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围神经炎的诊断与治疗
- 周围神经病损的治疗
- 脑挫裂伤的护理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
- 跟腱断裂-术后功能训练与康复
- 茶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训练
- 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易坏死
- 哪些因素可影响股骨颈骨折愈合
- 股骨颈骨折的食疗
- 股骨颈骨折的护理
- 股骨颈骨折应该做哪些检查
- 股骨颈骨折的中医治疗
- 股骨颈骨折早期症状与体征
- 股骨颈骨折
- 生气、敌意、抑郁,心脏风险大
- 二手烟10分钟就伤血管
- 心脑血管病是第一杀手
- 喝茶水可强筋健骨
- 冬季想健康 喝四大养生汤
-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护理
-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容易与...
-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治疗前...
- 断肢(指)再植功能训练与康复
- 颈椎病的严重后果
- 颈椎病的危险信号
- 脑瘫儿童康复治疗原则
- 脑性瘫痪的临床分型
- 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
- 儿童脑瘫的病因
- 儿童脑瘫的临床表现
- ABC预防心脑血管病
- 高血压患者的茶疗
- 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病
- 脑梗塞的治疗原则
- 药与食同源
-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 肩颈综合征的防治
- 网球肘的康复锻炼
- 网球肘
- 肩周炎的食疗
- 肩周炎的病因
- 肩周炎的症状与体征
- 肩周炎
- 周围性面瘫的康复治疗
- 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症状
- 股骨头坏死对性生活的影响
- 股骨头坏死的食疗
-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 哪些人易患股骨头坏死
- 股骨头坏死的功能锻炼
- 股骨头坏死的预防
-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与体征
-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
- 颈椎病、肩周炎的康复保健操
- 腰背痛的康复保健操
-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
-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诊...
- 康复医学
- 痛风性关节炎病人的食疗
- 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骨性关节炎的食疗
- 骨性关节炎的症状
-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饮食疗法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
-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 桡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
- 奋进中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
- 痛风的症状与体征
- 男性易患痛风病的原因
- 颈椎病的症状与分型
- 颈椎病的自我治疗
- 脑梗塞病人恢复期的康复训练
- 脑卒中(中风)患者的食疗
- 骨质疏松症的食疗
- 牛奶帮助防治骨质疏松症
- 牛奶帮助防治骨质疏松症
- 长期饮用纯净水容易导致机体缺钙
-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治疗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注意事项
-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 如何预防颈椎病
- 如何预防颈椎病
-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
- 脑中风偏瘫后早期康复治疗很重要
- 作者:杨大鉴|发布时间:2010-02-06|浏览量:11816次
脑卒中(含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其年发病率为200/10万,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50万,存活者中约75%致残,其中40%为重度残疾,主要为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5年内复发率高达41%,为中国第一位的致残原因和第二位的死亡原因。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及时住院抢救治疗,并同时进行早期积极、正确的康复治疗。脑中风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高压氧、矫形器的应用及传统康复治疗等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早期开始以神经促通技术为主的运动治疗。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在脑卒中存活的患者中,进行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存活患者恢复独立行走和自理生活,可使30%的患者恢复原来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地只有6%和5%!在死亡率方面康复组比未经康复治疗组也低12%。但事实上由于社会对康复医学的不重视,对这部分的投入也比较少,很多病人遇到需要完全自己掏钱的治疗(运动治疗目前尚未纳入医保),就打起了退堂鼓。现在绝大部分脑卒中病人由于缺乏康复治疗,生活无法自理,给社会带来了大量的残疾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社会负担。医学应该是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共同发展的。康复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不可代替的,也不是简单的等同于按摩、推拿、针灸、理疗及简单的动动胳膊动动腿,而是有着系统的理论及众多技术方法可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现在绝大部分的医疗行为都是仅仅针对疾病的,而不去理会病人如何继续他们的生活,但社会进步要求我们也要让病人在病后恢复功能或是代偿原有的功能,这就需要社会为康复医学投入更多的支持。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杨大鉴 脑卒中后偏瘫表现为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患者不仅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包括基本的运动、感觉,认知障碍、原发合并症、继发合并症,还存在着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障碍及社会参与能力障碍,使患者从身体、心理、精神上陷入了极端困难的状态。因此,积极合理的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康复医学界的共识是,“对于脑损伤后偏瘫的康复治疗介入,时间越早,越有利于患者的后期恢复,从患者损伤后的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为标志,临床上一般为发病后24~48小时”。
近年来,康复医学突飞猛进地发展,日益为社会所重视,且在临床医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为康复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康复治疗和训练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若没有康复治疗的有效介入,脑损伤后偏瘫患者仅经过临床治疗,较难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且会并发如疼痛、肌肉废用性萎缩、认知障碍等,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康复医学从障碍学的角度出发,以运动疗法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重建,使其适应社会生活。过去,人们对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多有概念混淆,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康复过程是肌力从小到大的量变过程,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康复过程则是运动模式的质变过程。针对这两者本质的不同,康复医学建立了以“Bobath疗法、Rood疗法、PNF疗法”为一体的神经促通技术,这是对偏瘫认识及治疗的一次飞跃。通过缓解痉挛,改善患肢控制力的Bobath技术,加上诱发患者运动反应,帮助其建立运动记忆的Rood理念,以及利用刺激本体感受器来改善促进肌肉功能的PNF技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能够重新获得正常的运动模式,产生适当的运动记忆,建立活动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是西南地区最早建立起来的康复医疗机构;经过20多年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早在1990年就组建了运动治疗室,以各种先进的运动治疗理念与技术帮助和促进各种瘫痪患者的康复,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三位一体的神经促通技术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有的患者一经介入实施运动疗法即获得了立竿见影的疗效。近20年来,通过实施神经促进技术治疗,疗效显著的患者越来越多,甚至有已进入“植物人”生存状态的患者通过治疗达到了部分生活自理,大部分患者通过我们的治疗,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不少患者得以治愈,重返社会和家庭。 | |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