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荣林主任医师 教授
-
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科室:
内科
- 非典型肺炎恢复期一
- 作者:高荣林|发布时间:2011-09-26|浏览量:913次
病例一:黄某,女性,30岁,2003年5月26日初诊。
主诉:四肢关节疼痛1周余。
病史:患者于4周前患非典型肺炎,康复出院5天。手足四肢关节疼痛,伴有心慌,食欲不振等症,无发热。复查胸片示:肺纹理粗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综合科高荣林
现症:四肢关节沉困重滞,游走性疼痛,夜间甚于白天,伴心悸,口中粘腻,纳谷不馨,手足心热而汗出,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质胖,色暗红,苔黄厚腻,脉沉细,右关滑。
中医诊断:痹证,辨证为气郁湿阻热痹。
西医诊断:非典型肺炎恢复期。
治法:疏肝清热,化湿宣痹。
处方:以逍遥散合宣痹汤加减。
柴 胡10g、 当 归10g、白 芍10g、干地黄15g、
萆 ?10g、 生苡米10g、杏 仁10g、竹 叶10g、
藿荷梗各10g、防 己10g、赤小豆30g、六一散包10g。
3剂,水煎服。
二诊:5月29日,患者关节痛明显好转,手足心汗止,口中不粘,大便已畅,仍胸闷,气短,偶有胃痛,小便黄,舌胖淡,有齿痕,苔渐退,右脉大。湿热有所松动,但正气未复,脾气虚弱,气不化湿,脉络不通,原方化裁,增强益气通络之力,原方去竹叶,加黄芪15g,穿山龙15g,5剂。
三诊:6月2日,患者胸闷,心悸减轻,咽部干痒,咳嗽,手足心汗出,心烦急躁,夜寐不安,小便稍黄,两腿酸软,舌质暗淡,舌苔黄厚,脉沉细。证属外邪未尽,肝郁肺逆,治以宣肺散邪,养血疏肝,以逍遥散加减。
柴 胡10 g、当 归10 g、白 芍15 g、薄 荷6 g、
僵 蚕10 g、牛 子10 g、前 胡10 g、丹 皮10 g、
太子参15 g、生苡米15 g、炒枣仁15 g、生龙牡各30 g。
7剂,水煎服。
四诊:6月5日,关节疼痛渐止,气短,汗出,偶有心悸,有口疮,纳谷尚可,大便不畅,夜寐安,足心有汗,小便频,时或有不畅,舌胖,苔薄,脉沉细。证属湿热内蕴,气阴两虚。治以清热化湿,益气养阴,以三仁汤加减。
杏 仁9 g、 白蔻仁6 g、 生苡米15 g、厚 朴6 g、
竹 叶10 g、通 草6 g、 半 夏6 g、 穿山龙1 0g、
党 参10 g、麦 冬10 g、山萸肉10 g、六一散包10 g、
生龙牡各30 g。
7剂,水煎服。随访未再复发。
[按语]:非典型肺炎出院,西医认为已经康复,但患者症状仍多,恢复期的治疗又是中医的优势所在。本案辨证肝郁湿阻热痹。患者非典型肺炎初愈,气郁湿滞不化,肝虚失其所养,湿热痹阻经脉,故首诊用逍遥散合宣痹汤;药后湿热减轻,标实缓解,而本虚显现,即加强培补之力;三诊湿邪渐化,而肝郁肺逆,再以逍遥散养血疏肝,兼以宣肺散邪取效;后湿热复起,以三仁汤宣畅气机,清利湿热收功。