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降低血小板数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防治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
- 作者:王昀|发布时间:2013-03-02|浏览量:1054次
经研究冠脉介入后再狭窄认为是由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迁移所致,沉积于血管内膜表面的血栓成为内膜的组成部分,是由于介入术后血管内膜损伤,使血小板数量大量增多,血小板聚集和释放,致血管内膜增厚,致再狭窄发生。因而从减少血小板数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为切入点,为防治冠脉介入后再狭窄重要手段。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王昀
祖国医学宝库中有众多具有降低血小板数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作用的中药,而中药抑制血小板聚集、释放反应的原因可能在于:降低血小板能量代谢;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影响血小板前列腺素代谢;促纤溶作用等。其中具有减少血小板数目,抑制血栓形成功效的有:三棱、益母草、丹参、当归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优于或相当于阿斯匹林:赤芍、大黄、黄连、银杏叶;徐长卿、茶叶、葛根、灵芝、陈皮、除银杏叶外余10种中药还能降低红细胞聚集;实验证明, 补阳还五汤、失笑散,红花、川芎、丹参、刘寄奴、赤芍、郁金等单药或复方均有不同程度抑制诱导引起的血小板吸附、聚集的作用,而达到防治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