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进副主任医师
-
科室:
普外科
- 2011全国小儿骨科中青年医师...
- 2013年全国小儿骨科中青年医...
- 协和医院网络预约专家挂号须知
- 电动摩托车搭载儿童酿悲剧,家长...
-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医术精湛,维护国际友谊!
- 祝所有儿童家庭双节快乐!
- 全国骨关节与风湿病暨第三届武汉...
- 全国骨与关节及风湿病暨第三届武...
- 李进教授率队参加第八届全国小儿...
- 协和医院小儿骨科调整至综合楼三...
- 第八届全国小儿骨科学术会议征文...
- 继续深入学习研究 进一步发展我...
- 2011全国小儿骨科中青年医师...
- 四肢复杂畸形的治疗---协和医...
- “老人与海”续新篇--缅怀骨科...
- 沉痛悼念朱通伯教授!!!
-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骨科率先进...
- 协和医院骨科率先进入卫生部临床...
- 首届湖北省骨科主任联谊会暨湖北...
- 协和医院骨科荣获国家临床重点专...
- 协和医院骨科积极参与对洪湖市人...
- 协和医院骨科叶哲伟副教授荣获“...
- 向他们学习!--六名为病人无私...
-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骨科201...
-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协和医院骨科2...
- 武汉国际骨科高峰论坛(第二届)...
- 第二届武汉国际骨科高峰论坛会议...
- 协和医院医疗队医护队员凯旋
- 大龄儿童股骨头坏死治疗新突破-...
- 武汉协和医院骨科首批救援医疗队...
- 骨科主任杨述华教授在协和医院工...
- 第二届武汉国际骨科高峰论坛讲师...
- 武汉协和医院骨科今年来了三名海...
- 第二届武汉国际骨科高峰论坛征文...
- 祝广大患者及家属朋友们新年快乐...
- 协和医院骨科科研临床取得全面突...
- 协和医院骨科小儿骨科学组手术量...
- 武汉协和医院骨科荣膺全国医药卫...
- 祝大家圣诞节快乐!新年快乐!
- 坐骨连体儿张玲张珑分离16天后...
- 关于喝水十三个不可不知
- 协和医院(小儿)骨科全程参加罕...
- 骨折生物学固定的概念
- 儿童股骨骨折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以...
- 武汉协和医院骨科基础研究取得历...
- 第四届COA暨第十一届全国骨科...
- 第四届COA暨第十一届全国骨科...
- 一种奇妙蝴蝶的重生
- 国庆节中秋节快乐!
-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肘关节“滑板骨...
- 民间粥疗歌谣
- 爱永不止息----------...
- 协和医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四川...
- 不可忽视的儿童髋关节滑膜炎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一定要早治疗
- 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小儿骨科学...
- 脆骨病患儿终于会走路了-脆骨病...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青少年先天性半椎体脊柱畸形治疗...
- 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微创手术...
- 单启动子双表达载体pIRES-...
-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骨科学组...
- 湖北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和武汉协和...
- 武汉协和医院骨科小儿骨科专业组...
- 儿童骨折须谨慎,治疗不当问题多
- 微创手术治疗儿童四肢骨干骨折优...
- 协和医院首批灾区伤员康复出院
- 孪生姐弟先天性成骨不全1例分析...
- 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Party
- 暗恋桃花源剧组与灾区小伤员共庆...
- 协和医院骨科救治四川汶川地震伤...
- 紧急救治施妙手,立竿见影现回春...
- 紧急救治施妙手,立竿见影现回春...
- 患难小“姐弟”,重拾心中梦想 ...
- 爱心病房孩子们的“六一”心愿 ...
- 孪生姐弟先天性成骨不全1例分析...
- 地震来了,您如何自救?
- 作者:李进|发布时间:2008-05-31|浏览量:1067次
5.12四川汶川的大地震给四川汶川及周边省市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度洋海啸、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巴基斯坦地震等自然灾难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江西地震已造成17人死亡、20人重伤,1.8万余间房屋倒塌。地震发生的瞬间,28岁的陈学兰抱着6岁的儿子从二楼跳窗逃生,不料强烈的地震在这一刹那震垮了楼房,母子俩坠落地面后,被落下的砖石活活砸死。同样一个8岁女孩搬着凳子在家门口做作业,不料刹那间天摇地动,楼房坠落的砖石将小女孩淹没。 武汉协和医院小儿骨科李进
目前全球对于地震的预测准确率不到10%。这就意味着,在灾难发生时的救灾工作,以及灾情的准确评估和通报制度,也是防灾减灾的有效环节。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底大地震目前已造成亚非至少12个国家4万多人伤亡,一次大地震过后,整个地球就象一个被敲击了的铃当,会产生共振。这种共振一般会持续几个小时时间。不仅如此,大地震还会引发某一大陆板块的相当大一部分滑动,从而改变地球自转所绕的轴线。1960年里氏9.5级的智利大地震同样撼动了地球自转轴,1964年里氏9.2级的阿拉斯加地震也是这样,这两次大地震也都引发了海啸。这些地震所产生的威力比核弹爆炸威力更大。未来几年里,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地震这些问题。
地震离大城市的距离越近就越可能酿成灾难,因为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极易产生地震次生灾害,比如: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环境污染”、瘟疫、冻灾、“盲目避震”、“玻璃雨”、“记忆毁灭”等灾害。但如果强烈地震真的来临,也不要惊慌,因为地震专家告诉大家有四种自救方法:
1、保持头脑清醒。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a.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是楼房,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如房屋已经开始摇晃,可利用被子、枕头等保护头部,以防飞砖杂木砸伤。震后应该迅速撤离,如住在高层,则应事前在家里备好从窗户逃离的绳索,以防强余震。
b.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 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
d. 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e. 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f. 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
g. 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
h.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i. 如果有可能离屋前,尽量熄灭炉火,关闭煤气,切断电源,以防引起火灾。
2、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宽敞处;如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离开时,不要搭乘电梯,不要在高大建筑物、狭窄的小巷里停留,还应避开高压线、变压器,以防电杆、电线震断时触电受伤。如发现地上有震断的电线,切忌双脚在旁行走,而应单脚或双脚并拢跳离电线十米以外处。
3、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4、正确应付地震时的特殊危险。当遇到燃气泄漏时,可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不可使用明火,不要开关电器,注意防止金属物体之间的撞击。当遇到火灾时,要趴在地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匍匐转移到安全地带。当遇到有毒气体泄漏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按逆风方向跑到上风地带。
为什么地震瞬间不宜夺路而逃呢? 这是因为:
1,现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层楼房,根本来不及跑到楼外,反倒会因楼道中的拥挤践踏造成伤亡。
2,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可能性最大。
3,震时房屋剧烈摇晃,造成门窗变形,很可能打不开门窗而失去求生的时间。
4,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站立和跑动都十分困难。
协和医院骨科 李进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