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秦智勇主任医师 教授
-
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科室:
神经外科
- 寻医记 连载十
- 作者:秦智勇|发布时间:2010-08-11|浏览量:2564次
发布者按:该文为我经治患者家属所写,从患者角度真实记录就诊全过程的所想,我看后有点吃惊,没想到医生天天职业般的看病中,接触了无数的病人和家属,看过了许多的悲欢喜悦,但我们大部分医生并没有深入关心过病人和家属的心理所想。读了此文,我觉得医生除了职业般看病救人外,是否也应该了解一些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或许对缓解他们的情绪和治疗有益。感谢这位有文采的患者家属,让大家可以分享她的心情。文中提及的观点纯属原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各位各抒己见!原文名为“寻秦记”,发布者改为“寻医记”,分多部分连载,此为第十部分连载。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秦智勇
寻“秦”记 (第十部)
叶 子
婆婆虽然还不十分有气力,却非常开心地说着话,一分钟都不肯停。我担心她太耗体力,劝她多休息休息,但她就是抑制不住兴奋:)我想,那是一种劫后重生的幸福与喜悦吧。于是我就任由她继续,只是兀自泪眼婆娑地,静静地幸福而微笑地看着她,听她诉说着。
等待和煎熬的时候,时间总是流淌得很慢很慢;而当你好不容易拥有了幸福并企图慢慢享受它的时候,它又总像只老想溜号的小猫,蹿的飞快。一眨眼,二十多分钟就过去了。小保安一个个地挨着房间来催我们离开。
我不舍地回望着婆婆,心里祈愿着她一定要继续保持着这样良好的状态,平稳地度过观察期,安然地离开ICU回到病房。
我开心地跟LG描述了婆婆的情况。回想着刚才见到的婆婆,除了头像水果似的罩了个兜子,以及还不大有气力外,她的神情、性格都跟原来一样,一点儿都没有变,我又油然升起一股感激,突然想起了老秦。
还不到四点,这一刻,您在忙些什么呢?仍在兢兢业业地为另一位病人手术中吧?谢谢您,教授!此刻好想对您再次道一声感激的“谢谢!”对于我这样一个不打算送红包的家属,没有礼物,甚至连请您吃饭的话都不曾说过,您依然认真地为我婆婆施行了手术。这样的一位医者,我怎能不心生尊敬和感激?
我拿出手机,满怀敬意地输入:“教授,非常感激您今天辛勤的劳动。不忍打扰您工作所以现在才向您致谢。谢谢您!祝愿您工作和生活一切顺利而愉快!”
终于可以吃一顿安心饭了!我和LG愉快地到餐厅共进晚餐,享受片刻这段时间以来难得的惬意。饭后,我怀着轻松和安心离开了东院。
地铁里等车时,液屏上显示时间已过了五点半,估计老秦一天的手术和所有的工作应该差不多结束或接近尾声,我发出了草稿箱里的感谢短信。
七点多,手机响起了短信提示音,我心里暗笑:肉麻鬼!来说想我了吧?估计今天妈妈在ICU,LG一个人在医院里闲得发慌无聊了。一看却是老秦的号码。我马上一阵紧张:难道婆婆出现什么紧急情况吗?应该不大会呀,她下午不是还挺好的嘛?如果是,LG还不早就打爆我手机了?
但我还是抑制不住紧张,连忙打开信息:“你婆婆情况稳定的”。原来是这样!突然觉得他好亲切。虽然下午亲眼见到过婆婆,知道她情况基本稳定,但这条最新的情况简报,又是从权威人士嘴里说出来的,更是给人莫大的宽慰。我感动极了!心里感激他的细致和周到。我轻轻地叹息:老秦怎么还没下班回家?我们常人七八小时的工作制,尚且恨不得能晚到、早退(不扣俺薪水的前提下),难道他们就这么酷爱十多个小时呆在医院里么?多么希望多一些这样敬业的妙手仁心的白衣天使啊!不过,但愿他们也不要太苛求自己、过度劳累,要是他们累倒了,不更是我们病家们的巨大损失么?
“非常感谢您告知我婆婆的情况!下午探视时我看到婆婆了,真是太感激您精湛的技术和认真的投入了!您辛苦了一天,怎么还没下班啊?”好感动!!我赶紧飞快地输入。
“刚下手术。我一般都会看看病人后再离开,这样比较放心。”多么简单、平实的话语,却包含了他多少辛勤的付出与努力。大概因为ICU不是当天的手术病人,就是术后情况比较危重的病人,所以他会巡视后才下班回家吧?他的工作思路清晰而富有条理。想想他的周末、他的晚上,都将许多的时间花在了病人们的身上吧?这是一个多么投入而敬业的人!我被深深地感动着,心那么的温暖,眼睛再次湿润。
今天的幸福,让我变得柔软而脆弱,惹来了许多的泪。
“教授,谢谢您为病家们辛勤地付出!您要多注意休息啊!请保重!晚安!”除了感激与默默的祝福,我们还能为他做些什么呢?
“谢谢。晚安!”他礼貌地回复。
我不敢再写任何文字,哪怕是真诚的问候或祝福,也害怕自己奢侈地多占了他可怜的休息时间。
周三的一早,LG发信息告诉我他七点半就到ICU门口等着陪婆婆拍CT;他已经看到她了,情况很不错;医生还通知他今天婆婆就可以出ICU;当然,不出也得出,好像是因为临近春节了吧,从昨天起东院的手术量就暴增,ICU的病人们但凡情况比较稳定些的、能出来的都要被“赶”出来转到病房里来了。
呵呵,看来选择到华山脑外科做手术的人真是趋之若鹜啊,我们选择华山实在是很英明!:))。LG还说起又碰到昨天那对父女,她的妈妈终于也可以出来了。我也为她感到欣慰,能转出ICU,就表明她的母亲慢慢好转了吧?祝福她的母亲!我不禁赞叹华山脑外科的感召力,又庆幸自己有眼光,选择了华山,也选择了合适的时间陪婆婆手术。大家可能都想陪着亲人在岁末除掉那些魔障,迎来崭新的一年吧,越临近春节,恐怕床位越紧了。还要庆幸我们选对了医生。老秦,您这一刻在忙什么呢?又在等着进入新一天的手术工作了吧?我要祈愿您一切顺利!因为那也是其他病人和家属们的福祉吧!
当我匆匆赶到医院时,婆婆已被送回到房间。
她右侧的颈部插着一根细导管,输着药液。虽然她说在ICU里一个晚上基本都没怎么睡着,但她精神超好,如果她不是躺着、头上戴着西瓜罩、脖子上插着输液管,我实在看不出她像个病人。她一边开心地招呼着我吃早餐,一边问LG拿出她“上缴”了一天多的手机,像个兴奋的孩子,开始给亲戚们打电话报喜。我总觉得术后的病人应静养、多休息,特别是前面几天以来,都看到802床的体温不停地反复,她整天只能躺在床上,每天都要做好些检查,进行药物的控制与治疗(据说她住了快将近一个月了,好像就是因为术后反复发烧),我就非常担心,有一种恐惧感;并且,秉承我一贯觉得没到医生通知可以出院,我都不敢掉以轻心、过早乐观,一如客户没在合同上签字盖章,我都不敢松一口气觉得接近成功。
但我不忍心直接打断她的兴致,所以刚开始一两个电话我就由着她高兴。婆婆的开心显然难以抑制,她兴奋极了,一通电话至少能说上一刻钟到将近半小时。邻床的家属夸她精神、一点儿都不象刚动过手术的人,她就更禁不住地喜悦。我心里一半欣慰一半紧张,十分担心她体力消耗太大,不利于她的恢复,出现不乐见的发热状况。
在她说到第五第六通电话时,我实在太担心了,只能硬起头皮,开始扮演令人讨嫌的角色:“妈妈,您现在才刚是术后的第一天哦,要注意保存体力多多休息,先报个平安就可以了哦,过两天有的是时间,等您慢慢恢复多些力气了再跟亲戚们慢慢聊吧!我们要低调低调再低调哦!”我柔声地劝道。
大概婆婆实在太高兴了,所以根本听不进我的话。LG可能也非常的欣慰,“我看她还好,她这么开心,你就随她高兴吧。”于是他顺着他的妈妈,任由她挥霍着自己的体力。她每说完一个电话,我都会忍不住要轻声地再劝一次,两三次后实在都毫无效果,我就索性给自己的嘴巴贴上封条不再苦苦相劝,只是在心里轻轻叹息、默默祈祷,希望自己只是无事紧张,杞人忧天。
一位病友的家属跑到我身边,轻声对我说请我到外面说两句。他引着我走到走廊,并推开了我们房间对面的一扇门,原来那里是一个安全通道。看他这么神秘,我狐疑地想“我跟他们有什么共同话题?他们家找我会有什么事?”
只见他压低声音,说道: “你妈妈恢复得这么好,手术肯定做得很好!我想问问你们送红包了吗?送了多少?”听到他的话,我愣了一下,不知该如何作答。我压根从来没想过要去跟别人打听这个,所以从来也没想过竟然会有人要跟我“探讨”这个问题。我不禁又油然想起了老秦。我们多么幸运!老秦,真为我们对您“一见钟情”“二见(还算)倾心”、虽然曾经有一丁点儿“纠结”但最终还是毅然选定了您这样的医生而自豪:)))))!
呵呵,如果我送了,这种问题我又怎么能直接回答他呢?我不能送了就坦白地告诉他说送了,那我不是把话给传了出去吗?那我这份感激和感谢送的还叫诚心吗?我也不能送了却说没送。我不能乱出馊主意,万一人家医生是喜欢病人有所表示的,如果因为我的话家属没送,那我不是断了人家医生的财路吗?再者,如果因为这个而影响了手术效果,那我不是害了人病人一家吗?但我也不打断鼓励他说应该送。一边大家都骂说看病难看病贵,痛恨有的医生乱开药、索要红包,而一边大家又都要去塞,我们做病人的,不是自己把医生宠坏、把医院的风气给搞坏了吗?于是我跟他说:“我想华山这样的大医院管理还是比较严、比较规范的,医生的职业道德应该相对比较好。只是这个我可不好乱出主意,有的家属觉得表示过了医生会更认真、更尽职,这样才安心,所以你们最好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和决定。”
不过,因为我没送,所以我不禁很自然并自豪地补上了一句:“我们没送!我们蛮幸运的,我们的主刀医生人很好!”他这么好,我怎能忍得住不发自内心地夸奖和赞美他两句呢??虽然他听不到。
婆婆第一天的食物是流质,医院配了骨头汤、牛奶等。她很清楚那些东西能帮助她恢复体力,并令我们开心,所以她很乖,借助吸管,通通扫光。
中午她安稳地睡了一觉。醒来后,我感觉她精神的确很不错,心中由衷地高兴。
下午她仍十分兴奋,又煲了半天的电话粥。虽然看她精神挺好,但我真为她捏汗,一场手术下来,伤筋动骨的,身体很耗元气吧?她应该多多休息、好好恢复才对。
我们第一天在双人房时的病友一家,周一上午801床出院后也已搬了过来。那个女孩在她母亲和妹妹的悉心照顾护理下,已经能下床行走,并且一天胜一天地好起来。那真是令人鼓舞,我脑子里又闪出老秦的短发和戴着眼镜的淡定神情,同时也仿佛看到婆婆同样地好起来。
804床原本也安排在周二手术,不知什么原因就被通知改到了今天。不过等到下午,又被通知改到了周四。随着一天天的相处,我们与陪护着804的姐姐和妹妹两人变得熟悉起来,也更添了许多相互的谦让与关心。可能他们一家也见证了我们被改期的整个过程吧,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了许多。我轻声地安慰她们姐妹俩:“医生尽心尽力、手术效果好是最重要的,早一天晚一天无所谓。”她们也连声说“是呀是呀,我们对医生没要求,随便他安排哪一天就哪一天。”
可见病家们对医生们都是非常尊重和配合的。
这一天婆婆的情况看起来真的非常不错。于是她和先生都说让我吃了晚饭就回去:“妈妈看样子应该没什么问题,晚上你回家好好休息,白天过来陪陪我们就可以了。你保存好体力,等我回去上班,妈妈就辛苦你一个人照顾了。”
“照顾妈妈是我份内的事情,自家人干吗说那些客气话?!”
“叶子,反正插了导尿管,昨天手术没吃东西,今天又都是流质,肯定不会要大号。我挺好的,你回家吧,好好休息,也照顾一下你爸爸妈妈,猩猩在就可以了。”
看到婆婆的确很精神,于是,我罗嗦了两句要LG照顾好妈妈后,就告别他们母子离开了。
第二天,我笃悠悠地爬起床,带了些新鲜的点心和水果,再回到东院。
等我到了病房,却发现我们的床位异常宁静。“妈妈睡着了?” 我轻声问道。
“妈妈发烧了。”
我心头猛地一紧,赶忙走近婆婆床头去观察她。只见昨天生龙活虎,感觉气势简直可以打死一头牛(我的形容稍微夸张点:)的婆婆今天判若两人,像小咸菜似的??蔫了,捂着被子闭着眼睛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唉,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原来真是任何时刻都要紧记低调,不可声张、高兴得太早。
我连忙追问LG是怎么回事、医生如何处置。
婆婆听到我来了,睁开眼睛说:“我没事,可能是术后吸收热。”“嗯,您闭上眼睛好好休息。”我给她掖好被子。
“妈妈几度?”我又转过去问LG。
“39度。护士给了冰袋,医生开了塞的降温药。
婆婆是很爱干净的女人,我打来热水用毛巾为她轻柔地擦擦脸、身体,希望她感觉舒服点,又给她把退热药放置好。
经过这一课,加上人发烧确实会没精神,婆婆乖极了,再不多说话,除了配合地吃药、进她的食物外,其余时间都安静地躺着休息。
801床那个女孩恢复得很顺利,我到的时候她们已经出院。
804床也终于迎来了她的手术日期。“手术一定会顺利的”,我们一家一起祝福着她们。
802床在她先生悉心的照料下,体温已经控制下来并稳定了,人一点点地好了起来,开始看到她能坐起来,并在先生的扶助下,下床作很简单的走动,周五上午她也可以出院了。
LG感慨地说:"那位女士真是多亏了她先生细致的照顾。他一个人照顾她蛮辛苦的。可是,她有时还冲他发火。”
“她先生好脾气!不过,她可能也只是因为生病,情绪比较娇躁、不安,所以才会那样吧”,我轻轻地回答,心里为他对太太的一片赤诚而震动。或许时间早已磨平了彼此的爱与激情,但那种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应该是夫妻感情的最高境界吧?“你怎么不学学人家?要是你也那么好脾气,那我可就太有福气啦,我还不要乐死啊!”我戏谑地跟LG说。他小猪般地哼哼了两下:))))))
两个护士推着臭氧消毒机走了进来,我不禁好奇地问道:“又有病人要来了吗?”“是啊。给你们手术的秦医生,特别有人气,好多人来找他,他的病人总是那么多,病床都没空过。” MM一边收拾801床,换上干净的被套等等,一边挺耐心地回答着我的问题。
呵呵,看来我的眼光真是够犀利啊,又或者说我对人的直觉和判断还算不错吧!当然,也可能其实跟我的眼光毫无关系,只是我们运气比较好。
下午的时候,三个个子不太高、看起来很显年轻的中年男女拎着许许多多的东西,甚至还有巨大的毛公仔和鲜花,紧跟着护工、护士以及客服MM进来了。801又迎来了我们共处的第三位病友,那是一位青春的少女。
看到他们拎着那么多东西,于是我便让先生过去搭把手,帮他们把病人从推床转到病床上。就在这时,她一阵咳嗽,然后就吐了。客服MM可能后面还有其他工作,急着将钥匙跟她的家人交接,而她的家人正手忙脚乱地用手里的毛巾给她擦拭并查看她的情况,于是非常生气。我连忙劝小MM耐心等等,房间里紧张的气氛总算平息了下来。
那个女孩也是老秦的病人,陪护她的是她父母和小姨。
那位爸爸跟我说她本来手术是很成功的,并且恢复的挺好,第二天就回到病房了。开始并没有发烧,后来她的同学来看望她时,嫌房间太热就打开了病房的窗子,结果她就感冒并引起发烧。
我听了真为她感到遗憾。如果不是发烧,她的情况可能就完全两样了。朋友们关心探望原本是件好事,不过,病人术后比较虚弱,不当心很容易就引发了不必要的麻烦。这下子她的病情可能就要变得复杂和棘手多了。
医生的药物非常对症也很有效,慢慢地,婆婆的体温就降到了38度多点儿,加上可能本身术后输液里配有消炎药,婆婆的温度没有再升上去,情况平稳。我紧张不安的心稍许放下了些。
担心她温度会反复,我们一直都严密配合护士给婆婆测体温进行观察。由于发现及时,医生诊治、处理得当,婆婆的温度又逐步降到了37多点,而且也没有再升上去,我这才欣慰了许多。
但我还是有点不放心,怕晚上再出漏子,就留在了医院。婆婆和先生都不敢再提让我回家的话:)
因为婆婆今天导尿管就已经拔掉了,并且已经开始吃半流质食物,我们问婆婆是不是需要给她准备“包大人”,她坚决拒绝:“不用不用,要解手我会有感觉的,我会叫你们。”呵呵,婆婆真像小孩子,这时了自尊心还那么强,不甘心觉得自己会像孩子一样失控。看她那么坚决地反对,我和LG都笑了。
大概一点多的时候,先生把我叫醒,说婆婆最终还是出状况了。“妈妈自己简单收拾了一下,我已经给妈妈换好床单被套了,你再帮妈妈擦一下吧!”
“我以为不会有状况,可能因为上了麻醉做了脑部手术的缘故,人的神经有点控制不住意识了” 婆婆很不好意思地说道,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我知道婆婆是个非常客气的人,她总是不好意思也不忍心给我添麻烦,如果不是不得已,她绝对不会让我给她处理解手后的污物,哪怕是小便,她也总是很执拗地坚持让她儿子替她倒到厕所而不是我。我想这可能就是因为在大多数婆婆眼里,媳妇毕竟跟女儿还是有区别,所以她不忍心麻烦我:)
这下子婆婆终于不得不让我为她做点什么了。怕她仍有局促,我柔声对她说:“妈妈,没关系,手术后失去控制可能都是正常现象吧。再者,家人相互照顾是应该的,您别多想,我要是生病了我就会毫不客气地让您照顾我。”我先用湿纸巾耐心地再次为她擦去残留的污物,然后再打来热水用毛巾为她擦身体。
为了防止再出状况,我让先生去跟护士要了些一次性的垫子。
醒了后我没怎么睡着,发现婆婆开始蹬被子。我轻轻地把被子给她盖上,她又蹬开,说热,还说病房里暖气太热了她实在受不了,执意要把脚丫子和半边身子露在被子外面。“妈妈,您毕竟刚手术不久,而且温度刚刚控制下来,还是当心点好”,我又再劝了劝。她仍然坚持不肯盖,LG也努力尝试劝了一下,都没有效果。
想起LG刚给婆婆换过被套,我突然灵机一动,心想被套比棉被薄多了,盖着肯定比不盖好。于是我让他去护士站再要个被套给他妈妈盖上。“不要了!刚才我们已经折腾过人家护士两次了,不要再去麻烦她们了。她们也挺辛苦的,可能都休息了,别再去吵她们了”,她使劲地摆手摇头。婆婆真的是很善良!虽然我也不愿意总麻烦别人,但想想802和刚进来的801,又觉得婆婆的病情小心为妙更重要,于是想着我们脸皮厚点就厚点,建议先生还是去讨个被套。可能下午之后体温情况一直比较好,婆婆自己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所以她就有点像孩子似的发起脾气来了:“说了不要就不要啦”,然后执意不肯听我们的劝告:)先生也没办法,只好说“算啦算啦,让她去吧”,我又只得放弃,只是在心里使劲念着“阿弥陀佛”。
到了周五清晨,她的体温又开始升上去了一些,但还算好,并未烧到38度。
这一回,婆婆彻底变乖了,对我们的话言听计从。
由于温度并不高,并且医生开有几天的消炎药进行巩固治疗,我们配合医生鼓励的物理降温方式给婆婆降温,我榨了橙汁,让婆婆多喝水和橙汁,为了帮助她更好地恢复肠胃的蠕动功能,我鼓励她把果肉一并吃掉,以补充纤维素。
婆婆的体温慢慢地又降了下来,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一天。昨天开始的半流质食物,给她带来了更多的能量,她的精神和气色都很好,神情变得轻松而愉悦,脸上满是轻快的笑容。
我美美地去享受了一顿早餐。回来时,婆婆开心地小声告诉我:“秦教授来查房过了,他跟组里的医生说‘不必要的药就给他们停了’”。呵呵,我早已遗忘他曾经说过会帮我们控制药费这件事了,老秦居然没忘记自己说过的话,连这件事都还记得,他的记性可真够好哇,也很守信用!除了无语,除了心怀感激,我还能说什么呢?:)))
802的先生在他们的医生查房结束后,很快就给她办好了出院手续。他给她换好了衣服,她却坐在床上不肯离开。坐了一小会,她又说头晕就倒了下去,躺在床上怎么也不肯起来。她先生无助地站在旁边不知所措。我在心里想:生了大病的人,大概一般都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吧。他们对生命缺乏信心,于是便会对医院产生一种习惯性的依赖,总觉得一旦离开了医院,生命就失去了保障。
随着一天天的相处,我们这些家属之间都有了些淡淡的友谊,于是我轻声地对他说:“可能生了病的人会对医院产生一种依赖感。要不你们在医院附近的酒店住一个晚上再观察一下,这样她可能会更安心点。”
“家里今天已经开车来接了”,他无奈地说。
“噢。那就耐心再开导她一下。医院应该有轮椅,你去借一个,推着她下去你们都不会那么累了。”呵呵,除了这个,我也实在想不出别的更好的主意来了。
经过他的努力与耐心的哄劝,她终于肯起来了。她的先生给她穿上外套,扶她坐上轮椅。我们大家都跑过去祝福她,她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这才第一次留意到她的样子??那是一个面容清秀的江南女子,她的确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一点点去恢复。她微笑着与我们大家告别,也祝福着我们。
我心里一阵阵地温暖:关心别人,你的真情会得到回应,同样地,你也会得到别人的祝福。
晚些时候,804也顺利地从ICU回来了,只是可能因为病症轻重情况的不同,她与我婆婆的兴奋截然相反,术后时常处于一种休息睡眠的状态。
这一天,婆婆的情况终于真的开始稳定,并且维持得比较好了,人很精神,也恢复了比较多的气力,甚至能坐起来自己慢慢地吃东西了,如厕的意识也完全恢复,控制的很好,能非常及时地通知我们帮忙。
她自己的康复意愿和意识都非常强烈,东院的食谱也很注重式样变换和营养搭配,半流食谱秉承少食多餐的原则,一天安排了四、五顿,晚饭后还配了酸奶。肉泥通心粉、馄吞、八宝粥等等都很合她的口味,所以,她非常乖地把食物统统消灭掉。
801那个女孩咳嗽的非常厉害,每次护士要求量体温时,我都听到她爸爸妈妈报的38到39度。可能因为她咳嗽吧,他们好像给她采用鼻伺的方式,用针管给她推一些流质食物,希望帮助她增加气力,恢复一些对付感冒发烧的抵抗力。不过,由于咳嗽比较厉害,好像每次她又都把食物给咳了出来,估计吸收的非常有限。
到了晚上,婆婆的气力和精神都有了一个全新的状态。
女孩发烧引起病情加重的事给我提了醒。所以当天晚上为了避免再出现情况,我早早地就到护士站为婆婆要来被套,并要求她晚上要盖上。
照顾婆婆吃好晚饭,又玩了会儿游戏,我便去洗澡。等我出来的时候,LG告诉我说老秦来查过房看过妈妈了,前脚刚刚才离开房间。天哪,今天是周末啊!!
已经快八点了呀,他还呆在医院里啊?辛苦了一周,难道他们都不急着赶回家陪陪家人吗?他们这些尽心尽职的医生,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给了病人了吧?我好感动,“我去跟他说声谢谢”,顾不上换下花园鞋,我飞快地跑出门口。从手术室门口他给我看那个小怪物最后那次见到老秦,每次他查房我都不在,婆婆能顺利出ICU,并且能情况良好地恢复着,我应该亲口再对他说声“谢谢”。我边跑边在每个病房门前轻轻地张望一下,但愿能看到他仍在其它病房查房。
等我跑到护士站,我依然没看到他的影子。我问小MM老秦是否还在C区,她说“秦教授已经下去了。”
犹豫了一下,我还是飞跑着冲到门厅外,希望能在那里看到他仍在等电梯。没有人影!我又乘着电梯跑到了二楼,但愿能看到他走向办公室的疏离的背影。老秦,哪怕只有一眼!也请让我送上我感激的目光。
呵呵,我怎么忘了?他总是那么地风风火火、雷厉风行,那样地来去匆匆,当然肯定是早已消失了踪影啦:))))
我站在大厅里望了望,二楼里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影,我的身上感到一丝清冷,只有空旷与寂静拥抱着我。有一种恍惚,我仿佛被时光机送到了一个陌生的时间和一个陌生的地域,独自站在旷野无助地张望:)
教授,由衷地谢谢您??为您如此辛勤和尽心尽力的付出!也请原谅我曾经还尚有一丝的鄙夷,认为您也不过是一个只想着多赚钱&营生的医生??那是因为我尚未亲眼见到您如此勤恳地为着病人工作着。您每一天都这样辛劳地为着病患,周末了,请好好休息。愿您珍重!也祝福您的家人!
LG周日一早就要赶回去,从周六晚上我就开始要常驻东院直到婆婆出院。看婆婆情况这么好,加上有了两次体温反复的经历,我知道她和先生都不会再掉以轻心,于是,晚上我便安心地回家住,并准备能陪住到婆婆出院所必须的用品。
周六一早,LG打我电话说医院下了催款通知,让我们续存费用。我的心头虽然还是猛地抽疼了好几下的,不过,想想婆婆的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都这么好,并且老秦还特别记得给我们停不必要的药物,这些钱钱都是值得的;最大头和主要的费用应该是手术和术后刚恢复的那几天,估计后面的费用应该不会太离谱,这个数字,以现在的物价水平,也在常理中,只是心里但愿着不要再接到类似的“罚款单”了。哈哈,否则对老秦的好感度估计要下降几个百分点啦:))))))
我续存好了费用回到了房间。婆婆神采熠熠,容光焕发。
801那个女孩咳嗽的非常厉害。我是一个旁人,看了都感觉到揪心,更别说她的父母了。那么年轻的生命,如花的年纪却要遭此磨难,那是怎样一种撕心裂肺的痛。
夜里,我半睡半醒中又听到她剧烈的咳嗽,以及她因轻轻的疼痛声。她的妈妈和小姨时常不停地查看她的状况,爬起来倒水扭毛巾给她擦身体降温。就这样,她们在疲于折腾中又度过了一个无眠的晚上。
周日早上,我又再见到了虽然挺显年轻却憔悴不堪的801爸爸。他跟我轻声地说起他的女儿是肿瘤复发,第一次手术是在几年之前。我心里好生感叹,这样的疾病,上苍考验一次,已经足令家人心力交瘁、身心俱焚,还要再考验第二次,真是天意弄人,更不知道是否会再有第三次。但愿不要有……
同样为人父母,我仿佛能触摸到他们滚烫的心,感受到他们为孩子所付出的一切。他们那样地累了痛了,却依然面带微笑,给孩子生命的勇气;用自己的肩膀,为孩子努力地扛下了一切。
我在心里流泪,但愿着命运之神不要再折磨这些善良而无助的生命。
我心里暗暗地想:不能漏嘴提到其他病友肿瘤复发的情况,婆婆听了,会徒增她的忧虑和紧张;以后一定要鼓励她多作适度的健康锻炼和运动,保持身体良好的循环和状况。
804床虽然也已经转成半流质食物了,但她似乎不太愿意进食,比较多的时间都在睡觉。她的姐姐可能因为看到我婆婆食欲等恢复得那么好,所以似乎非常心疼,也比较着急,总想哄着她多吃点东西,以使她尽快恢复气力早日好转。804会紧紧地闭上嘴巴,并发脾气抗议。虽然我觉得自己的主意也不一定正确,但我在旁边看到她们气氛非常地僵,担心病人生气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导致她产生一些类似自己去拔输液管等等的过激行为,于是我善意地建议那位姐姐不要着急,先暂时不要逼她:“每个人情况不同,不要着急。我婆婆本身病症就比较轻,所以手术程度可能也比较浅些,恢复得相对快一点。我想她一定是确实身体上有某种难受或不大舒服的感觉,才会有此反应不愿多进食。你们不妨可以少量多餐,分次哄她多吃点。”
回想这几天以来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有父母对子女的舔犊深情;有夫妻之间不离不弃的相濡以沫;有姊妹间的手足情深;也想到了婆婆对我们的体谅,以及她对我的疼爱,还有她凡事尽量自理不愿让我多辛苦“伺候她”的心,我唏嘘不已,深深被他们打动和感动,想起了梁继璋给他儿子的备忘录中的那句话:“亲人只有一次的缘份,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