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健东主任医师
-
医院:
北京电力医院
科室:
耳鼻喉科
- 开通了新浪微博
- 爱耳日义诊消息
- 面瘫诊疗中心(耳科二区)出诊时...
- 省钱窍门:重症患者来北京找我前...
- 32岁,男一个月之前耳朵带状疱...
- 钛质人工听骨--架起听力重建的...
- 请教李健东主任
- 大家一起来!测量身边的噪声有多...
- 访港见闻之五 故地重游
- 怎么挂上号?车祸引起右侧脸部面...
- 有人欠费了
- 左边面瘫半年
- 请会诊等合作需知
- 我的医院改名了,现在叫首都医科...
- 外地来就医前的咨询,李大夫请您...
- 访港见闻之三 患者关怀
- 访港见闻 之二 医院文化
- 访港见闻之一 社会表象
- 访港见闻连载
- 来自李健东,北京世纪坛医院开通...
- 第二届全国面瘫学习班讲座内容(...
- 我是面瘫9个月的;求助;
- 您会看病吗?看病时如何与大夫沟...
- 我是在HUNT症的恢复期,还是...
- 专家:注意春节常见耳科病
- 李博士的治疗方法应该大面积推广
- 孕妇产前面瘫请您给一个现时间面...
- 面瘫后遗症咨询
- 面瘫后遗症咨询
- 面部麻木怎么办?
- 面瘫评分标准,面瘫从业者须知
- 耳带状泡疹引起的面瘫怎么治疗?
- 我可以去你那里收手术吗?
- 小儿面瘫,家长难!
- 突然发生面瘫后采取什么方法最有...
- 面瘫怎么治疗?
- 耳带状泡疹引起的面瘫怎么治疗?
- 二十二年的面瘫后遗症能治吗?
- 面瘫15个月可以治疗吗?
- 面瘫3个月
- 面瘫23年能通过手术治疗吗?
- 是不是要手术
- 去年冬天得的面瘫,现在天气变冷...
- 面瘫有什么好办法吗?
- 面瘫如何治疗?
- 关于面瘫术后的恢复问题
- 面瘫三个月了,扎针扎了两个月了...
- 北京世纪坛医院被认定为北京市基...
- 面瘫的误区
- 严重的面瘫应该手术治疗
- 外伤后面瘫要抓紧治
- 面神经患者手术及相关治疗费用问...
- 李健东大夫门诊时间变动通知
- 访港见闻之四 患者群体
- 作者:李健东|发布时间:2011-07-01|浏览量:1475次
因为在医学方面,香港有着地域性的领先地位,所以患者群组成复杂,除了本港700万人口外,还有来自中国大陆、东南亚和一些过去英联邦国家的患者。医院里五颜六色的肤色,映衬着香港作为亚洲之都的身份。
97回归前后大部分白人精英离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世界排名居前的大公司又渐渐把工作重点向大中国区转移,作为桥头堡的香港的外籍人士又逐渐多了起来。这些人看病大多找较固定的私立诊所。数十万的印尼、菲律宾佣人,也激发了相应种族的诊所的建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耳鼻喉科李健东
随着中国人腰包鼓起,赴港就医成了一个时髦又实惠的选择。花比国内稍多的钱,享受世界级的医疗服务,这一理念由珠三角的富裕人群付诸实践,在耳鼻咽喉科,就经常能遇到来自深圳、佛山、中山的病患,有趣的是他们来港有的并不是治什么大病,只是习惯了,这些患者来港往往投奔条件较好的私立医院,或者公立医院附设的专科私人诊所。我做访问学者的这几个月,赴港找我看面瘫的内地患者也有20几个,由广州上火车,2个多小时后就到了沙田的威尔斯亲王医院,这种便利和我去趟天津差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赴港产子。根据当地法律,在香港出生的孩子自动拥有港人身份。于是这一行为备受关注,很多人觉悟不同的人,削尖脑袋也要把自己的下一代生到那个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下。2010年初,仅需4万余港币即可实现这一目标。在2010年下半年,港府发现内地的产妇在抢港妇的产床,就开始有点儿紧张了。到了2010年底,港府发现这些内地的产妇在生完孩子后回家的路上,还顺便买空了货架上的奶粉,造成了本港孩子没奶粉吃,才发觉真的不妙了,于是提出了一系列紧缩措施。但是中国人是干什么的?相应对策随即应运而生,只不过门槛有了大幅提高,目前我知道的一家产科诊所的包干费用已涨到了25万港币。
香港人口有700万,自成一体。这四个字表现在临床上就是你会遇上人群中所有病种。在门诊,除了常见病多发病外,先天性疾病、各种少见综合症也较我们大陆常会碰到。这就考验了医生的识别能力,这些知识实际上是需要在毕业后通过大量的自学才能掌握的。在一些护理院,我见过衰老到没法再衰老的个体、晚期到没法再晚的癌症患者。像枪伤、各种邪门的意外也会遇到,如果一个住院医生在这种状态下熬过10年,那基本上就可以在江湖上行走了。
香港贫富分化现象比想象中的还大,富人一般去富人该去的地方,各种私立的医院、诊所应有尽有。耳鼻咽喉科的挂号诊费从600-1200元/一次不等,一般说来,诊所位置的地价越高,诊所档次越豪华,诊费也越高。我参观过位于港岛中环的一所豪华诊所,18个分属各科的医生在这里联合执业,耳科诊费一次850港币,一个患者看病时间也不超过7-8分钟,比我的9块钱挂号费看得还短。我戏称:是不是只有你们这些名医才能到这么贵的地方来开诊所呢?朋友回答:其实您也能,我们是来到这个地方后才成名医的。
普通百姓看病一般去公立诊所或医院,耳鼻咽喉科疾病属于专科,必须采用逐级转诊制度转到专科诊所或医院,均为提前预约。在香港,预约制度有严格的规范。比如,约您明年7月7日来我院手术,护士会给您一张纸片,上面明确了时间,还附了一小段话:“因为资源紧张,如果您不能按时前来,请务必提前。。。时间来电话取消预约,如无故爽约,我院将不再为您提供医疗服务。。。”等条款。因为在这弹丸之地,普通人无处可去,所以必须遵守,否则,会被纳入黑名单系统。近年来,由于医疗需求增长过快,公立医院也有应付不过来的情况,比如天水围地区(那有一个非常棒的湿地公园),患者被允许到政府制定的一些私立诊所就诊,也能享受到公立医院的收费待遇。
在香港,患者的顺应性很高,令人费解的是来自内地的患者也如此,不知中了什么魔咒。几乎是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异议。在国内,除了见我们著名的大夫外,这些患者多是带着一知半解的狐疑来审视着就医的,其实这并不能帮助他的病好的比别人快。
一个过去的场景浮现:10多年前,我曾陪一个朋友出门诊,这老兄(现在也是一世外高手了)用他非标的普通话,磕磕绊绊地把一个病掰开揉碎地讲了10分钟,要说服一个患中耳胆脂瘤的大学老师入院手术,可那个半大老太太似乎并没把这个要命的病放在紧要位置上,拿起病历,连一个谢字都没有就出去了,过了几秒钟,她又进了屋,问了句:“大夫,你这方法是治标还是治本啊?”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