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出血的预防
- 脑出血的并发症
- 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年)
- 脑血管疾病分类(1986年)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疗进...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REM睡眠行为障碍
- 儿童睡眠障碍
- 夜惊与梦魇的鉴别
- 梦魇
- 睡惊症(夜惊症)
- 不安腿综合征
- 发作性睡病
- 强制入睡性睡眠障碍
- 失眠的治疗
- 主观性失眠
- 睡眠调节性障碍
- 失眠的注意事项
- 睡眠障碍的分类
- 焦虑障碍相关性失眠
- 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
- 睡眠卫生习惯不良
- 心理生理性失眠(失眠症)
- 您对睡眠了解多少(睡商测试)
- 睡眠生理
- 丛集性头痛
- 低颅压性头痛
- 紧张型头痛的治疗
- 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紧张型头痛的病因
- 偏头痛的预防
- 偏头痛的治疗
- 偏头痛的鉴别诊断
- 偏头痛的辅助检查
- 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偏头痛的病因
- 头痛的治疗
- 头痛的预防
- 头痛的并发症
- 头痛的鉴别诊断
- 头痛的辅助检查
- 头痛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头痛的病因
- 脑出血的治疗及预后
- 脑出血的辅助检查
- 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脑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 脑梗死的辅助检查
- 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
-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 脑梗死的概念
- 脑梗死的病因
- 睡行症(梦游症)
- 作者:杨明健|发布时间:2009-11-14|浏览量:571次
睡行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梦游症或夜游症,指一种在睡眠过程中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和觉醒同时存在的一种意识改变状态。本症常发生在10岁前,多见于男孩。
一、病因
目前,本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而引起的、深睡状态下大脑呈现部分的觉醒时的运动。研究还发现,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也密切相关,重大的精神创伤如亲人亡故,意外事故等往往可引起本症。而精神紧张,睡眠环境变更,以及过度疲劳,服用催眠药物,或饮酒等,能加深睡眠的因素,往往也可以诱发本症。不少成人则伴有睡眠窒息症。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科杨明健
二、临床表现
发作时,患者呈朦胧状态或中度混浊状态,表现出低水平的注意力、反应性及运动技能。可在室内走动,做一些较复杂的运动,有时会离开卧室或走出家门,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或在他人引导下安静地回到床上。有时会卧地继续入睡。睡行症通常发生于入睡后的2-3小时内,历时数分钟至半小时。次日通常无法回忆。发作过程中突然唤醒可产生恐惧情绪。
三、诊断
具备以下临床特征即可确诊:
1、反复发作的睡眠中起床活动,一般持续若干分钟,不到1小时。
2、发作时,病人表情茫然,目光呆滞,无言语反应,不易唤醒。
3、在清醒后(无论是发作后还是次日清晨),患者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
4、尽管发作醒来最初几分钟之内,会有一段时间茫然的定向障碍,但并无精神活动及行为的任何损害。
5、不存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证据,如痴呆、癫痫等。
四、鉴别诊断
1、癫痫发作:很少只在晚上发作,发作时对环境刺激无任何反应,还可见吞咽、搓手、摸索等无意识动作。脑电图可有癫痫样放电。但对同一个病人,二者可以并存,应注意区别。
2、分离性漫游:在分离性障碍中,发作持续时间要长得多,患警觉程度更高并能完成复杂的、有目的的行为,发作醒来身处异地。发作始于清醒状态,儿童罕见。
五、治疗
儿童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大多15岁前后自行消失。成年患者则应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可阻断或预防此症发作。常用的有地西泮、米帕明、氯米帕明等。常规剂量,于睡眠前口服1次,一般3周为一疗程。如果伴有睡眠窒息症,治疗睡眠窒息症也可以治愈睡行症。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