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腘动脉陷迫综合征的治疗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现状
- 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
- 多节段下肢动脉闭塞的治疗
- 不开刀治疗腹主动脉瘤,无切口治...
- 如何选择腹主动脉瘤治疗方式?最...
- 腹主动脉瘤的保守治疗
- 我女儿21岁因小腿外侧海绵状血...
- 64岁母亲,肝门部胆管占位,怎...
- 降血脂药物可延缓早老性痴呆的进...
- 研究表明精神压力可能破坏DNA...
- 吸烟可加速男性烟民大脑老化
- 结直肠癌肝转移癌,仍有治愈机会...
- 卫生部叫停干细胞移植
- ACS:2012癌症统计发布(...
- 肾动脉狭窄
- 肾动脉狭窄求助
- 肾动脉狭窄求助
- 怎样治疗大腿和小腿的静脉曲张
- 2011 卫生部 胰腺癌诊疗规...
- 患者转移性肝癌,患高血压、糖尿...
- 卵巢癌3期,检查到网膜,直肠有...
- 肝硬化,脾大,怎么治?
- 我得了肝血管瘤,大小为2.8*...
- 肝血管瘤,右上腹隐痛。
- 食道癌的治疗
- 24岁男,乙肝携带者,肝区肿块...
- 放射性栓塞微球治疗化疗无效的乳...
- 肝转移癌的新希望,放射性微球栓...
- 胰腺癌的介入治疗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
- 就诊指南
- 肝转移癌新的有效疗法:放射性钇...
- 雷诺综合征
- 雷诺综合征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手术...
-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生活指导
- ?动脉陷迫综合征4
- ?动脉陷迫综合征3
- ?动脉陷迫综合征2
- ?动脉陷迫综合征1
- 下肢缺血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 代谢综合征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 老年糖尿病[
-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 糖尿病的治疗
- 糖尿病的治疗
- 糖尿病的治疗
-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 腔内射频消融闭合术联合电凝术治...
- 腔内射频消融闭合术联合电凝术治...
- 腔内射频消融闭合术联合电凝术治...
- 通知--静脉曲张英文综述-最新...
- 静脉曲张英文综述-最新Syst...
- 世界上糖尿病发病情况
- 加拿大研究发现罹患糖尿病可令大...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微创治疗进...
- 髂动脉闭塞性病变腔内开通的技术...
-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现状...
- 好消息:征集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
- 2011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 肝移植
- 作者:周玉斌|发布时间:2011-10-31|浏览量:304次
肝移植术:
1.肝移植术的选择标准。
目前,在我国对于肝癌进行肝移植手术多是作为补充治疗,用于无法手术切除、不能进行或微波消融和 TACE治疗以及肝功能不能耐受的患者。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是提高肝癌肝移植疗效,保证极为宝贵的供肝资源得到公平有效利用的关键。关于肝移植适应证,国际上主要采用米兰(Milan)标准,还有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标准和匹兹堡(Pittsburgh)改良TNM标准。辽宁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周玉斌
(1)米兰(Milan)标准:1996年,由意大利Mazzaferro等提出。具体标准:单个肿瘤直径不超过5cm;多发肿瘤数目≤3个、最大直径≤3cm;不伴有血管及淋巴结的侵犯。1998年,美国器官分配网(UNOS)开始采用Milan标准(加MELD/PELD评分,又称UNOS标准)作为筛选肝癌肝移植受体的主要依据,Milan标准逐渐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肝癌肝移植筛选标准。其优点是疗效肯定,5年生存率≥75%,复发率< 10%,仅需考虑肿瘤的大小和数量,便于临床操作。但是,Milan标准过于严格,使许多有可能通过肝移植得到良好疗效的肝癌患者被拒之门外。由于供体的紧缺,原来符合Milan标准的肝癌患者很容易在等待供肝的过程中由于肿瘤生长超出标准而被剔除。其次,符合Milan标准的小肝癌行肝移植与肝切除相比,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只是前者的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后者,考虑到供体的缺乏和高昂的费用等因素,对于符合该标准的可耐受肝切除的肝癌是否直接行肝移植治疗广受争议,特别是在一些多发展中国家受到质疑。此外,Milan标准很难适用于活体供肝肝移植以及中晚期肝癌降期后进行肝移植受体的筛选。
(2)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标准:2001年, 由美国Yao等提出,在米兰标准的基础上对肝移植适应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大,包括:单个肿瘤直径不超过6.5cm;多发肿瘤数目≤3个、最大直径≤4.5cm、总的肿瘤直径≤8cm;不伴有血管及淋巴结的侵犯。UCSF标准同样扩大了Milan标准的适应证范围,但又不明显降低术后生存率;因此, 近年来,支持应用UCSF标准来筛选肝癌肝移植受体的文献有所增多,可以也存在争议;比如该标准提出的淋巴结转移、肿瘤血管侵犯(特别是微血管侵犯)的情况在术前难以确诊。经专家组充分讨论,本指南倾向于推荐采用UCSF标准。
(3)匹兹堡(Pittsburgh)改良TNM: 2000年,美国Marsh等在提出,只将有大血管侵犯、淋巴结受累或远处转移这三者中出现任一项作为肝移植禁忌证,而不将肿瘤的大小、个数及分布作为排除的标准,由此显著扩大了肝癌肝移植的适用范围,并可能有近50%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近年来,支持UCSF标准的研究报告越来越多。但是,该标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比如,在术前很难对微血管或肝段分支血管侵犯情况做出准确评估,且许多有肝炎背景的肝癌患者,其肝门等处的淋巴结肿大可能是炎性的,需要行术中冰冻切片才能明确诊断。其次,由于肝脏供需矛盾的日益加深,虽然扩大了的肝癌肝移植指征可使一些中晚期肝癌患者个人可能由此受益,但其总体生存率却显著降低,并由此减少了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良性肝病患者获得供肝的机会。
(4)国内标准:现在我国尚无统一标准,已有多家单位和学者陆续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包括杭州标准、上海复旦标准华西标准和三亚共识等。各家标准对于无大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肝外转移的要求都比较一致,但是对于肿瘤的大小和数目的要求不尽相同。上述国内的标准扩大了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范围,可使更多的肝癌患者因肝移植手术受益,并未明显降低术后累积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可能更为符合我国国情和患者的实际情况。但有待于规范的多中心协作研究以支持和证明,从而获得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达到公认和统一。
2.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防。
上述国内、外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标准的共同特点都是以肿瘤大小作为主要的判定指标,虽较为客观和便于掌握,但对肝癌的生物学特性考虑多有不足。一般认为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是决定患者预后最主要的因素。因此,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一些能更好反映肝癌生物学行为并预测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将被发掘,可能有助于完善现行的肝癌肝移植标准,提高总体生存率。目前认为,肝移植术后可以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以及化疗等),有可能会减少和推迟肝癌复发、改善生存,但是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获得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