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才培养与专科建设为驱动,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 作者:张秀兵|发布时间:2011-03-09|浏览量:2079次
[摘要] 现代医院的竞争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我院以人才培养及专科建设为双轮驱动,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医疗规范为抓手,努力提高医院业务技术水平,实现“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人才培养 专科建设 核心竞争力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张秀兵
我院位于南通市港闸区通扬河畔、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唐闸,建院于1958年5月,前身为南通市工人医院,现已发展为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甲等市级综合性医院,为南通大学教学医院。近年来,面对医疗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我院始终坚持将人才培养与专科建设放在医院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重视人才培养,推进专科建设,有力促进了“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战略。
1 以人为本,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培养
现代医院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医院最核心的竞争力。有了人才,才可能有优秀的技术,只有医疗技术水平上去了,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既注重整体队伍素质提高,又突出重点人才的培养,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培养相结合,本院培养与外来引进相结合,为医院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
1.1 多项措施并举,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
1.1.1重视毕业后继续教育工作 我院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合作,开展远程教育,先后已有四年,为医务人员更新新知识、新理念提供了方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与南通大学合作,分享南通市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为医护人员学习新理论、查阅文献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每年都邀请国内、省内的知名专家、教授来院做讲座,为医务人员知识更新提供方便。
1.1.2严格执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加强对住院医师的规范化管理,实行住院医师12小时负责制,通过加强培训、严格考核,提高其业务素质,为医院发展储备人才,事实证明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与不合格的医师在临床工作不一样,合格的医师在临床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深受临床科主任的欢迎。
1.1.3加强“三基三严”培训 我院每年定期组织对全院所有医、技人员进行三基理论考核,对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下者人人都要过关。考试成绩特别优秀者,医院给予表彰奖励,不合格者,除予以通报批评、警告,医务科诫勉谈话,甚至暂停执业,集中培训学习,考核合格后方可再上岗执业,有力促进了全院业务水平提升。
1.2 构建合理人才梯队,加强专科人才培养。
1.2.1遴选优秀人才 我院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实施办法》。通过该办法的实施来加强学术学科带头人与专科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目前共选拔出第一层次优秀青年医学人才26名。第二层次优秀青年医学人才8名。2010年7月集中第一层次青年优秀医学人才在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举办“南通二院管理干部培训班”、全面接受医院发展战略、院科两级管理、绩效管理、医院文化、科研教学、品牌营销等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11月组织医疗骨干赴镇江参加八十六期“镇江急救医学提高班”,把我院急救医学培训创新地融入镇江急救培训体系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2010年12月在泰州集中培训“科室管理、科研设计”等专题培训,为来年科研申报打下基础。通过全院努力,构建了合理人材梯队,并实施动态管理,对考核不合格者给予淘汰,使人才队伍始终保持新鲜的活力。
1.2.2 鼓励参与各级专业学术组织。医院鼓励临床科室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级医学会的任职,旨在加强学术交流,提高专业水平。目前我院有江苏省医学会副主任委员1人,南通市医学会主任委员1人,南通市医学会副主任委员2人。
2 科学定位,提升专科建设水平
专科是医院发展的基础。通过推行市级专科建设,我院的专科建设迈入了稳步发展的新阶段。
2.1以点带面 积极开展重点专科创建 我院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专科开展重点专科创建,以发展优势专科为牵引,以点带面,以强带弱,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政策倾斜和大力支持。目前,我院的康复医学科为市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消化内科、骨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心内科、神经内科为南通市重点建设专科。医院以南通市重点专科创建为契机,全院开展重点专科创建工作,推动全院的专科建设与发展。今年以康复医学科为中心,整合神经内、外科、针灸科、理疗推拿科、高压氧科等,开展学科群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专科建设水平。
2.2通过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技术创新 医院制定并实施了《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科研奖励实施暂行办法》。 医院鼓励各专科开展适宜的新技术、新项目,加大立项课题投入,加大获奖项目奖励力度,鼓励科研技术创新。对于申报获得的科研经费,医院均实行1:1配套,对于在科研实施过程中的临床和实验室的费用,均由医院支付。同时,医院每年对于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医院给予较高金额奖励,用于各项奖励资金达5余万元。
2. 3导向明确,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制度化管理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制订、完善各项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才能真正做到重点突出、导向明确。以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和医疗规范为抓手,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兴院。
3.做好人才培养和专科建设的几点体会
3.1 要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到医院战略地位来抓。我们深感到医院要建名院、创名牌。首先得树名医,没有名医,就没有名科,更谈不上名院。树名医的人才战略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制定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中长期规划,我院在医院“十二五”规划中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到首要的位置,增加资金的投入、制订切实可行的中长期计划、分步实施,抓出成效来。
3.2 要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人才要能引得来,更重要的是能留得住。这其中除了要有较优厚的经济和物质待遇外,还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与工作环境,要为引进人才排除一切困难,为他们创造舒适的工作条件。为此,我们在院内着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包容和谐的氛围,用事业留人、感情待人。对人才不求全责备,做到用其所长,补其所短。在生活上,主动关心他们,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沟通,排除干扰,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取得成绩后,及时给予奖励和表彰,在评比先进等荣誉方面给予优先。
3.3专科人才培养 首先是选好人,对于肯干事、能干事的人才,我们在医疗设备、科研经费、人员配备等方而给予倾斜政策,为他们充分发挥才能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其次是用好人,对优秀人才要管理好,用好他们。医院要为他们的发展搭建好平台,在学术地位上给予积极争取,支持,让他们在本市有一定的学术地位。为他们创造必要的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同时对他们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样加强考核,不合格者予以淘汰,真正实现能者上,不能者下。
3. 4 专科建设 对照市级重点专科建设的标准,对于条件基本符合的专科必需创市级重点专科,也是科主任考核的一项基本内容。对照重点专科标准,逐项去落实。受医院条件限制,自己开展有困难的,可以借助外力。中医科是我院医疗技术比较薄弱的科室,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我院与上海中医院对接,由上海中医院派遣上海知名专家来院坐诊,指导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已取得初步的效果。同时,我院还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面合作,中山医院在我院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方面给予帮助支持,为我院实现“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