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糖和低血糖哪个害处更大--...
- 您知道如何到医院去看糖尿病吗?...
- 糖尿病防胜于治
- 糖尿病患者如何过冬
- 糖尿病不是病,只是一种生活状态...
- 协和专家带您走进糖尿病及并发症...
- 减肥可治疗糖尿病--新华社报道...
- 强制降糖不可取--新华社报道2
- 3月13日 李大夫与您面对面-...
- 糖尿病真是个怪病--减肥可治疗...
- 糖尿病患者看病或咨询前应准备哪...
- 糖尿病可真是个怪病(一)
- 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应如何继续用药...
- 糖尿病患者饮食=正常人的健康饮...
- 3月14日协和医院糖尿病知识讲...
- 产后甲状腺炎是怎么回事?
- 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如何治...
- 甲低时用药对孕产及胎儿有影响吗...
- 患糖尿病17年了,今年开始打胰...
- 糖尿病会遗传吗?平常注意什么?
- 甲低患者终生服用药物吗?
- 糖尿病真的用保健品就可以治疗了...
- 血糖在什么范围是正常呢,我现在...
- 糖尿病足感染血糖化验在20--...
- 两年内个子长了20几公分,是否...
- 糖尿病对生育有什么影响吗?要注...
- 我妈妈因为要做胆结石手术,结果...
- 宝宝刚2个月,老婆甲状腺功能减...
- 我从小就胖,一年前开始月经不调...
- 胃癌根治术后血糖偏高,我是否需...
- 甲低能否治愈?
- 59岁女性有糖尿病,高血压,血...
- 空腹血糖控制不好,该怎么治疗呀...
- 女性不孕应警惕是否患有甲低或甲...
- 甲低常见问题(二)--甲低遗传...
- 协和医院糖尿病患者运动会欢迎广...
- 甲低常见问题(一)
- 协和医院糖尿病讲座欢迎您
- 与胰岛素共舞
- 研讨疾病,品味人生--向生命致...
- 糖尿病催人心智成熟
- 医生的苦恼
-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另一杀手--新华社采访报道(1)
- 作者:李文慧|发布时间:2010-11-17|浏览量:3378次
(医卫)专家告诫: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另一个“杀手”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杨步月)在2010年世界糖尿病日来临前夕,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慧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诫说,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另一个“杀手”,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李文慧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等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出现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等情况,进而引发人体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营养代谢失调的一大类疾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常常伴以高血脂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终其一生要与高血糖等“三高”抗争。因此,一些患者认为血糖应该宁低勿高,不惜冒着频繁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执着地将血糖控制在绝对“正常”的范围内。
“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相当危险,其引起的心、脑、肾损害是不可逆转的。”李文慧说,低血糖发生时,轻则心慌、冒冷汗,重则昏迷或引发心梗、脑梗,甚至危及生命。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能抵消患者终生维持血糖正常带来的益处。
据记者了解,低血糖通常分两种:一是药物性低血糖,主要是超量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导致的,也有的是患者没有按时进餐或加餐造成的。二是自发性低血糖,这种情况在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中都会发生,常有体质性因素,也与饮食纤维含量少,碳水化合物过精和油脂含量偏多有关(能量密度过高)。比如吃了早餐两三个小时后,出现明显的饥饿感,或伴有心慌、头晕等症状。可能与早餐饮食结构欠合理有关。此外,运动过度也可导致低血糖。
李文慧特别强调,病程过长(10年至1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品种多数量大的糖尿病患者以及老年人(尤其是70岁至75岁以上的人)等三类人群对低血糖的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发生低血糖意外。
李文慧建议以上高危人群高度重视血糖监测,不仅要查早晨空腹和三餐后2小时血糖,还要抓住三餐前、睡前和夜间2-3点这几个高发低血糖的重要时间节点做好血糖监测。低血糖的表现往往多种多样,一般知道的有心慌、出汗、头晕,饥饿等,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症状,比如困倦、乏力、情绪低落或烦躁,不爱听声音,夜间盗汗等,如果进餐后上述症状能好转,就证明是低血糖造成的,而不一定从血糖测定的数值上必须低于3.9mmol/L才能确定是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该常备糖果、巧克力等食品。”李文慧说,当低血糖发生时,糖尿病患者首先要采取自救措施,一般为复合加餐,即先吃含糖量多的糖果,后吃含淀粉多的食物,比如饼干等。其次,借助医生等专业人士的力量,帮助自己分析、查找导致低血糖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防治措施。而不必不敢加餐,更需及时调药和调餐。(完)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