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敬之副主任医师 博士
-
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科室:
普外科
- 副乳不需要手术
- 甲状腺癌术后可以吃海鲜吗?要吃...
- 乳腺纤维瘤长到几厘米需要手术了...
- 大脖子病怎么治疗后变胖了
- 大脖子病需要手术吗?还是放射性...
- TGAb或TPOAb增高要治疗...
- 乳腺癌一定要化疗或者放疗吗?
- 颈部淋巴结肿大要紧吗?
- 甲状腺功能是指T3、T4吗?
- 喉咙不舒服应该找谁看病?
- 体检知识普及(四):为什么要检...
- 体检知识普及(三):摸头颈干什...
- 体检知识普及(二 ):为什么要...
- 体检知识普及(一):为什么要定...
- 大部分甲状腺肿块不需要手术
- 乳腺癌的术后治疗
- 看门诊时为什么要携带钼靶片子,...
- 乳房小肿块是否适合做微创手术还...
- 什么是乳腺小叶增生?
- 乳房肿块直接手术好还是穿刺病理...
- 乳房甲状腺疾病专业特色
- 医改的一些感受(1)
- 作者:朱敬之|发布时间:2010-03-10|浏览量:1071次
医改是个很敏感的话题,关乎国计民生,关乎社会和谐。一直以来,从上级到下级,社会各阶层都对医改寄与希望,也确实推动着医改向前走,摸索着前进。
作为医生,经历这些改革措施,其中的感受百味杂陈。
确实,老百姓看病比过去容易了。很多人都会说看病难,看病累,看病贵。 但是比比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 有病不托人就看不上,现在的状况改善多了。在上海,名医多,起码想看,还是能够看到的,也不一定要认识什么人。只要肯吃苦,半夜排队挂专家号,还是能看病的。本人踏上从医之路,也是父母深感看病艰难,就希望子女能改善这种困境。上海仁济医院普外科朱敬之
药费也是一降再降。最明显的就是那些进口的合资的药品,降价幅度很大,确实老百姓受益不少,很多新特药品进入中国,惠及百姓。 但是也有不少廉价的好药,因为政府定价过于低下,厂家赔本生产,所以就绝迹了。还有不少药浑水摸鱼,明将暗升。表面上看价格降了,实际上把一个月的量拆成三份,合起来价格比原来还要高。另外有些药,换个名字,就以新面孔,新价格上市了。
国家控制医保总额,就是每个医院不得超出一定的医疗总费用,并且规定了每次看病的总费用,比如180元,我这是比如啊。但是有很多病180元是不够的,检查加上治疗肯定超过的,一个CT要好几百,一个磁共振要800,怎么办呢。医院就采取让病人多挂号的方法,挂一次号等于180,那么挂几次号也许就可以弥补不足了。病人可是很头大,来看次病只能配一周的药物,下周请再来排队配药。每周请来排队挂号,排队看病,排队付钱,排队取药。病人都抱怨,排队累得轻病变成重病了。可是医院也没有办法啊,国家有限额的,只允许你每次用这点钱。也就是一周的药钱,你就只好每周来排队了。有的病人就说了,你不要管那个限额,可怜可怜我吧,多给我开些药,少跑几次。问题是行政上级不同情医院啊,要罚款啊,要扣钱啊。医院领导也很难做啊,只好命令医生不要开大处方,开多了扣工资。我们每个医生几乎都有被医院扣工资的经历,就因为药方开成了106元,没有在100元以内啊。 所以门诊就经常看到病人气愤地指着医生说: 你们都黑了良心,开个药这么为难我这个病人,让我一次次跑,一次次受罪。有个朋友在国外,他回来说他在加拿大看一次门诊,可以凭处方拿一个月的药,但是每次只能拿一周的量,每周跑到药店直接去取就行了,不用跑医院挂号。
医改里面还有个药费比例问题,国家的本意是好的,少用药,多检查,特别是住院的病人。 这对于外科病人就是个问题。外科是个门诊检查清楚,需要开刀才收入院的,基本上直接手术就行了。手术费便宜啊,因为要让老百姓开得起刀(这点对很多外科医生是不公平的,劳动没有得到等价交换), 但是术中麻醉药,术后抗生素不便宜啊,这就造成了药费比高的问题,要罚款。 怎么办呢,只好门诊该做的检查搬到病房做,不需要的检查也做做,这样就降低药费比了。可是这样医保开支增加了,病人住院的时间延长了,最终损失的还是医保资金。
医改里面还有许多本意是好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反而效果相反的,真是让人心痛。可是医生们也是老百姓,不是制定政策的人,没有发言权,也没有这个能力去改变。只希望病人在对医疗不方便医疗贵不满的时候,不要对医生护士发火,因为我们也是老百姓,这些不方便看病贵我们也同样要承受,我们是受夹板气的人群。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