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进副主任医师
-
科室:
普外科
- 2011全国小儿骨科中青年医师...
- 2013年全国小儿骨科中青年医...
- 协和医院网络预约专家挂号须知
- 电动摩托车搭载儿童酿悲剧,家长...
-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医术精湛,维护国际友谊!
- 祝所有儿童家庭双节快乐!
- 全国骨关节与风湿病暨第三届武汉...
- 全国骨与关节及风湿病暨第三届武...
- 李进教授率队参加第八届全国小儿...
- 协和医院小儿骨科调整至综合楼三...
- 第八届全国小儿骨科学术会议征文...
- 继续深入学习研究 进一步发展我...
- 2011全国小儿骨科中青年医师...
- 四肢复杂畸形的治疗---协和医...
- “老人与海”续新篇--缅怀骨科...
- 沉痛悼念朱通伯教授!!!
-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骨科率先进...
- 协和医院骨科率先进入卫生部临床...
- 首届湖北省骨科主任联谊会暨湖北...
- 协和医院骨科荣获国家临床重点专...
- 协和医院骨科积极参与对洪湖市人...
- 协和医院骨科叶哲伟副教授荣获“...
- 向他们学习!--六名为病人无私...
-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骨科201...
-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协和医院骨科2...
- 武汉国际骨科高峰论坛(第二届)...
- 第二届武汉国际骨科高峰论坛会议...
- 协和医院医疗队医护队员凯旋
- 大龄儿童股骨头坏死治疗新突破-...
- 武汉协和医院骨科首批救援医疗队...
- 骨科主任杨述华教授在协和医院工...
- 第二届武汉国际骨科高峰论坛讲师...
- 武汉协和医院骨科今年来了三名海...
- 第二届武汉国际骨科高峰论坛征文...
- 祝广大患者及家属朋友们新年快乐...
- 协和医院骨科科研临床取得全面突...
- 协和医院骨科小儿骨科学组手术量...
- 武汉协和医院骨科荣膺全国医药卫...
- 祝大家圣诞节快乐!新年快乐!
- 坐骨连体儿张玲张珑分离16天后...
- 关于喝水十三个不可不知
- 协和医院(小儿)骨科全程参加罕...
- 骨折生物学固定的概念
- 儿童股骨骨折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以...
- 武汉协和医院骨科基础研究取得历...
- 第四届COA暨第十一届全国骨科...
- 第四届COA暨第十一届全国骨科...
- 一种奇妙蝴蝶的重生
- 国庆节中秋节快乐!
-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肘关节“滑板骨...
- 民间粥疗歌谣
- 爱永不止息----------...
- 协和医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四川...
- 不可忽视的儿童髋关节滑膜炎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一定要早治疗
- 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小儿骨科学...
- 脆骨病患儿终于会走路了-脆骨病...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微创手术...
- 单启动子双表达载体pIRES-...
-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骨科学组...
- 湖北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和武汉协和...
- 武汉协和医院骨科小儿骨科专业组...
- 儿童骨折须谨慎,治疗不当问题多
- 微创手术治疗儿童四肢骨干骨折优...
- 协和医院首批灾区伤员康复出院
- 孪生姐弟先天性成骨不全1例分析...
- 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Party
- 暗恋桃花源剧组与灾区小伤员共庆...
- 地震来了,您如何自救?
- 协和医院骨科救治四川汶川地震伤...
- 紧急救治施妙手,立竿见影现回春...
- 紧急救治施妙手,立竿见影现回春...
- 患难小“姐弟”,重拾心中梦想 ...
- 爱心病房孩子们的“六一”心愿 ...
- 孪生姐弟先天性成骨不全1例分析...
- 青少年先天性半椎体脊柱畸形治疗方法选择
- 作者:李进|发布时间:2008-11-18|浏览量:1096次
目的:探讨治疗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半椎体脊柱侧凸畸形的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治疗效果.
方法: 2000年2月~2007年8月。3岁以下幼儿型先天性半椎体脊柱侧凸患者6例,选择调整睡姿和支具治疗,年龄1~3岁,平均2.2岁,支具持续矫形固定,每3月复查,摄站立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通过X线片和临床物理检查评估患者的躯干平衡和弧度变化情况;3-10岁少年型12例,年龄4~10岁,平均7.8岁,根据柔韧性和发展快慢选择支具治疗或后路(半椎体切除,有时不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支具固定6~8个月,术前及术后每3月复查,摄站立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通过X线片和临床物理检查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的躯干平衡和失代偿情况;10岁-骨骼成熟青年型8例,年龄10~18岁,平均15.1岁,选择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半椎体切除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支具固定6~8个月,术前及术后每3月复查,摄站立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通过X线片和临床物理检查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的躯干平衡和失代偿情况;并记录脊柱融合节段和融合情况。武汉协和医院小儿骨科李进
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6~48个月,平均18个月。对于6例幼儿型和2例少年型先天性半椎体脊柱侧凸患者,支具治疗仅有一定的控制其发展作用,推迟手术治疗时间;手术患者,手术时间150~420min,平均250 min.术中出血量320~1800ml,平均950 ml。固定融合节段为3~7节椎体,平均4.3节。少年型手术10例,术前主弯Cobb角46.7°,术后15.5°,平均矫正侧凸Cobb"s角31.2°,矫正率66.8%。青年型8例,Cobb角由术前平均52.2°矫正至16.9°, 平均矫正侧凸Cobb"s角35.3°,矫正率为67.6%,随访中无明显丢失。所有患儿躯干平衡良好,未发现失代偿现象。
结论:对不断发展的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半椎体脊柱侧凸畸形,在幼儿期或少年期柔韧性较好时,可采取调整睡姿和支具矫形治疗,延缓手术时间;对于少年型和青年型患者,进行后路或前后路半椎体切除、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可以矫正和控制冠状面和矢状面畸形,短节段固定可保存脊柱的生长能力和更多的运动节段。后路半椎体切除与前后路手术相比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适用于从胸段到腰段的半椎体畸形。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