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肤表现 早期手、指肿胀,也可累及前臂、足、下肢和面部,但下肢受累较少。肿胀期可持续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水肿为可凹性或不可凹性,可伴有红斑。皮肤病变由肢体远端起始向近端进展。皮肤逐渐变硬、增厚,最后紧贴于皮下组织(硬化期)。
皮肤病变可分为水肿、硬化和萎缩3期。
(1)水肿期(edematous phase):表现为皮肤变厚、绷紧、皱纹消失,呈非凹陷性或可凹陷性水肿,颜色苍白或淡黄,皮温偏低,出汗减少,皮表可出现小的皲裂,指尖脂肪垫消失。在局限型皮肤病变患者早期水肿出现在手指、手背和面部,以后向上肢、颈、肩等处蔓延,弥漫型者则往往由躯干部先发病,然后向周围扩展。此期可持续数月。
(2)硬化期(indurative phase):皮肤增厚变硬,发生纤维化,手指、手背发亮绷紧,早期皮肤可发红,表面有蜡样光泽,不出汗,毛发稀少,皮肤不易捏起。面部皮肤受累时可出现面部绷紧,表情固定,唇变薄,口周出现放射性沟纹,张口困难,鼻端变尖,手指渐变细,末节手指变尖变短。可出现溃疡。可产生手指屈伸受限。胸部紧束感,患处皮肤可发生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毛发稀少,皮肤改变可局限于手指、足趾、手、足和面部,可向前臂扩展,亦可从胸背部开始,向周围扩展,累及上臂、肩、腹和腿。通常在发病3年内皮损范围和严重程度达高峰。
(3)萎缩期(atrophic phase):皮肤萎缩变薄如羊皮纸样,有时皮下组织及肌肉亦可发生萎缩及硬化,皮纹消失,毛发脱落,皮肤光滑而细薄,紧贴于骨骼,指端及关节处易发生顽固性溃疡,亦可出现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下组织钙化。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硬皮病专题:http://www.fh21.com.cn/pifu/ypb/
气血凝滞:多为无全身症状之硬皮病。一般症见皮肤硬化似皮革样,或伴肢端动脉痉挛,面色晦暗,口唇色紫,口干不欲饮,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
肾阳虚损:相当于系统性硬皮病,除皮肤硬化外,并有面色 白,形寒肢冷,耳鸣腰酸,自汗不止,阳痿早泄,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胖,苔白,脉沉细。
有关硬皮病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有认为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系,但环境对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人认为本病女性多见,提示可能与女性激素有关。还有人调查发现本病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近几年也发现硬皮病病人体内存在过强的免疫反应,而且本病的自身抗体也是有特异性的,因而,免疫异常也是本病发病的一种因素。
总之,硬皮病是在一定遗传背景下,由于感染、环境、机体自身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但具体病因还不能确定。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硬皮病专题:http://www.fh21.com.cn/pifu/ypb/
(1)辨证论治:本病以寒凝、湿热、血瘀、痰阻、脉络受阻为标;以肺、脾、肾之阳虚、气虚为本;本虚标实症候为主要表现。
①寒邪阻络,肺卫不宣:
主症:四肢逆冷,手足遇寒变白变紫,颜面或皮肤肿胀无热感,而渐渐变硬,或有咳嗽、发热恶寒,或胸闷气短,舌苔白薄,脉浮无力或涩。
治法:补气宣肺,通脉散寒。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黄芪25g,白芍25g,桂枝15g,炙麻黄15g,炮附子15g,穿山甲15g,生姜15g,大枣10枚,细辛3g,王不留行10g。
加减:皮肤水肿时加白芥子15g,土茯苓25g,浙贝母15g;皮肤变硬时加皂角刺15g,土鳖虫15g,僵蚕15g,刺猬皮15g。
②寒凝腠理,脾肾阳虚:
主症:四肢逆冷,手足遇寒皮肤变白变紫,颜面或肢端皮肤变硬、变薄,伴有身倦乏力、头晕腰酸、腹胀或吞咽不利,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治法:温肾散寒,健脾化浊,活血通络。
方药:阳和汤加味。
熟地25g,白芥子15g,鹿角胶15g,肉桂15g,穿山甲15g,王不留行15g,皂角刺15g,炮姜炭15g,炙麻黄10g,甘草15g。
加减:皮肤变硬者可加水蛭10g,土鳖虫15g;皮肤肌肉萎缩者加黄芪25g,桂枝15g,刺猬皮15g,水蛭10g。
③痰浊血瘀阻络:
主症:身痛皮硬,肌肤顽厚,麻木不仁,头晕头重,肢酸而沉,面部表情固定,吞咽不利或胸闷咳嗽,或肌肤甲错,指甲凹陷,指端溃疡,舌黯苔腻,脉沉涩或沉滑。
治法:祛痰活血通络。
方药:四物汤合导痰汤加减。
制半夏15g,陈皮15g,茯苓15g,甘草15g,胆南星15g,枳实15g,羌活15g,防风15g,白术15g,姜汁15ml,竹沥15g,鸡血藤25g,穿山甲15g,王不留行15g,皂角刺10g,当归15g。
加减:痰浊盛者加白芥子15g,水蛭10g,僵蚕15g;气虚者加黄芪25g,党参15g,桂枝15g;血瘀甚者加桃仁、红花各15g,三棱15g,莪术15g。
④气血两虚,脉络失荣:
主症:身痛肌瘦,皮硬皮薄,面部表情丧失,肌肤甲错,毛发脱落,唇薄鼻尖,气短心悸,咳嗽乏力,食少腹胀,神疲肢酸,舌瘦苔少,脉沉细或沉涩。
治法:补气养血通络。方药 十全大补汤加减。
人参15g,茯苓15g,白术15g,炙甘草15g,熟地20g,川芎15g,当归15g,白芍20g,黄芪25g,肉桂15g,穿山甲15g,王不留行15g,土鳖虫15g。
加减:关节痛甚者加鸡血藤30g。
⑤湿热伤阳:
主症:双手近端及掌指关节肿胀,皮色红,呈腊肠样指,伴口苦口干欲饮水,恶寒,舌淡苔白或白润,脉缓或濡。
治法:利湿清热,兼以活血。
方药:宣痹汤合四物汤加减。
生苡米20g,炒苍术10g,木防己6g,杏仁10g,滑石10g,连翘15g,半夏10g,当归15g,益母草15g,川芎15g,赤芍15g,红花15g,苏木15g,莪术10g。
加减:关节肿甚者加土茯苓15g;痛甚者加青风藤20g。
(2)综合治疗:
①中成药:消栓口服液、当归丸、还少丹、昆明山海棠片、丹参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脉管炎片、雷公藤多甙片、瘀血痹冲剂、指迷茯苓丸。
②单验方:
A.广地龙、蜣螂虫、土鳖虫、乌梢蛇各适量共为细末,每次3g随汤剂或温水送服。
B.亚细亚皂苷(积雪甙片),54~72mg/d,分3次口服,疗程6~12个月。
C.外熥法:软皮化痰方药方:透骨草25g,白芥子15g,香白芷15g,浙贝母15g,海藻20g,昆布20g,炙山甲15g,红花30g,独活15g,川椒15g,川芎15g,露蜂房15g,冰片6g,皂刺15g。上药共研细末,以白酒500ml、细食盐0.5kg,混合搅拌均匀,装入纱布袋中,用时蒸药袋45min,取出后用干毛巾垫上,熥于硬化皮肤处,以不烫坏皮肤为度。每次半小时,2次/d,1个药袋可用10天。
D.外涂法:红灵酒药方:生当归60g,红花30g,花椒30g,肉桂60g,樟脑15g,细辛15g,干姜30g。上药用50%酒精1000ml,浸泡7天备用,每天涂2次,每次10分钟。
E.针灸疗法:可根据症候循经取穴。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硬皮病专题:http://www.fh21.com.cn/pifu/ypb/
这位患者您好:
硬皮病严重者,可适当进食咸味食物,如海带、紫菜、牡蛎、盐等,中医理论认为咸味食品有软坚散结的作用,可以促进皮肤软化;
皮肤肿胀明显者,可适当多进食山药、薏米、白扁豆、小麦、冬瓜、白茅根等具有健脾化湿、利水作用的食品;
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有抑制胶元纤维硬化增生作用,所有硬皮病患者均可服用。
温性食物有温中、补虚、驱寒的作用,主要有羊肉、狗肉、鸡肉、鸽子、麻雀、羊奶、酒、辣椒、姜、胡椒、葱、蒜、韭菜、红糖、核桃等。
寒凉性食物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的作用,主要有黄瓜、西瓜、苦瓜、丝瓜、冬瓜、雪梨、绿豆、豆腐、豆浆、豆豉、白菜、莲藕、甲鱼、银耳、牡蛎、绿茶等。
详情请登陆飞华健康网硬皮病频道 http://www.fh21.com.cn/pifu/ypb/
2025-05-24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