固了,今天上午老爷子来查房,让他看看。”
八点半,老爷子准时来了,问潘越:“今天有几个?”
潘越说:“有六个。”
老爷子说:“挺好,这样时间就比较充裕,第一个看谁的?”
陈言说:“我先来吧”然后就开始汇报病史。
老爷子一边听,一边看着病志,听完了介绍,他问道:“现在就是血压和血糖降不下去?”
陈言说:“是。”
“走,看看病人去。”
在陈言的带领下,老爷子身后跟着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往病房去。每周二老爷子查房,成了内科一景,很多别的科的小住院医,进修生,研究生只要没事,也都来听。把办公室挤的里三层外三层。
到了李玉容的房间,他儿子也在,看来了这么多医生,不愿意了,对老爷子说道:“老教授,您来看我没意见,可你带了这么多人,我妈哪受得了啊?你看是不是少进来几个?”
老爷子说:“我现在活着我给你们看病,我以后死了就是他们给你们看病,给你们的儿子、孙子看病。不把他们带出来,我死了也闭不上眼啦。”
李玉容发话了,“你小子给我出去,你一来我的血压就要高。”
她儿子很不服气的出去了。
看完病人回来,老爷子说:“对于血压,我同意江大夫的意见,就用心痛定,这药又便宜,疗效又确切。前一段时间患者有心衰,血糖波动较大,调起来费劲。对于心衰患者,要慎之又慎,一旦出现低血糖,那对患者打击很大。现在胰岛素已经用到64个单位,血糖还是高,再加量吧,可以一天一加,加胰岛素讲究小步快走。患者的肾功能怎么样?”
陈言说:“肌酐一百三。”
老爷子说:“要是肾功能好的话,可以加点二甲双胍,对减少胰岛素的剂量很有好处,我很喜欢用这药。它很便宜,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负担,能够使患者把治疗坚持下去。虽然对于肾功能不好的人有一定副作用,但总比患者因治不起而停药要强的多吧。象这样的患者,估计一天的胰岛素要七八十个单位,一个月下来光胰岛素就要四百块钱,这对患者是很沉重的负担。可书本上说肾功能有异常就不能用,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中,谁敢违反原则给她用?”
陈言把老爷子的意见跟水王说了,水王说:“那就赶紧,把早晨和睡前的胰岛素各加四个单位,让它快点降下来。已经住了快一个月了,再住下去,咱们得赔死,这两天你也跟她吹吹风,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陈言领命而去。
九(3)
“发奖金了”护士长拿着一摞奖金条放在桌子上。曾宪雨挑出自己的,说道:“怎么这么少,才八百,上个月那么忙。”
“这八百还是主任跑到院长那儿要来的。”
“怎么?”
“这个月总收入一百二十万,本来奖金有三万,每个人可以拿两千多。可药费比例超标扣了五千,医保超标扣了一万五,这一扣就没多少钱了。主任跑到院长那儿诉了半天苦,想少扣点,原则始终没松口。最后勉强同意这个月扣一万,下个月扣一万。”
彭艳说:“以后干脆别收医保的了,每天费了那么大劲,管一个医保患者等于管两个普通病人,什么都要签字,做个彩超也得患者同意,到头来咱们还的贴钱给他们看病。”
院周会上,院长赵文源说:“这些天不少科主任都来找我,有的打电话,有的亲自找上门,有的干脆打报告说干不了了,都在诉苦,说扣钱扣多了。辛苦了一个月,最后没钱发给大家,不好交代嘛。有的科要求这个月先扣一半,另一半下个月扣,后来一看上个月还没扣完呢。这个月不少科室只拿了三四百块钱,最低的五十!是他们没干活吗,不,天天满床,天天加班。有的小大夫连续干了三十多个小时,有个主任二十四小时做了五台手术,回到家后睡了整整一天!”说到这院长有点哽咽。
调整了一下情绪,院长接着说:“现在医保已经把我们压的喘不过气了,上个月扣了我们三百万,扣到科室也就四十万,大头还是院里担。那天一接到罚款通知,我就去了医保局。他们局长对我说,‘你来的算晚的,医大一院的院长刚走。我们也没办法,全市的医保基金一年不到五个亿,今年还有两个月,医保局的帐户上只有五千万了。市长年初就说了,医保出现赤字,医保局集体下课。你让我怎么办?’我还能说啥?现在医保病人基本上是收一个赔一个,但还不能不收。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市政府要我们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认识这个问题。所以大家回去要做好同志们的工作,不要有情绪,不要激化矛盾。工作要讲究策略,不要蛮干。咱们实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千万不要忽略了‘基本’两个字。我对它的理解就是‘温饱’,而不是‘小康’。”
最后书记黄中厚说:“大家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日常工作。不要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
九(4)
早晨陈言换了衣服就去看病人了,他先看李玉容,今天要劝她出院。
“大娘,昨天晚上怎么样?”陈言问道。
李玉容说:“挺好。”
陈言心中一喜,感觉今天有戏,还没等他开口,李玉容又说:“但昨天我一晚上心里不舒服,大娘求你一件事,替我给胡娇娇道个歉。”
陈言忙问:“怎么了?”
李玉容说:“都是我那个混小子,三十多了就知道喝酒。前天晚上他给我送饭,饭来了就要打胰岛素。他按了铃,过了好一会儿护士才来。他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别人训了一顿。胡娇娇还一个劲的赔不是,说按铃的时候正在给别人打针。你说这多大点事,结果这混小子昨天晚上来送饭的时候说他把胡娇娇给投诉了,把我给气的当时就把他给骂了一顿。后来我越想越不对劲,又问别的护士被投诉了会怎么样?她说罚款五十。一听这,我的心那个难受啊。这护士上个夜班,十几个小时,腿都跑断了。我入院的第一晚上住在监护室,为了抢救一个患者,两个护士在那轮流捏皮球,整整一休,就是铁人也受不了啊。就这上个夜班才几块钱,这一扣就是五十,一个月的夜班不就白上了吗?人心都是肉长的,要是我的闺女我说啥也不让她当护士。”说着她掏出了五十块钱,说道:“要不,你把这五十块钱替我给胡娇娇交上。”
陈言说:“别,别,咱领导不是不讲理的人,不会乱扣钱的,这钱啦您就收起来吧。她要是收了你的钱啦,那就处罚的更重了。”
老太太这才收起来了。陈言本来要劝她出院的,经她这么一说,还不好意思开口了,只好做罢。
九(5)
交班会上,富主任说:“昨天院周会重点说了医保的问题,主要就两点:一扣钱还会继续扣下去,所以大家不要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期望医院能少扣点。二是医保的患者还是要收,没有理由不得拒收。”
刘主任说:“你们科还好一点,我们科全是透析的病人,基本上没有不超标的。”
周续说:“你要是把费用控制的太严,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就没有保障了。该做的检查你不做,该用的药你不用,到时候出了问题还不是我们担,你还能去找医保吗?人家从没说过一个患者只许用四千,这四千是医保局给医院划的一条没有留下痕迹的线,它从来没有出现在任何的文件上。它可以根据这条线来扣你的钱,但不允许你因这条线而不把病治好。”
水王说:“都把矛盾推给医院了,说白了就一句话??就这么多钱,要把病治好。”
张曼说:“这医保资金怎么这么少?每年收的那么多税都干吗了?”
富主任说:“中国人多,饼要摊大一点,摊薄一点,让每个人都能吃上一口。”
富主任最后说:“今天各组查房的重要任务就是让那些住院时间比较长的患者出院,对于象杨修一这样的钉子户要采取点措施了。”
这个早晨,医保成了各个科室交班的中心话题。
呼吸科主任说:“以后那些医保患者需要上呼吸机的,尽量动员他们不上,这一上,一个月就白干了。但你还必须跟家属说,不然到时候人家说你为什么不给我们上呼吸机,告我们一状。那我们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了。所以要注意交代的技巧,要多谈上呼吸机的坏处。”
消化科主任说:“以后那些肿瘤的病人一律不收,要他们去肿瘤科去住。上个月我们收了五个肿瘤的患者,平均花费两万五,他们五个人就扣了我们一万。”
普外科主任说:“等会儿在黑板上写上‘严防死守,坚决控制医保’几个字,让大家一抬头就能看见。让医保的病人尽量在门诊把检查做了,进来以后直接做手术。手术后过两天看着没事,就赶紧打发他们走,一个星期后再回来拆线。”
内分泌科主任说:“在今年最后两个月里要把医保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医保病人最多住半个月,血糖降不下来的,到门诊继续调。”九(6)
水王查到李玉容那儿,对他说:“大娘,你得出院了,要不然我们的奖金要被扣完了。”
李玉容说:“我不能出院,昨天陈大夫已经跟我说了,晚上我就和我儿子说了。我儿子说‘妈呀,你不能出院,平常就你一个人在家,你这病还没好利索,万一在家有个什么事可怎么办?’”
水王说:“这基本医疗保险不可能把病人治的非常满意,能把病情控制住就不错了。医保就给那点钱,我们也没办法。”
李玉容说:“不行,我要治好了再出院。”
水王也没办法,出了病房,对陈言说:“你给医保办打个报告,把这个病人的情况说一下,看他们能不能手下留情,少扣点。”
陈言就到办公室办去了。一会儿又回来了,说:“我刚才给医保办打了电话,他们说这种情况没必要打报告,该扣还得扣。要是这个病人用超了,别的病人就少用点,匀一点出来。”
水王说:“那就这么的吧,想扣就扣。”
周续查完房回来,对苏心说:“方宁怎么还不出院,不是说好了上周六出院的吗?”
苏心说:“她每次都是这样,只要一让她出院,她就不舒服了。周六本来已经给她约出院了,她说心慌。值班大夫哪还敢让她出院啦。”
周续说:“她已经住了一个半月了,花了两万多块钱,再住下去,咱们的奖金都得赔给她。我刚才看她情况还行,今天下午就让她出院。”
苏心说:“咱们不是有规定,当天有处置不能约出院吗?因为要收一天的床费。她今天已经打了针了,只能明天出院。”
周续说:“特事特办,跟护士长说一声,宁可今天不收她的床位费。夜长梦多,谁知道今天晚上她又怎么不舒服了。”
苏心去了。
一会儿方宁的老公来了,对周续说:“周大夫,我也知道方宁住了很长时间,可我们也实在没办法,这样回去要不了几天又要回来。到时候又要交一次门槛费。”
周续说:“她这病也只能治成这样了,想一点不舒服都没有不可能,现在是她最好的时候,以后只能越来越差。出了院,到门诊一样可以透析。”
“她早晨还说头疼来着,出了院我怎么放心。”
周续对苏心说:“给她请个神经内科会诊,急会诊!”又回过头对方宁老公说:“按医保规定,你是以尿毒症住咱们科的,咱们就负责尿毒症的事。头疼属于神经科,我就给你请个会诊吧,给个意见,你们就到门诊治疗吧。”
方宁的老公感到没有商量的余地了,说道:“你们是迫不及待的让我们出院啦。”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周续说:“我有什么办法?给多少钱,治多少病。”
过了半个小时,苏心拿着神经科的会诊意见去找周续,“周老师,神经科会诊过了,建议做个脑ct,要是没有脑出血,就用脑舒宁。”
周续说:“神经科会诊不是要你做ct,就是让你做磁共振,然后就是开一些又贵又没什么作用的所谓的活血化淤的药。脑舒宁是干什么用的,贵不贵?”
苏心说:“营养脑细胞的,七十九一支,一天一百五十八。”
周续说:“现在改用营养脑细胞的了,病人是有营养了,咱们得要饭去。下次请我会诊,看我怎么收拾他们。你还是办出院,在出院医嘱里建议做脑ct,使用脑舒宁;定期透析;每周复查血常规,肾功能。多写点,写详细点,免得以后他们来扯皮。”
九(7)
下午苏心慌慌张张的对周续说:“周老师,我刚才转病房的时候看见一个中年人骂方宁的丈夫,说他没用,不该答应出院,他说他还要来找你。”
“来吧,该来的总要来。”
这时一个中年男子已经进了办公室,径直来到周续面前,说道:“是周大夫吧,我是方宁的哥哥。方宁今天一定要出院吗?”
“是”周续回答的很干脆。
“那病还没好呢。”
“她这病没法好,也不能在医院住一辈子吧。”
“那也不能在家里眼睁睁的看着她难受吧。”
“就是住在医院也不能让她不难受,能治的都治了,只能这样了。”
“可在医院总比在家里强些吧。”
“对,但医保只给四千块钱我们也没办法,她现在已经花了两万多了,超出的部分要从我们奖金里扣,总不能又给她看病又给她掏钱吧。”
“她住的时间是长了些,但他们家太困难了,就不能再照顾她一下,让她多住几天?”
“我已经照顾她二十多天了,一般医保病人,我们就让住半个月。”
“要是现在出院,在家里出了什么事,你可要知道后果。”
“你这是在威胁我,既然我敢让她出院,我就不怕她出事。”
“那就是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了吗?”
“你觉得呢?”
“那我要是今天不出呢?”
“随便,反正出院已经办了,所有的治疗都已经停了。我倒想劝劝你,你还想不想有下次,咱们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以后打交道的时间还长。”
“这?”
周续看他语气软了点,说:“陈言她现在情况好一点,回家住一段时间,说不定病情还能恢复一些,要是这样住下去,只能越住越糟,这病与心情有很大关系。”
方宁的哥哥可能是想明白了,说:“那下次你可得让我们住上院。”
周续说:“你好说话,我也好说话。”
家属走了,周续长舒了一口气,说道:“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啦。”
这场战斗吸引了办公室所有人的关注,这样的战斗以后也许会越来越多。
九(8)
早晨陈言去给李玉容量血压,李玉容一看见他,就说:“陈大夫啊,咱不是那种耍无赖的人,赖在医院不想走。实在是我一个老太太自个儿在家,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儿子不放心,让我在医院治好了再出院。”老太太边说边抹眼泪。
陈言问:“怎么回事?”
李玉容说:“昨天下午,你们主任来了,问我怎么还不出院。我说病没治好,他说能治成这样就不错了,再住下去,你们的钱就扣完了。我说你扣多少,我给你拿多少,我不是想占你这点便宜。”
老太太说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陈言赶紧安慰道:“主任不是太了解情况,再加上这次扣钱实在是扣的太多,话说的重了点,还请你原谅。”
李玉容说:“小陈呀,你让我说什么好呢。你们也有难处,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这一下子被扣没了,是挺闹心的,谁让咱们是医保的呢,要是自费不就没这些麻烦了吗?”
陈言终于找到了替罪羊,说:“对,都是让医保给闹的,总是在制造矛盾。您也别着急,反正已经被扣了。现在就希望你早点好,早点出院。”
李玉容这下来了精神,说:“对,你们就给我下药吧,我这一百来斤就交给你们了,治好了我就走,免得给你们添麻烦。”
陈言如释重负的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曾进来了,说:“各位注意了,以后大家值班的时候都看着点杨修一,昨天晚上他问护士哪种死法痛苦最小,他有可能自杀。”
“啊”大家都有点惊讶。
曾宪雨说:“大家不要紧张,这又不是第一次了,每次赶他出院他都这样。我已经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医务科,医务科让尽快通知他们家里,让他们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离人。”
彭艳说:“你摊上这么个病人也够倒霉的,他反反复复在咱们这儿住了两年了,这半年根本就没出院,长期霸占一个病房。你让他出院,还不能把他给逼急了,他要是真死了,那就成了让咱们给逼死的了。往报纸上一捅,那又是何等让人震撼的新闻。”
曾宪雨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道:“都是医保给惹的祸。”
水王说:“都是医保水土不服惹的祸。这在国外挺好的东西,一到国内就变味了。这医保资金不够,咱也能理解,毕竟中国有十三亿人。可既然钱少,就应该省着点用,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而咱们呢,一个‘药养医’养活了六千家药厂,中国需要这么多药厂吗?六百家足够了。这分明是以‘以药养医’之名,行‘以医养药’之实!这‘以药养医’就象个抽水机以这滩水能经的起几抽?”
曾宪雨说:“被抽的不行了,他们就来个限价,一个病人就给四千块钱。”
水王说:“如果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那你就得给相关的配套政策。就是把这四千块钱给医院,你别管我怎么花,全部当劳务费也好,全部用来买药也好,只要我你的病治好了。可他们偏不,就给这点钱,还要按照他的规定去花,含金量最高的诊疗费他让你收六块钱;想赚钱,可以,开药。这就好比,在沙漠里找到点救命水,却被要求用来洗澡。”
曾宪雨说:“闭门造车,拍脑袋决策也算是中国的一大特色。”
九(9)
张姐拿着急检的血气分析回来了,这是李敢的,昨天晚上一夜呼吸都不是很好,查房的时候曾让查个血气。曾接过化验单一看:血氧50mmhg,二氧化碳分压106mmhg,ph7.21。“完了,呼衰了,赶紧请呼吸科急会诊”曾宪雨对石雷说。
很快呼吸科的马主任就来了,大致问了一下情况,有看了病人。回到办公室对曾说:“没别的办法,只有上呼吸机。”
曾宪雨说:“那得多少钱啦,上了还能撤得下来吗?”
马主任说:“晚期癌症,全身衰竭,肯定撤不下来。费用嘛,最少一天两千,如果感染重的话,那一天要四五千。”
曾宪雨说:“这不是把咱们往绝路上逼吗,他们家已经欠五千了,这呼吸机一上,还不知道要欠多少,最后还不得由科室背?”
马主任说:“欠费了治疗就停呗,都让咱们背哪背起?医院是不会给你分担一点的,脑外有个欠费十万的,现在还每个月扣他们的钱,已经扣了半年了。”
曾宪雨说:“他是个离休干部,家里也不说不给钱,人家说只要一要到钱,马上就交。”
马主任说:“我现在挺害怕这些离休的,国家政策是全报,可经常是没钱报。而家属又很积极,只要有一点希望,甚至没有希望,也全力以赴。象这种晚期肿瘤的,毫无意义,其实那些病人活的很痛苦。有个病人对他儿子说‘你这是在惩罚我呀’。可没办法,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不治就是不孝顺。所以眼睁睁的看着病人痛苦,也要维持那毫无意义的治疗。”
曾宪雨说:“我们有什么办法呢,只要家属不放弃,医生能放弃吗?”
马主任说:“好好做做工作吧,向家属交代好,我走了。”
曾宪雨说:“谢谢马主任。”
曾宪雨对石雷说:“你把他的女儿叫来。”
一会儿李敢的三个女儿来了,曾宪雨对她们说:“刚才呼吸科专家的意见是上呼吸机,但上了之后肯定撤不下来,这一天的费用要好几千,你们家属好好合计合计,到底上不上。”
大女儿说:“上,毫无疑问的上。”
曾宪雨的心一下凉了半截,看来让她们放弃上呼吸机是不可能的,说道:“可这费用怎么办?你们已经欠了五千了。”
大女儿说:“交,马上交。昨天刚要了一万,明天我还找他们去。”
曾宪雨说:“那就上吧,等会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个字。再提醒你们一次,这呼吸机可是个吃钱的机器,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医保超标已经得到有效遏止。这半个月只超标了三千块钱,正当大家期盼着这个月即将到来的丰收的时候,又传来了医保将扩大药品目录的消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九(10)
护士长来到办公室,说:“刚才医保办通知每个科选出一名医保员,下去到机关楼二楼会议室开会,市医保局来人解释医保新政策。”
下面议论开了,彭艳说:“听说这次医保政策改革最大的看点就是扩大药品目录,很多丙类药都变成了乙类药。”
赵海鸥说:“这是件好事啊。”
水王说:“傻孩子,这对病人是件好事,可对医生来说是件坏事。上个月咱们被医保扣的那么惨,这要是再扩大报销范围,那咱们都喝西北风去。”
曾宪雨说:“这是医保局转嫁矛盾的做法。现在患者对自费药太多日益不满,医保局可能感到压力太大,就扩大了报销范围。但给的钱还是那么多,一个病人四千,哪怕你给病人用千年人参都随你。把球踢给医院了。”
水王说:“医保局是看明白了,想通过甲乙丙这样的分类根本控制不住费用,那干嘛还干那些吃亏不讨好的事,所以就放权。”
周续说:“我最担心的不是药品目录的事,而是要规范用药。这其实已经酝酿很多年了,只是运作起来难度太大,所以就拖到现在。看来这次是要施行了。”
彭艳问:“怎么规范?”
周续说:“主要是针对抗生素,要由低级到高级,不能一上来就用头孢三代这样的高档药。要想用高级抗生素,要有细菌培养的依据,否则医保拒保,这笔钱自然由医院出。”
彭艳说:“这是谁制定的政策,懂不懂?要是等到把细菌培养出来再选择敏感抗生素,那感染的患者恐怕要死一大半了。他们也不来调查一下有几个感染的能培养出细菌来?这样也好,病人来了就从青霉素用起,不好就三天一升级,把病情耽误了,让医保局负责。”
水王说:“你想的美,医保局才没那么傻呢,人家啥时候不让你用高档抗生素了?人家只是说你要是拿不出要用这种药的依据,人家拘报。这跟拿不出依据不能用好药差别大了去了。”
彭艳说:“都会当好人,把责任推给咱们。不给用好药,病人怪咱们;用了,医保可能不给钱。谁能给我们指条活路?”
水王说:“硬着头皮往前走吧,实在走不下去了,改行!这不是一个值得留恋的职业。昨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医生剖开肚皮问患者用不用好药》,讲一个患者再做手术的时候,由于出血较多,麻醉医生就问病人是用能报销的止血药,还是用自费的但好一点的止血药。结果引来了网民的一片声讨,对医生冷嘲热讽,说医生比打劫的还黑。中国的医生做到这份上真是悲哀。你要是不问他给他用了报销药,如果效果不好,他告你说‘有好药你为什么不给我用,谁又不是掏不起钱’;你要是给用了自费药,那他又说用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征询我的意见,这叫侵犯知情权。这就是咱们的工作环境。”
九(11)
第二天交完班,富主任对潘越说:“你把昨天医保办开会的主要内容给大家介绍一下。”
潘越说:“内容很复杂,所以我说的时候你们别打断,能听懂多少是多少,听不懂的完事以后再讨论。昨天来的是医保局的一位处长,介绍的也不是很清楚。开完会后我们内科的几个人又在那研究了半天,总算弄清了一点眉目。主要就是医保目录扩大了之后,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这些药。比方说拜舒儿,以前是丙类药,现在改为乙类,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乙类药,后面带了*号,这表明这种药是二线用药,不能作为首选。另外还有大家很关心的重症感染而细菌培养又是阴性怎么办?医保办的答复是如果医生觉得确实很有必要用,那就写申请,把理由写清楚,医保办批了以后可以用。”
彭艳说:“咱们正事都干不完,天天尽干这些破事,这也申请,那也申请,向病人申请完了,再向他们申请。等申请批下来了,病人也快完了。这救人如救火他们不知道啊?”
潘越说:“你还抱怨啦,医保办的人都快跳楼了。他们就五个人,应付日常的工作已经是捉襟见肘了,现在要批这些申请,每天就是不吃不睡也难以满足临床需要。这项工作还不能拖,他们也挺为难。跟医院反复协商,最后决定把这些需要他们批的药再制定一个目录,目录内的不需要批,也就是下放一部分权利。”
彭艳说:“听糊涂了,那个目录还没整明白,这又来个目录。”
潘越说:“我们昨天研究了半天,才滤出点头绪。说简单点,就是那些乙类药,后面带有附加条件的,看医院目录。目录上有,你可以用;没有,就去批。”
富主任说:“我是听糊涂了,这样吧潘越,你把我们科常用的药列个目录,标好,哪种药需要怎么办?”
曾把文件看了半天,说:“这白蛋白也变成了乙类药了,用十瓶白蛋白四千块钱就差不多了。”
潘越说:“后面有限制条件,说只有抢救的时候可以当乙类用,否则就是丙类。”
刘主任说:“我当了几十年医生,还从没听说抢救的时候需要用白蛋白。”
潘越说:“这个问题,我们当时就问那个处长了,他说他不是学医的,这些东西他也搞不清。反正给我的感觉,这次改革搞的大家都是一头雾水,包括医保办主任。他说了,搞不明白的,就打电话多联系。”
富主任说:“在形式还没完全明朗之前,大家尽可能用‘安全’的药,我就不相信用先锋v会出问题。在不出问题的基础之上,边摸索边前进吧。”
九(12)
陈言对水王说:“我刚收了一个慢支的老太太,用什么药?”
水王说:“贯彻上级精神,从低级到高级,用青霉素。”
陈言说:“不行,她在社区已经用了一个星期的青霉素了,没什么用,才来这儿的。”
水王说:“那就让她把在社区看病的病志或者能证明他用过青霉素的证据拿来。”
陈言说:“在诊所看病不就是去了就打针,打完了针就走吗?哪还有什么病志?”
水王说:“那就没办法了。”
陈言说:“那好吧,我去跟她说说。”
一会儿老太太的儿子找来了,说:“大夫,我妈已经打了一个星期的青霉素了,一点用没有,才来这大医院,就想用点好药早点好,这天天咳嗽遭罪呀。”
水王说:“我是为你好,现在医保新政策,抗生素必须从低级到高级,我要是一上来就给你用好药,到时候报销不了。”
家属说:“这是什么狗屁新政策,越改越叫人没法活了,那帮人一天到晚没事干,尽出馊注意。你给我们想想办法吧,老太太一天比一天重,我怕到时候再用好药来不及了。”
水王说:“这样吧,今天先打一针青霉素,你要实在不想用自个儿拔了都行,但药我必须开。然后今天拍个片子,明天出来结果就换药。这样你的病情也不耽误,我对上面也好交代。”
家属很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的说:“那也只能这样了。”
大家都佩服的看着水王,水王说:“这就叫夹缝中求生存。”
“曾大夫”一个女的急匆匆进到办公室,“快去看看吧,我妈又犯病了。”
曾宪雨赶紧过去看,一个老太太坐在床上,大口大口的喘气,嘴唇发紫,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淌。曾宪雨用听诊器听了一下,双肺都是干湿性罗音,心衰犯了。
“给她推0.4毫克的西地兰和20毫克速尿”曾宪雨相护士吩咐道。
药推进去,曾宪雨又在床边站了几分钟,老太太的症状是缓解了一些,但不是很明显。他回到办公室,对石雷说:“给她开两支甲强龙。”
石雷马上就在电脑上敲,但开不出来。
“曾老师,不行,甲强龙属于限制用药,需要到医保办审批。”
“真他妈的扯蛋,等审批回来,病人没了。给药房打个电话,看能不能先借两支。”
李刚走过来,说道:“什么事把曾老师气成这样?”
曾宪雨说:“你说医保那帮人是不是草菅人命,那边病人喘的要命,这边药硬是开不出来。”
李刚说:“别急,看我来给你开。”
说着就到电脑前,敲了几下,还真给开出来了。别人都很好奇,围过来让他在演示一边。
李刚很得意的说:“他有他的高招,我有我的绝技。他能限制,我就能反限制。其实很简单,你重复三次,就可以开上”他边说边演示。
曾宪雨看着,无奈的摇了摇头。
“怎么了,我刚才看她还好好的。”
“我怎么知道,她按铃叫的。”
陈言过去了,看那老太太挺难受,有点喘,出了很多汗,坐在床上,“怎么不舒服?”陈言问道。
老太太指了指胸口,“慌。”
陈言拿听诊器听了听,心脏跳的很快,至少一百五十次,对老太太说道:“您等一下,我给你做个心电图。”说完跑回去推心电图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夏长所
做了心电图是快速房颤,“您先吸点氧,马上给你用药,很快就会好”陈言说道。
陈言拿着心电图去找水王。水王看了一眼,说:“给她推西地兰。”
“零点二,还是零点四?”
“零点二吧,还是小心点好。”
陈言下了医嘱,找到护士,让她赶紧去推药。药推完后不到三分钟,老太太就缓过劲了。几个家属长舒了一口气。
这老太太叫李玉容,二十年的高血压,十五年的糖尿病,还有十年的冠心病。这次是心衰犯了来住院。心衰控制住了,血压高了,血压还没降下来,血糖又高了。
第二天一来到病房,陈言第一个就去看李玉容,“昨晚怎么样?”
李玉容说:“昨晚睡了一宿。陈呀,太谢谢你了,昨天要不是你处理的及时,我可能就”说着眼泪就出来了。
陈言赶紧安慰道:“看您说的,咱医生就是干这个的,要不然生了病到医院来干什么?”
李玉容稳定了一下情绪,说道:“谁象你这么负责?你上午看我两趟,下午看我两趟。我这病难治,我也知道,是按下葫芦冒起瓢。你们医生也难,咱得说良心话,哪个医生不想把病早点治好?可你们就摊上了我这个难治的病人。”
这一番夸奖,陈言有点找不到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旁边的老太太也帮着夸,说:“这孩子真不错,总是笑呵呵的,对病人总是那么有耐心。”
陈言说:“你们要是再夸我脸要红了,其实每天多来看几次,是希望你们能早点好,你们要是出不了院,医院就要扣我们的钱。我乐呵呵的,你们的心情就能好些,你们要是高兴了,我的日子也就好过。特别是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心情是很重要的,医生和病人需要相互鼓励,一起来度过难关。否则,只能大家一起难受,而且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越来越难受。”
旁边那老太太说:“这孩子真会说话。陈大夫,你是南方人吧?”
陈言说:“也算不上南方,我是湖北人,在中部。”
九(2)
回到办公室,陈言向水王汇报道:“李玉容心衰算是稳定了,两肺的水泡音都没了。可血压还是高,170/90,我看洛活喜还是比不上拜心同,要不再换回去?另外血糖也还很高,今天空腹14.3。”
水王说:“真愁人啦,再不出院,这个月要被罚死。把洛活喜换成心痛定,她有心衰,刚稳定,尽量用短效的钙离子拮抗剂。她的血糖太顽固了,今天上午老爷子来查房,让他看看。”
八点半,老爷子准时来了,问潘越:“今天有几个?”
潘越说:“有六个。”
老爷子说:“挺好,这样时间就比较充裕,第一个看谁的?”
陈言说:“我先来吧”然后就开始汇报病史。
老爷子一边听,一边看着病志,听完了介绍,他问道:“现在就是血压和血糖降不下去?”
陈言说:“是。”
“走,看看病人去。”
在陈言的带领下,老爷子身后跟着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往病房去。每周二老爷子查房,成了内科一景,很多别的科的小住院医,进修生,研究生只要没事,也都来听。把办公室挤的里三层外三层。
到了李玉容的房间,他儿子也在,看来了这么多医生,不愿意了,对老爷子说道:“老教授,您来看我没意见,可你带了这么多人,我妈哪受得了啊?你看是不是少进来几个?”
老爷子说:“我现在活着我给你们看病,我以后死了就是他们给你们看病,给你们的儿子、孙子看病。不把他们带出来,我死了也闭不上眼啦。”
李玉容发话了,“你小子给我出去,你一来我的血压就要高。”
她儿子很不服气的出去了。
看完病人回来,老爷子说:“对于血压,我同意江大夫的意见,就用心痛定,这药又便宜,疗效又确切。前一段时间患者有心衰,血糖波动较大,调起来费劲。对于心衰患者,要慎之又慎,一旦出现低血糖,那对患者打击很大。现在胰岛素已经用到64个单位,血糖还是高,再加量吧,可以一天一加,加胰岛素讲究小步快走。患者的肾功能怎么样?”
陈言说:“肌酐一百三。”
老爷子说:“要是肾功能好的话,可以加点二甲双胍,对减少胰岛素的剂量很有好处,我很喜欢用这药。它很便宜,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负担,能够使患者把治疗坚持下去。虽然对于肾功能不好的人有一定副作用,但总比患者因治不起而停药要强的多吧。象这样的患者,估计一天的胰岛素要七八十个单位,一个月下来光胰岛素就要四百块钱,这对患者是很沉重的负担。可书本上说肾功能有异常就不能用,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中,谁敢违反原则给她用?”
陈言把老爷子的意见跟水王说了,水王说:“那就赶紧,把早晨和睡前的胰岛素各加四个单位,让它快点降下来。已经住了快一个月了,再住下去,咱们得赔死,这两天你也跟她吹吹风,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陈言领命而去。
九(3)
“发奖金了”护士长拿着一摞奖金条放在桌子上。曾宪雨挑出自己的,说道:“怎么这么少,才八百,上个月那么忙。”
“这八百还是主任跑到院长那儿要来的。”
“怎么?”
“这个月总收入一百二十万,本来奖金有三万,每个人可以拿两千多。可药费比例超标扣了五千,医保超标扣了一万五,这一扣就没多少钱了。主任跑到院长那儿诉了半天苦,想少扣点,原则始终没松口。最后勉强同意这个月扣一万,下个月扣一万。”
彭艳说:“以后干脆别收医保的了,每天费了那么大劲,管一个医保患者等于管两个普通病人,什么都要签字,做个彩超也得患者同意,到头来咱们还的贴钱给他们看病。”
院周会上,院长赵文源说:“这些天不少科主任都来找我,有的打电话,有的亲自找上门,有的干脆打报告说干不了了,都在诉苦,说扣钱扣多了。辛苦了一个月,最后没钱发给大家,不好交代嘛。有的科要求这个月先扣一半,另一半下个月扣,后来一看上个月还没扣完呢。这个月不少科室只拿了三四百块钱,最低的五十!是他们没干活吗,不,天天满床,天天加班。有的小大夫连续干了三十多个小时,有个主任二十四小时做了五台手术,回到家后睡了整整一天!”说到这院长有点哽咽。
调整了一下情绪,院长接着说:“现在医保已经把我们压的喘不过气了,上个月扣了我们三百万,扣到科室也就四十万,大头还是院里担。那天一接到罚款通知,我就去了医保局。他们局长对我说,‘你来的算晚的,医大一院的院长刚走。我们也没办法,全市的医保基金一年不到五个亿,今年还有两个月,医保局的帐户上只有五千万了。市长年初就说了,医保出现赤字,医保局集体下课。你让我怎么办?’我还能说啥?现在医保病人基本上是收一个赔一个,但还不能不收。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市政府要我们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认识这个问题。所以大家回去要做好同志们的工作,不要有情绪,不要激化矛盾。工作要讲究策略,不要蛮干。咱们实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千万不要忽略了‘基本’两个字。我对它的理解就是‘温饱’,而不是‘小康’。”
最后书记黄中厚说:“大家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日常工作。不要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
九(4)
早晨陈言换了衣服就去看病人了,他先看李玉容,今天要劝她出院。
“大娘,昨天晚上怎么样?”陈言问道。
李玉容说:“挺好。”
陈言心中一喜,感觉今天有戏,还没等他开口,李玉容又说:“但昨天我一晚上心里不舒服,大娘求你一件事,替我给胡娇娇道个歉。”
陈言忙问:“怎么了?”
李玉容说:“都是我那个混小子,三十多了就知道喝酒。前天晚上他给我送饭,饭来了就要打胰岛素。他按了铃,过了好一会儿护士才来。他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别人训了一顿。胡娇娇还一个劲的赔不是,说按铃的时候正在给别人打针。你说这多大点事,结果这混小子昨天晚上来送饭的时候说他把胡娇娇给投诉了,把我给气的当时就把他给骂了一顿。后来我越想越不对劲,又问别的护士被投诉了会怎么样?她说罚款五十。一听这,我的心那个难受啊。这护士上个夜班,十几个小时,腿都跑断了。我入院的第一晚上住在监护室,为了抢救一个患者,两个护士在那轮流捏皮球,整整一休,就是铁人也受不了啊。就这上个夜班才几块钱,这一扣就是五十,一个月的夜班不就白上了吗?人心都是肉长的,要是我的闺女我说啥也不让她当护士。”说着她掏出了五十块钱,说道:“要不,你把这五十块钱替我给胡娇娇交上。”
陈言说:“别,别,咱领导不是不讲理的人,不会乱扣钱的,这钱啦您就收起来吧。她要是收了你的钱啦,那就处罚的更重了。”
老太太这才收起来了。陈言本来要劝她出院的,经她这么一说,还不好意思开口了,只好做罢。
九(5)
交班会上,富主任说:“昨天院周会重点说了医保的问题,主要就两点:一扣钱还会继续扣下去,所以大家不要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期望医院能少扣点。二是医保的患者还是要收,没有理由不得拒收。”
刘主任说:“你们科还好一点,我们科全是透析的病人,基本上没有不超标的。”
周续说:“你要是把费用控制的太严,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就没有保障了。该做的检查你不做,该用的药你不用,到时候出了问题还不是我们担,你还能去找医保吗?人家从没说过一个患者只许用四千,这四千是医保局给医院划的一条没有留下痕迹的线,它从来没有出现在任何的文件上。它可以根据这条线来扣你的钱,但不允许你因这条线而不把病治好。”
水王说:“都把矛盾推给医院了,说白了就一句话??就这么多钱,要把病治好。”
张曼说:“这医保资金怎么这么少?每年收的那么多税都干吗了?”
富主任说:“中国人多,饼要摊大一点,摊薄一点,让每个人都能吃上一口。”
富主任最后说:“今天各组查房的重要任务就是让那些住院时间比较长的患者出院,对于象杨修一这样的钉子户要采取点措施了。”
这个早晨,医保成了各个科室交班的中心话题。
呼吸科主任说:“以后那些医保患者需要上呼吸机的,尽量动员他们不上,这一上,一个月就白干了。但你还必须跟家属说,不然到时候人家说你为什么不给我们上呼吸机,告我们一状。那我们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了。所以要注意交代的技巧,要多谈上呼吸机的坏处。”
消化科主任说:“以后那些肿瘤的病人一律不收,要他们去肿瘤科去住。上个月我们收了五个肿瘤的患者,平均花费两万五,他们五个人就扣了我们一万。”
普外科主任说:“等会儿在黑板上写上‘严防死守,坚决控制医保’几个字,让大家一抬头就能看见。让医保的病人尽量在门诊把检查做了,进来以后直接做手术。手术后过两天看着没事,就赶紧打发他们走,一个星期后再回来拆线。”
内分泌科主任说:“在今年最后两个月里要把医保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医保病人最多住半个月,血糖降不下来的,到门诊继续调。”九(6)
水王查到李玉容那儿,对他说:“大娘,你得出院了,要不然我们的奖金要被扣完了。”
李玉容说:“我不能出院,昨天陈大夫已经跟我说了,晚上我就和我儿子说了。我儿子说‘妈呀,你不能出院,平常就你一个人在家,你这病还没好利索,万一在家有个什么事可怎么办?’”
水王说:“这基本医疗保险不可能把病人治的非常满意,能把病情控制住就不错了。医保就给那点钱,我们也没办法。”
李玉容说:“不行,我要治好了再出院。”
水王也没办法,出了病房,对陈言说:“你给医保办打个报告,把这个病人的情况说一下,看他们能不能手下留情,少扣点。”
陈言就到办公室办去了。一会儿又回来了,说:“我刚才给医保办打了电话,他们说这种情况没必要打报告,该扣还得扣。要是这个病人用超了,别的病人就少用点,匀一点出来。”
水王说:“那就这么的吧,想扣就扣。”
周续查完房回来,对苏心说:“方宁怎么还不出院,不是说好了上周六出院的吗?”
苏心说:“她每次都是这样,只要一让她出院,她就不舒服了。周六本来已经给她约出院了,她说心慌。值班大夫哪还敢让她出院啦。”
周续说:“她已经住了一个半月了,花了两万多块钱,再住下去,咱们的奖金都得赔给她。我刚才看她情况还行,今天下午就让她出院。”
苏心说:“咱们不是有规定,当天有处置不能约出院吗?因为要收一天的床费。她今天已经打了针了,只能明天出院。”
周续说:“特事特办,跟护士长说一声,宁可今天不收她的床位费。夜长梦多,谁知道今天晚上她又怎么不舒服了。”
苏心去了。
一会儿方宁的老公来了,对周续说:“周大夫,我也知道方宁住了很长时间,可我们也实在没办法,这样回去要不了几天又要回来。到时候又要交一次门槛费。”
周续说:“她这病也只能治成这样了,想一点不舒服都没有不可能,现在是她最好的时候,以后只能越来越差。出了院,到门诊一样可以透析。”
“她早晨还说头疼来着,出了院我怎么放心。”
周续对苏心说:“给她请个神经内科会诊,急会诊!”又回过头对方宁老公说:“按医保规定,你是以尿毒症住咱们科的,咱们就负责尿毒症的事。头疼属于神经科,我就给你请个会诊吧,给个意见,你们就到门诊治疗吧。”
方宁的老公感到没有商量的余地了,说道:“你们是迫不及待的让我们出院啦。”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周续说:“我有什么办法?给多少钱,治多少病。”
过了半个小时,苏心拿着神经科的会诊意见去找周续,“周老师,神经科会诊过了,建议做个脑ct,要是没有脑出血,就用脑舒宁。”
周续说:“神经科会诊不是要你做ct,就是让你做磁共振,然后就是开一些又贵又没什么作用的所谓的活血化淤的药。脑舒宁是干什么用的,贵不贵?”
苏心说:“营养脑细胞的,七十九一支,一天一百五十八。”
周续说:“现在改用营养脑细胞的了,病人是有营养了,咱们得要饭去。下次请我会诊,看我怎么收拾他们。你还是办出院,在出院医嘱里建议做脑ct,使用脑舒宁;定期透析;每周复查血常规,肾功能。多写点,写详细点,免得以后他们来扯皮。”
九(7)
下午苏心慌慌张张的对周续说:“周老师,我刚才转病房的时候看见一个中年人骂方宁的丈夫,说他没用,不该答应出院,他说他还要来找你。”
“来吧,该来的总要来。”
这时一个中年男子已经进了办公室,径直来到周续面前,说道:“是周大夫吧,我是方宁的哥哥。方宁今天一定要出院吗?”
“是”周续回答的很干脆。
“那病还没好呢。”
“她这病没法好,也不能在医院住一辈子吧。”
“那也不能在家里眼睁睁的看着她难受吧。”
“就是住在医院也不能让她不难受,能治的都治了,只能这样了。”
“可在医院总比在家里强些吧。”
“对,但医保只给四千块钱我们也没办法,她现在已经花了两万多了,超出的部分要从我们奖金里扣,总不能又给她看病又给她掏钱吧。”
“她住的时间是长了些,但他们家太困难了,就不能再照顾她一下,让她多住几天?”
“我已经照顾她二十多天了,一般医保病人,我们就让住半个月。”
“要是现在出院,在家里出了什么事,你可要知道后果。”
“你这是在威胁我,既然我敢让她出院,我就不怕她出事。”
“那就是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了吗?”
“你觉得呢?”
“那我要是今天不出呢?”
“随便,反正出院已经办了,所有的治疗都已经停了。我倒想劝劝你,你还想不想有下次,咱们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以后打交道的时间还长。”
“这?”
周续看他语气软了点,说:“陈言她现在情况好一点,回家住一段时间,说不定病情还能恢复一些,要是这样住下去,只能越住越糟,这病与心情有很大关系。”
方宁的哥哥可能是想明白了,说:“那下次你可得让我们住上院。”
周续说:“你好说话,我也好说话。”
家属走了,周续长舒了一口气,说道:“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啦。”
这场战斗吸引了办公室所有人的关注,这样的战斗以后也许会越来越多。
九(8)
早晨陈言去给李玉容量血压,李玉容一看见他,就说:“陈大夫啊,咱不是那种耍无赖的人,赖在医院不想走。实在是我一个老太太自个儿在家,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儿子不放心,让我在医院治好了再出院。”老太太边说边抹眼泪。
陈言问:“怎么回事?”
李玉容说:“昨天下午,你们主任来了,问我怎么还不出院。我说病没治好,他说能治成这样就不错了,再住下去,你们的钱就扣完了。我说你扣多少,我给你拿多少,我不是想占你这点便宜。”
老太太说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陈言赶紧安慰道:“主任不是太了解情况,再加上这次扣钱实在是扣的太多,话说的重了点,还请你原谅。”
李玉容说:“小陈呀,你让我说什么好呢。你们也有难处,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这一下子被扣没了,是挺闹心的,谁让咱们是医保的呢,要是自费不就没这些麻烦了吗?”
陈言终于找到了替罪羊,说:“对,都是让医保给闹的,总是在制造矛盾。您也别着急,反正已经被扣了。现在就希望你早点好,早点出院。”
李玉容这下来了精神,说:“对,你们就给我下药吧,我这一百来斤就交给你们了,治好了我就走,免得给你们添麻烦。”
陈言如释重负的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曾进来了,说:“各位注意了,以后大家值班的时候都看着点杨修一,昨天晚上他问护士哪种死法痛苦最小,他有可能自杀。”
“啊”大家都有点惊讶。
曾宪雨说:“大家不要紧张,这又不是第一次了,每次赶他出院他都这样。我已经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医务科,医务科让尽快通知他们家里,让他们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离人。”
彭艳说:“你摊上这么个病人也够倒霉的,他反反复复在咱们这儿住了两年了,这半年根本就没出院,长期霸占一个病房。你让他出院,还不能把他给逼急了,他要是真死了,那就成了让咱们给逼死的了。往报纸上一捅,那又是何等让人震撼的新闻。”
曾宪雨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道:“都是医保给惹的祸。”
水王说:“都是医保水土不服惹的祸。这在国外挺好的东西,一到国内就变味了。这医保资金不够,咱也能理解,毕竟中国有十三亿人。可既然钱少,就应该省着点用,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而咱们呢,一个‘药养医’养活了六千家药厂,中国需要这么多药厂吗?六百家足够了。这分明是以‘以药养医’之名,行‘以医养药’之实!这‘以药养医’就象个抽水机以这滩水能经的起几抽?”
曾宪雨说:“被抽的不行了,他们就来个限价,一个病人就给四千块钱。”
水王说:“如果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那你就得给相关的配套政策。就是把这四千块钱给医院,你别管我怎么花,全部当劳务费也好,全部用来买药也好,只要我你的病治好了。可他们偏不,就给这点钱,还要按照他的规定去花,含金量最高的诊疗费他让你收六块钱;想赚钱,可以,开药。这就好比,在沙漠里找到点救命水,却被要求用来洗澡。”
曾宪雨说:“闭门造车,拍脑袋决策也算是中国的一大特色。”
九(9)
张姐拿着急检的血气分析回来了,这是李敢的,昨天晚上一夜呼吸都不是很好,查房的时候曾让查个血气。曾接过化验单一看:血氧50mmhg,二氧化碳分压106mmhg,ph7.21。“完了,呼衰了,赶紧请呼吸科急会诊”曾宪雨对石雷说。
很快呼吸科的马主任就来了,大致问了一下情况,有看了病人。回到办公室对曾说:“没别的办法,只有上呼吸机。”
曾宪雨说:“那得多少钱啦,上了还能撤得下来吗?”
马主任说:“晚期癌症,全身衰竭,肯定撤不下来。费用嘛,最少一天两千,如果感染重的话,那一天要四五千。”
曾宪雨说:“这不是把咱们往绝路上逼吗,他们家已经欠五千了,这呼吸机一上,还不知道要欠多少,最后还不得由科室背?”
马主任说:“欠费了治疗就停呗,都让咱们背哪背起?医院是不会给你分担一点的,脑外有个欠费十万的,现在还每个月扣他们的钱,已经扣了半年了。”
曾宪雨说:“他是个离休干部,家里也不说不给钱,人家说只要一要到钱,马上就交。”
马主任说:“我现在挺害怕这些离休的,国家政策是全报,可经常是没钱报。而家属又很积极,只要有一点希望,甚至没有希望,也全力以赴。象这种晚期肿瘤的,毫无意义,其实那些病人活的很痛苦。有个病人对他儿子说‘你这是在惩罚我呀’。可没办法,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不治就是不孝顺。所以眼睁睁的看着病人痛苦,也要维持那毫无意义的治疗。”
曾宪雨说:“我们有什么办法呢,只要家属不放弃,医生能放弃吗?”
马主任说:“好好做做工作吧,向家属交代好,我走了。”
曾宪雨说:“谢谢马主任。”
曾宪雨对石雷说:“你把他的女儿叫来。”
一会儿李敢的三个女儿来了,曾宪雨对她们说:“刚才呼吸科专家的意见是上呼吸机,但上了之后肯定撤不下来,这一天的费用要好几千,你们家属好好合计合计,到底上不上。”
大女儿说:“上,毫无疑问的上。”
曾宪雨的心一下凉了半截,看来让她们放弃上呼吸机是不可能的,说道:“可这费用怎么办?你们已经欠了五千了。”
大女儿说:“交,马上交。昨天刚要了一万,明天我还找他们去。”
曾宪雨说:“那就上吧,等会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个字。再提醒你们一次,这呼吸机可是个吃钱的机器,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医保超标已经得到有效遏止。这半个月只超标了三千块钱,正当大家期盼着这个月即将到来的丰收的时候,又传来了医保将扩大药品目录的消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九(10)
护士长来到办公室,说:“刚才医保办通知每个科选出一名医保员,下去到机关楼二楼会议室开会,市医保局来人解释医保新政策。”
下面议论开了,彭艳说:“听说这次医保政策改革最大的看点就是扩大药品目录,很多丙类药都变成了乙类药。”
赵海鸥说:“这是件好事啊。”
水王说:“傻孩子,这对病人是件好事,可对医生来说是件坏事。上个月咱们被医保扣的那么惨,这要是再扩大报销范围,那咱们都喝西北风去。”
曾宪雨说:“这是医保局转嫁矛盾的做法。现在患者对自费药太多日益不满,医保局可能感到压力太大,就扩大了报销范围。但给的钱还是那么多,一个病人四千,哪怕你给病人用千年人参都随你。把球踢给医院了。”
水王说:“医保局是看明白了,想通过甲乙丙这样的分类根本控制不住费用,那干嘛还干那些吃亏不讨好的事,所以就放权。”
周续说:“我最担心的不是药品目录的事,而是要规范用药。这其实已经酝酿很多年了,只是运作起来难度太大,所以就拖到现在。看来这次是要施行了。”
彭艳问:“怎么规范?”
周续说:“主要是针对抗生素,要由低级到高级,不能一上来就用头孢三代这样的高档药。要想用高级抗生素,要有细菌培养的依据,否则医保拒保,这笔钱自然由医院出。”
彭艳说:“这是谁制定的政策,懂不懂?要是等到把细菌培养出来再选择敏感抗生素,那感染的患者恐怕要死一大半了。他们也不来调查一下有几个感染的能培养出细菌来?这样也好,病人来了就从青霉素用起,不好就三天一升级,把病情耽误了,让医保局负责。”
水王说:“你想的美,医保局才没那么傻呢,人家啥时候不让你用高档抗生素了?人家只是说你要是拿不出要用这种药的依据,人家拘报。这跟拿不出依据不能用好药差别大了去了。”
彭艳说:“都会当好人,把责任推给咱们。不给用好药,病人怪咱们;用了,医保可能不给钱。谁能给我们指条活路?”
水王说:“硬着头皮往前走吧,实在走不下去了,改行!这不是一个值得留恋的职业。昨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医生剖开肚皮问患者用不用好药》,讲一个患者再做手术的时候,由于出血较多,麻醉医生就问病人是用能报销的止血药,还是用自费的但好一点的止血药。结果引来了网民的一片声讨,对医生冷嘲热讽,说医生比打劫的还黑。中国的医生做到这份上真是悲哀。你要是不问他给他用了报销药,如果效果不好,他告你说‘有好药你为什么不给我用,谁又不是掏不起钱’;你要是给用了自费药,那他又说用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征询我的意见,这叫侵犯知情权。这就是咱们的工作环境。”
九(11)
第二天交完班,富主任对潘越说:“你把昨天医保办开会的主要内容给大家介绍一下。”
潘越说:“内容很复杂,所以我说的时候你们别打断,能听懂多少是多少,听不懂的完事以后再讨论。昨天来的是医保局的一位处长,介绍的也不是很清楚。开完会后我们内科的几个人又在那研究了半天,总算弄清了一点眉目。主要就是医保目录扩大了之后,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这些药。比方说拜舒儿,以前是丙类药,现在改为乙类,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乙类药,后面带了*号,这表明这种药是二线用药,不能作为首选。另外还有大家很关心的重症感染而细菌培养又是阴性怎么办?医保办的答复是如果医生觉得确实很有必要用,那就写申请,把理由写清楚,医保办批了以后可以用。”
彭艳说:“咱们正事都干不完,天天尽干这些破事,这也申请,那也申请,向病人申请完了,再向他们申请。等申请批下来了,病人也快完了。这救人如救火他们不知道啊?”
潘越说:“你还抱怨啦,医保办的人都快跳楼了。他们就五个人,应付日常的工作已经是捉襟见肘了,现在要批这些申请,每天就是不吃不睡也难以满足临床需要。这项工作还不能拖,他们也挺为难。跟医院反复协商,最后决定把这些需要他们批的药再制定一个目录,目录内的不需要批,也就是下放一部分权利。”
彭艳说:“听糊涂了,那个目录还没整明白,这又来个目录。”
潘越说:“我们昨天研究了半天,才滤出点头绪。说简单点,就是那些乙类药,后面带有附加条件的,看医院目录。目录上有,你可以用;没有,就去批。”
富主任说:“我是听糊涂了,这样吧潘越,你把我们科常用的药列个目录,标好,哪种药需要怎么办?”
曾把文件看了半天,说:“这白蛋白也变成了乙类药了,用十瓶白蛋白四千块钱就差不多了。”
潘越说:“后面有限制条件,说只有抢救的时候可以当乙类用,否则就是丙类。”
刘主任说:“我当了几十年医生,还从没听说抢救的时候需要用白蛋白。”
潘越说:“这个问题,我们当时就问那个处长了,他说他不是学医的,这些东西他也搞不清。反正给我的感觉,这次改革搞的大家都是一头雾水,包括医保办主任。他说了,搞不明白的,就打电话多联系。”
富主任说:“在形式还没完全明朗之前,大家尽可能用‘安全’的药,我就不相信用先锋v会出问题。在不出问题的基础之上,边摸索边前进吧。”
九(12)
陈言对水王说:“我刚收了一个慢支的老太太,用什么药?”
水王说:“贯彻上级精神,从低级到高级,用青霉素。”
陈言说:“不行,她在社区已经用了一个星期的青霉素了,没什么用,才来这儿的。”
水王说:“那就让她把在社区看病的病志或者能证明他用过青霉素的证据拿来。”
陈言说:“在诊所看病不就是去了就打针,打完了针就走吗?哪还有什么病志?”
水王说:“那就没办法了。”
陈言说:“那好吧,我去跟她说说。”
一会儿老太太的儿子找来了,说:“大夫,我妈已经打了一个星期的青霉素了,一点用没有,才来这大医院,就想用点好药早点好,这天天咳嗽遭罪呀。”
水王说:“我是为你好,现在医保新政策,抗生素必须从低级到高级,我要是一上来就给你用好药,到时候报销不了。”
家属说:“这是什么狗屁新政策,越改越叫人没法活了,那帮人一天到晚没事干,尽出馊注意。你给我们想想办法吧,老太太一天比一天重,我怕到时候再用好药来不及了。”
水王说:“这样吧,今天先打一针青霉素,你要实在不想用自个儿拔了都行,但药我必须开。然后今天拍个片子,明天出来结果就换药。这样你的病情也不耽误,我对上面也好交代。”
家属很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的说:“那也只能这样了。”
大家都佩服的看着水王,水王说:“这就叫夹缝中求生存。”
“曾大夫”一个女的急匆匆进到办公室,“快去看看吧,我妈又犯病了。”
曾宪雨赶紧过去看,一个老太太坐在床上,大口大口的喘气,嘴唇发紫,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淌。曾宪雨用听诊器听了一下,双肺都是干湿性罗音,心衰犯了。
“给她推0.4毫克的西地兰和20毫克速尿”曾宪雨相护士吩咐道。
药推进去,曾宪雨又在床边站了几分钟,老太太的症状是缓解了一些,但不是很明显。他回到办公室,对石雷说:“给她开两支甲强龙。”
石雷马上就在电脑上敲,但开不出来。
“曾老师,不行,甲强龙属于限制用药,需要到医保办审批。”
“真他妈的扯蛋,等审批回来,病人没了。给药房打个电话,看能不能先借两支。”
李刚走过来,说道:“什么事把曾老师气成这样?”
曾宪雨说:“你说医保那帮人是不是草菅人命,那边病人喘的要命,这边药硬是开不出来。”
李刚说:“别急,看我来给你开。”
说着就到电脑前,敲了几下,还真给开出来了。别人都很好奇,围过来让他在演示一边。
李刚很得意的说:“他有他的高招,我有我的绝技。他能限制,我就能反限制。其实很简单,你重复三次,就可以开上”他边说边演示。
曾宪雨看着,无奈的摇了摇头。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